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微波治療鼻中隔利特爾區出血。方法 對100例鼻中隔利特爾區出血患者進行微波治療。結果 100例中,經1次治療痊愈者92例,經2次治療痊愈者8例,無鼻腔粘連及鼻中隔穿孔等并發癥發生。結論 微波治療鼻中隔利特爾區出血療效好,操作簡單,創面容易修復、愈合快。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
關鍵詞:微波治療 鼻出血 利特爾區
中國圖書分類號:R765.3
2011年-2015年,我院采用微波治療鼻中隔利特爾區出血10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情況
100例中,男64例,女36例;年齡12歲-80歲,平均年齡41.5歲;左側出血57例,右側出血41例,雙側2例。病程1天-2年。所有病例出血部位均位于利特爾區,并有明顯的出血點,并排除血液系統和其他全身性疾病。血常規及出凝血時間檢查均正常。
1.2治療方法
采用天津格蘭德醫用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GM—92C微波治療儀,工作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50W,作用時間3S。患者取坐位,1%丁卡因麻黃素棉片利特爾區表面麻醉3次,每次隔5min,達麻醉效果后,選用細短柱狀控頭直接置于出血點表面,踏腳踏開關,接通電源,至出血灶表面出現白色凝固膜為止。雙側鼻出血者,先做一側,一周后再治另一側。
1.3結果
100例中,經1次治療痊愈者92例,經2次治療痊愈者8例,無鼻腔粘連及鼻中隔穿孔等并發癥發生。
2討論
鼻出血作為鼻腔常見疾病之一,給臨床患者帶來了很多痛苦,其不僅常見于鼻腔疾病,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發生病變時的代表性癥狀之一。鼻出血的臨床病因有很多,其所對應的臨床表現又各不相同,多數情況下表現為單側鼻腔出血,亦可表現為雙側鼻腔出血。不論是單側鼻腔出血還是雙側鼻腔出血均可表現為間歇性反復出血,也可呈現持續出血的情況,輕癥患者僅表現為鼻涕中帶血,重者可大量而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可引起貧血[1]。篩前、篩后動脈的中隔支和蝶腭動脈的鼻腭動脈在鼻中隔前下部與上唇動脈中隔支及腭大動脈吻合,在粘膜下層構成網狀血管叢稱為利特爾區,該區粘膜極薄,血管豐富,血管無肌肉組織支持,易受外傷、干燥、空氣刺激、鼻中隔并發炎癥等局部原因發生出血。是臨床上鼻出血最常見的部位,兒童、青少年的鼻出血多數或幾乎全部發生在該部位[2]。既往在治療鼻中隔利特爾區鼻出血時,曾采用的方法為用凡士林油沙條填塞鼻腔,或者采用明膠海綿填塞出血鼻腔,48 至72 小時從鼻腔中撤出,可以起到暫時止血的作用,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還會反復出血,還要反復進行填塞出血鼻腔,不能根治出血,效果很不理想,給病人帶來了更大的痛苦。
微波是一種具有生物物理能量的交頻電磁波,可使生物體組織細胞中的離子、水分子和其他分子的偶極子隨微波頻率的變化而出現趨向改變,進而使這些極性分子發生高速旋轉擺動摩擦產生熱效應,其治療作用主要是非熱效應和內生效應。
合理選擇微波治療的適應證是保證微波治療療效的關鍵。我們認為微波治療適合于點狀出血的治療,而對于利特爾區較大面積粘膜糜爛及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鼻出血,如施行大面積的燒灼治療,不但止血效果不好,還會對中隔粘膜造成新的損害。并應排除全身出凝血功能障礙的疾病所致的鼻腔彌漫性出血病例。
微波治療熱凝效果與熱凝時選擇的功率大小及作用時間長短呈正相關[3]。故輸出功率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熱凝部位范圍不宜過大、過深,探頭輕觸患處粘膜勿加壓,至出血部位粘膜變白即可,雙側出血者,應先治一側,一周后再治另一側,以防鼻中隔穿孔。
另外,微博治療鼻中隔利特爾區出血時,首先,應該對手術患者進行檢查,排除全身或鼻腔局部引起出血的情況;其次,針對鼻出血疾病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知識宣教,幫助患者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讓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放平心態來應對手術,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防止出現因情緒緊張而導致的血壓增高加劇出血的情況;再次,手術各項準備工作應做到位,尤其麻醉一定要充分,因為鼻腔神經比較敏感,麻醉不充分時患者很難很好地配合治療;術中找準出血部位進行治療,保證視野清晰不傷及正常組織;對待雙側利特爾區出血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好微波治療儀的作用時間,分次進行止血,避免出現鼻中隔穿孔的情況發生;最后,微波治療后應在患處滴上對癥的消炎藥,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并做好患者術后的健康宣教,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微波熱凝治療利特爾區鼻出血,適用于鼻中隔前下方出血的所有患者,這種手術方法克服了以前填塞止血方法的弊端,大大減少了病人對手術的恐懼感,術后不填塞紗條或其他物體使患者痛苦降到最低的程度,并且不反復填塞也避免了鼻腔出現細菌感染;微波熱凝術也適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咽炎的患者進行治療,效果也很好。此型微波治療儀,操作簡單、準確、快捷。治療部位界限清楚,無煙霧,無焦痂。微波加熱作用不擴散,不損傷周圍組織,組織損傷小,局部反應輕,創面容易修復、愈合快。安全性好,患者痛苦小。
參考文獻:
[1]黃成林,主編,教您認識耳鼻咽喉疾病[M],第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45。
[2]田勇泉,主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0-73。
[3]黃成林,王海英,劉曉靜等,微波治療會厭囊腫30例[J],人民軍醫,2004,47(6):353。
作者介紹:
袁世山,1971-1,男,河北省黃驊市,海軍秦皇島醫院,本科學歷,主治醫師
黃成林,1965,男,天津人,海軍秦皇島醫院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