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藥理作用及臨床合理用藥。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藥物管理室中常見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將其藥劑類型、使用頻率,與前兩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進行對比,并對比藥物成人使用劑量、用藥方式。結果: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第一代,但低于第二代;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中,常見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成人主要采用肌肉注射與靜脈注射方式進行,藥理特征相似。結論: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藥理特征明確,用藥保障度較高,療效顯著。
關鍵詞: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藥理作用;臨床合理用藥
當前,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推廣,尤其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其不良反應率較低,且耐受性較強,受到較多醫學研究者的重視,其中以以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最為常見[1]。本文主要研究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及臨床合理用藥,并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藥物管理室所收納的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這三種常見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850例病患使用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藥物名稱、藥物劑量、用藥方式等進行記錄與分析。
1.2 方法
參照《新編藥物學》、《藥理學》相關內容,對第三代頭抱菌素類抗菌藥物的常見類型,包括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頭孢他啶用藥劑量進行計統計分析,計算出各類藥物的使用頻度。其中,計算式=藥物總劑量/藥物每日限定劑量。研究藥物的使用頻度值,其值數越大,則表示藥物使用頻率越大,反之則越小。
其中,頭孢他啶為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3802,藥品規格為0.5;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舒巴坦由輝瑞制藥生產,醫藥產品注冊編號:H10960113,藥品規格為1g;頭孢曲松為臺灣泛生制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醫藥產品注冊編號:HC201500,藥品規格2g。以上三種藥物均采用靜脈滴注、肌肉注射方式進行。
1.4數據統計處理
本次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 ±s”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時P<0.05。
2.結果
2.1藥物使用頻度比較
經統計分析發現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杭菌藥物使用頻度為11.52,高于第一代的3.75,低于第二代的16.98,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2.2藥理與臨床應用對比
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中,最常使用的藥物包括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其中,成人用藥時,主要用靜脈滴注、肌肉注射方式進行,其藥理特征具體如表2所示:
3.討論
當前,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占據著較大的比例,以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最為常見。其中,頭孢他啶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跟其他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的藥物特點相似,其抗菌能力較強,廣譜抗菌作用較為明顯,特別是對于變形桿菌、陰性菌、金葡菌、革蘭陽性有著較強的抑制作用[2]。此外,該藥物陰性菌所產生的β內酰胺酶穩定性相對較高,且血藥濃度高,能夠與人體的血漿蛋白充分結合,不容易出現藥物副作用[3]。而頭孢曲松的藥物活性較強,能夠有效抑制細胞壁合成,起到明顯的殺菌與抗菌效果,并能夠降解多種β內酞胺酶,對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有著明顯的抗菌作用,在治療多數脆弱擬桿菌上效果顯著[4]。同時可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膽道、關節、皮膚感染,以及軟組織感染。頭孢哌酮鈉舒巴坦的藥理作用則與頭孢噻虧相似,對于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較小,在綠膿桿菌、沙雷氏菌上有著明顯的抗菌作用,可運用治療尿道及呼吸道、腹腔內感染,以及敗血癥、膽囊炎、盆腔炎、腹膜炎、子宮內膜炎等,不良反應較少[5]。
相比計較前兩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第三代的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活性更強,且不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療效較為顯著。然而,該種藥物的價格相比較前兩代藥物更高。因此,在醫學上,多方研究者正致力于怎樣即將此種藥物更加科學、合理的運用于疾病的治療中,通過合理的控制用藥劑量,來避免產生細菌耐藥性,大大提高藥物的療效。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鈉舒巴坦的藥物活性都較強,且對于細菌有著良好的抑制作用,抗菌效果明顯,在呼吸系統感染、關節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皮膚組織感染等疾病治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由于藥物的藥理特征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成人多采用肌肉注射與靜脈滴注這兩種用藥方式進行。同時,從其使用頻度也可看成,該藥物的應用相對合理。
綜上所述,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應用中,藥師及相關人員要全面掌握藥物的藥理作用,并嚴格控制劑量,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以確保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張華俊,李艷紅,劉書臣.我院2011-2013年出院病歷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4,20(09):36-40.
[2]梁健,韋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的使用量與鮑曼不動桿菌對其耐藥率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10):1173-1176.
[3]侯功平.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使用情況與大腸埃希菌耐藥性的相關性分析[J].北方藥學,2015,13(01):123-124.
[4]萬正蘭,楊翠蘭.臨床藥師干預結直腸手術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效果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06(12):31-32.
[5]郭曉寧,何巍,楊立夫.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科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02):118-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