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阿維A聯合復方甘草酸苷在尋常型銀屑病中的治療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35例銀屑病為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各45例,甲組予以單純復方甘草酸苷治療,乙組予以單純阿維A治療,丙組予以阿維A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丙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甲組和乙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與單純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或單純使用阿維A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相比,采用阿維A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效果更佳,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關鍵詞:尋常型銀屑??;阿維A;復方甘草酸苷
銀屑病在皮膚科中較為常見,屬于慢性炎癥疾病,臨床上認為銀屑病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患者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和自身免疫功能都可能對該病的發生產生影響。臨床資料顯示,銀屑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便是尋常型銀屑病,而其它類型也多由尋常型轉化而來。當前在針對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上一般采用復方甘草酸苷、阿維A等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效果頗佳。本文在此為了對比分析阿維A和復方甘草酸苷藥物單獨使用和聯合使用的不同效果,特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135例銀屑病為對象,患者均明確診斷,且未在院外接受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研究對象中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患者,并排除有重大心血管及內臟系統疾病患者。隨機將其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各45例,甲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17-52歲,平均年齡28.5歲,病程時間2-314個月,平均時間28.8月;乙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28.7歲,病程時間2-312個月,平均時間28.2月;丙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18-54歲,平均年齡28.8歲,病程時間3-310個月,平均時間29.0月;甲乙丙各組患者臨床資料及病情情況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①甲組:僅予以靜脈滴注40-60mL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日1次,輸液兩周后改為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持續兩周;②乙組:予以阿維A口服治療,每天20mg,連續服用四周[1];③丙組:同時進行阿維A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用法用量同甲乙兩組。四周為一個療程,治療一個療程后觀察患者治療效果。
1.3療效判定
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和無效四個等級,總有效率為痊愈率和顯效率之和。標準為:①痊愈:患者皮損完全消退,瘙癢等癥狀消失,治療指數>90%;②顯效:皮損基本消退,臨床癥狀也明顯改善,治療指數>60%;③好轉:仍有明顯皮損,但趨于好轉,臨床癥狀出現好轉,治療指數>20%;④無效:皮損及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出現加重,治療指數<2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 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以百分比(%)表示,用 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甲乙丙三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5.6%、68.9%、93.3%,丙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甲組和乙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銀屑病屬于皮膚科常見病癥,主要是角質形成細胞和失調免疫細胞共同作用所產生,準確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清楚[2]。臨床在治療上尚未有可根治的特效藥物,通常阿維A和復方甘草酸苷在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上效果較為顯著。阿維A屬于第二代芳香維A酸依曲替酯代謝產物,其能夠抑制角質細胞增生,并可以減少其異常分化情況,從而有助于患者受損皮膚表皮細胞的恢復。并且,阿維A在炎癥消退上也有一定效果,可以提高病變部位免疫功能,特別是在重癥銀屑病患者治療上效果更加顯著。但是,阿維A在治療過程中也有一個明顯缺點,那便是容易引起患者出現副反應,如血脂升高、肝受損等。復方甘草酸苷屬于中成藥,其成分組成為甘草甜素,能夠起到抗炎作用,抑制炎癥反應,可以殺死病毒活性,同時還能夠起到免疫調節的作用,具有抗過敏功效,此外還能夠對肝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復方甘草酸苷的作用和糖皮質激素無異,但優點是沒有后者的不良反應,且能夠降低阿維A對肝臟帶來的毒副作用。將復方甘草酸苷與阿維A進行聯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阿維A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且兩者之間可以互相協同,進一步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單純采用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及單純采用阿維A治療其有效率分別為75.6%和68.9%,但若兩者聯合使用則治療效果可提升至93.3%,可見阿維A聯合復方甘草酸苷在尋常型銀屑病中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韓景濤.甘草鋅聯合阿維A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04):123-124.
[2]譚穎.卡泊三醇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的臨床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4):2047-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