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單項抑郁癥患者分別施以艾司西酞普蘭治療以及帕羅西汀治療后獲得的療效與治療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1月收治的74例單項抑郁癥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利用數字奇偶法對單項抑郁癥患者分組;對照組:艾司西酞普蘭;觀察組:帕羅西汀;對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以及治療安全性回顧性分析。結果: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藥物治療安全性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對單項抑郁癥患者臨床分別施以艾司西酞普蘭治療以及施以帕羅西汀治療,對于單項抑郁癥疾病治療療效以及安全性均可以做出保證,但是選擇帕羅西汀藥物加以治療后,藥物起效時間相對較短,應用意義更為顯著。
關鍵詞:艾司西酞普蘭;帕羅西汀;單項抑郁癥;臨床療效;安全性
對于單項抑郁癥患者,在病情發作期間,通過通過藥物治療的方法加以控制。作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的一種,艾司西酞普蘭藥物表現出一定的選擇性,其對于患者5-羥色胺能(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的作用可以顯著提高,從而對于抑郁癥疾病加以有效治療;同樣作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的一種,帕羅西汀藥物表現出更為顯著的選擇性,并且呈現出強效的特點,其可以使得患者5-羥色胺濃度(突觸間隙中)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升高,進而可以將患者的中樞5-羥色胺神經功能加以有效增強。本文主要將確定最佳的單項抑郁癥疾病治療方法作為研究目的,以分析艾司西酞普蘭藥物以及帕羅西汀藥物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1月收治的74例單項抑郁癥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利用數字奇偶法對單項抑郁癥患者分組;對照組(37例):男10例,女27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0.25±11.67)年;患者的平均病程為(4.32±3.95)個月;觀察組(37例):男6例,女31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0.29±11.69)年;患者的平均病程為(4.35±4.02)個月;對兩組單項抑郁癥患者性別、平均年齡與平均病程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在加以病情控制期間,主要選擇艾司西酞普蘭藥物施以治療,控制藥物口服劑量為10毫克/天,之后對單項抑郁癥患者的用藥反應加以觀察,最大口服劑量需要保證在20毫克/天以下;觀察組單項抑郁癥患者在加以病情控制期間,主要選擇帕羅西汀藥物施以治療,控制藥物口服劑量為20毫克/天,之后對單項抑郁癥患者的用藥反應加以觀察,最大口服劑量需要保證在50毫克/天以下;對兩組單項抑郁癥患者實施藥物治療的時間為12周。
1.3 判斷標準
主要通過HAMD減分率對兩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加以評定【1】。臨床控制:最終HAMD減分率在75%以上;顯效:最終HAMD減分率在50%與75%范圍內;好轉:最終HAMD減分率在25%與50%范圍內;無效:最終HAMD減分率不大于2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單項抑郁癥患者治療結果加以分析,計數資料(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以%形式完成X2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顯著。
2、結果
2.1 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安全性評價比較
觀察組藥物治療安全性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對于單項抑郁癥患者在施以疾病治療期間,主要選擇抗抑郁藥物完成病情控制,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藥物類型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尤其以艾司西酞普蘭藥物以及帕羅西汀兩種藥物的臨床應用更為普遍【2】。為了保證單項抑郁癥患者可以獲得最佳的疾病控制效果,確定最佳藥物開展抑郁癥治療表現出顯著價值【3】。
本次研究中,選擇帕羅西汀藥物施以治療的觀察組單項抑郁癥患者,同選擇艾司西酞普蘭藥物施以治療的對照組單相抑郁癥患者比較,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總有效率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藥物治療安全性同對照組單項抑郁癥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從而證明,對于單相抑郁癥患者,臨床不論施以帕羅西汀治療或者施以艾司西酞普蘭藥物治療,對于最終獲得療效的穩定均可以做出保證。但是選擇帕羅西汀藥物加以治療后,其藥物顯效時間相對較快,從而確保單項抑郁癥患者表現出的疾病癥狀在更短時間獲得緩解,從而可以將患者出現自殺行為的概率顯著降低,從而發揮的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對于單項抑郁癥患者,臨床分別施以帕羅西汀藥物治療或者施以艾司西酞普蘭藥物進行治療,均可以對最終獲得的心理狀態評定效果做出保證,并且患者在出現體重增加以及惡心嘔吐等系列不良反應方面,表現不顯著,從而證明藥物治療安全性較為顯著,但綜合而言,因為帕羅西汀藥物見效時間較短,進而可以避免患者表現出系列消極行為,從而理論更能確保單項抑郁癥患者的自身安全,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從而優化單項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董太新,向雄,郭彩洪. 用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性抑郁癥的效果對比[J]. 當代醫藥論叢,2016,7(10):78-79.
[2]朱宇華.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46例的療效分析[J]. 當代醫學,2015,5(05):150-151.
[3]袁平,張龍華,李如華. 分析比較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性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 中國實用醫藥,2014,11(2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