摘要:目的:研究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圍術期護理,對比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與帶管時間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結論: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臨床護理;效果
臨床上,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是一種將造瘺管借助在內鏡下經皮穿刺而放置的代替腸道內營養鼻飼的治療方法[1]。患者通常情況下不需要采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只需要在床邊或者胃鏡室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操作簡單。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也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將患者的心理素質提高,促使其及早恢復健康。本研究主要針對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效果進行探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5年8月~2016年9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例數30例,平均年齡(45.22±3.28)歲,包括16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觀察組患者例數30例,平均年齡(45.25±3.32)歲,包括1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
囑咐患者在術前八小時禁食,并且給予其適當鎮靜藥物,指導患者采用左側臥位接受治療,首先將胃鏡插入,然后再協助患者采取平臥位,并其將其頭部偏向左側,將雙腿放松伸直。通過胃鏡向患者的胃腔內注氣,促使其胃腔呈現出擴張的狀態。在胃前壁和患者的腹壁呈現出緊密接觸現象時,要對其體表左上腹的腹壁透光處進行仔細觀察,并且要將此點按住,在胃鏡下,能夠觀察到被按住的地方出現隆起的現象,此處便為穿刺點。消毒處理穿刺點部位的皮膚,然后在此處給予患者腹膜下局部麻醉,然后再將套管針刺入,當針已經刺入到患者胃內之后,將針芯拔下,借助管套將導管送入患者胃內,將導絲鉗住,把導絲和胃鏡一起退到口腔外面,將導絲與造瘺管連接起來,在穿刺處對導絲進行牽拉,把造瘺管放到胃腔內部,再次將胃鏡插入,對內部造瘺管放置進行觀察,了解其是否為端位,也就是了解頭端是否和胃黏膜緊貼,確認良好之后,將胃鏡退出,在外部對其進行妥善固定,進行消毒處理之后,將造瘺口處覆蓋起來。
1.2.2護理方法
1.2.2.1術前護理
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之前,護理人員要指導其完成各項術前常規檢查,并且囑咐其術前禁水禁食,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全面性評估,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包括手術的目的、意義、作用以及手術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其次,還要向患者介紹為其進行手術治療的主治醫生,告知其醫生的專業性,以此來幫助患者建立起治療信心,將其緊張、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有效緩解。
1.2.2.2術中護理
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醫生進行密切配合,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其次,要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了解其是否有異常現象出現,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了異常現象,就要及時對其進行制止,鼓勵患者嘗試對自己的心態進行合理調整,在患者口內分泌物過多的情況下,護理人員要及時幫助其吸引出來。
1.2.2.3術后護理
(1)飲食護理
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在完成手術治療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后,需要將生理鹽水注入,注入四小時之后,繼續進行生理鹽水的注入,如果患者沒有不良反應現象出現,則可以將營養液注入,確保營養液溫度接近患者人體溫度。如果患者食用湯類食物,則要注意對其濃度進行合理控制,嚴格遵循“從低到高”的原則,并且還要給予患者碾碎的蔬菜等半流質高營養食物食用。在注食之前與之后,需要先將一部分清水注入,以此來對造瘺管進行清洗,防止其出現堵塞現象。在對患者喂食的過程中,需要將床頭抬高,促使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半臥位,并且在結束喂食之后,要幫助患者一直保持此姿勢三十分鐘以上,防止出現食物反流現象。
(2)造瘺管護理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造瘺管固定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如果將造瘺管過緊固定,則會促使腹壁與胃壁出現缺血性壞死現象,如果過松固定,則會促使管旁外
滲現象出現,進而引發創口感染。所以在對造瘺管進行固定的過程中,可以將造瘺管采用腹帶固定好,以此來對其進行有效保護。在幫助患者翻身的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輕柔性,防止造瘺管脫出到患者體外。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對患者造瘺管的長度及其周圍滲透情況進行認真觀察,并且對其周圍皮膚變化情況進行認真檢查,一旦發現有異常現象出現,便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合理處理,要合理消毒創口周圍皮膚,并且保持其干凈與干燥。等到患者可以經口進食,并且能夠有效滿足身體各項體能需求時,便可以將造瘺管拔除。通常情況下,鼻飼很容易引發老化阻塞現象的出現,根據管道的有效期時間定期更換。
(3)出院指導與隨訪
在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向其認真講解造瘺管相關知識,當患者還在醫院時,便要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造瘺管相關護理知識;向其進行管飼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怎樣對可以食用的食物進行選取,怎樣科學的沖洗管道,告知患者在活動過程中這樣防止管道出現松動現象;如果患者的管道周圍皮膚有疼痛、紅腫等現象出現,或者出現了管道松動的現象,就要及時回到醫院進行妥善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平均帶管時間進行對比分析。其次,還要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包括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選項,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滿意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中相關數據錄入之后,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處理,采用( ±s)表示計量資料,%表計數資料。
2.結果
2.1兩組平均手術時間、平均帶管時間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與平均帶管時間著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屬于一種重要腸內營養方式,能夠對腸源性感染進行有效預防[2]。這種腸內營養方式不僅能夠提供能量給患者代謝,而且能夠刺激患者胃腸,進而對其腸黏膜的代謝能力進行誘導,將其肝臟的血流量增加[3]。這種手術方式具有較大的便利性,并且操作簡單,屬于一種實用價值較高的內鏡手術。該手術不僅能夠將患者的胃腸壓力有效緩解,而且能夠避免外科手術對患者造成創傷。在圍術期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其痛苦減輕,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復。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能夠將患者的舒適感與滿意度顯著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與平均帶管時間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由此可知,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趙紅.引導性音樂想象技術在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術前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9):39-40.
[2]凌峭.集束化干預在超高齡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3):1521-1523.
[3]李冰.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在喉癌手術治療中的臨床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z1):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