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臨床應用超聲造影引導經皮腎造瘺在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接受經皮腎鏡手術中的效果。方法:將我院2015年6月至于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接受經皮腎鏡手術的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方法經導管滴注生理鹽水制造人工腎積水,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腎穿刺。觀察組向輸尿管導管中注入手振生理鹽水,同時用超聲觀察腎臟情況,在超聲造影引導下進行腎穿刺,對比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結果:兩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較,對照組需嘗試(2.1±0.5)次才能成功,觀察組需要嘗試(1.1±0.3)次才能成功,兩組患者統計數據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超聲造影引導穿刺技術在臨床應用中,效果好,使用安全、無輻射,操作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超聲造影;經皮腎穿刺
通常說的尿路,即指從腎盂到尿道外口這一段尿液引流和排出的途徑[1]。在這途徑的任何部位的各種病變,使尿液的引流和排出受到影響,就會造成尿路的梗阻。超聲造影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技術,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檢查,我院將其應用于引導經皮腎穿刺中。我院對2015年6月至于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接受經皮腎鏡手術的患者術中采用了超聲造影引導的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6月至于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接受經皮腎鏡手術的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5 ~ 73 歲,平均(53 ± 3.8)歲。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4 ~ 75 歲,平均(52 ± 3.3)歲。所有患者術前依據超聲、X 線腹部平片或泌尿系CT證實為結石梗阻所致,所有病例腎集合系統擴張在1. 1 ~ 7. 6 cm之間。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經導管滴注生理鹽水制造人工腎積水,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腎穿刺。
觀察采用超聲造影引導穿刺技術,首先按照經皮腎鏡碎石術的一般操作程序,通過膀胱鏡向患側輸尿管插入輸尿管導管。輸尿管導管前端開口,后端接魯爾(Luer)接頭通過三通接頭連接2個普通注射器(圖1)。生理鹽水在2個注射器內反復運動生產微氣泡后注入輸尿管導管,此時由放置于患者腰背部的超聲探頭觀察超聲造影劑(手振生理鹽水)注入前后患腎集合系統的影像。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數據,例數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超聲造影劑注入前的超聲圖像(圖2)及超聲造影劑注入后的超聲圖像(圖3)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超聲造影劑在腎臟集合系統內形成的強回聲影像。在此使用1例明顯積水患者的圖像是為了更好的說明前后對照的效果。兩組患者穿刺效果對比,對照組需嘗試(2.1±0.5)次才能成功,觀察組需要嘗試(1.1±0.3)次才能成功,兩組患者統計數據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討論
解除梗阻的常用方法有采用膀胱鏡或輸尿管鏡逆行置入雙J 管、經皮腎造瘺術。但較多患者因結石嵌頓或輸尿管狹窄、迂曲,雙J 管不能越過結石梗阻部[3]。輸尿管鏡直視下逆行置入雙J 管,因腔內手術水灌注壓易致高濃度的內毒素(脂多糖類)進入血液,如合并梗阻,毒素會加速通過腎盂淋巴、靜脈網系統入血,從而可能誘發SIRS[4]。
超聲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是超聲檢查中的一種方法,超聲造影可以使患者避免接受輻射,是一項安全的檢查方法,已有作者將其用于診斷膀胱輸尿管返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用手振生理鹽水作為造影劑容易制備、使用方便,且造價低廉。對于積水明顯、普通超聲引導可以清楚分辨腎盂、腎盞結構的患者不需要再輔助以超聲造影。對盂積水較少、腎盂腎盞結構不易分辨、皮下及腎周脂肪厚度過大致使腎盂腎盞與腎實質對比差的患者,使用超聲造影作為輔助引導方法,可以更加清晰的顯示腎盂腎盞,增強腎盂腎盞與腎實質對比,大大降低穿刺難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減少穿刺造成的損傷。由其適用于穿刺經驗不豐富者。用的造影劑是手振生理鹽水,這種造影劑不是一種商品化的造影劑,是在臨用的時候制做的,制作方法是用三通將兩個射器連接起來,其中一種抽少量的理鹽水,然后兩個注射器一個抽一個推,讓生理鹽水在兩個注射器中往復動,通過振蕩產生大量微小的汽泡,最后將這含有汽泡的生理鹽水(手振生理鹽水)注入心臟,汽泡在超聲圖像上會有明顯的顯示(強回聲)[5]。現有使用六氟化硫作為造影劑的超聲造影,
在本次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結果:兩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較,對照組需嘗試(2.1±0.5)次才能成功,觀察組需要嘗試(1.1±0.3)次才能成功,兩組患者統計數據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穿刺技術在臨床應用中,效果好,使用安全、無輻射,操作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國灝,李運柱,陳琳,等. 經皮腎微造瘺聯合二期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并感染性休克12 例報告[J]。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8):611-612.
[2]羅建仕,陳光,曾四平,等. 雙通道經皮腎鏡碎石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J].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3(3):342-346.
[3]姜露瑩,杜聯芳,邢晉放,等. 超聲造影評估正常腎臟皮質與錐體的血流灌注差異.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21(3):210-211.
[4]章健全,孟進,季秀鳳,等. 經皮穿刺上尿路順行造影超聲檢查機器臨床意義.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1,12(16):25-28.
[5]李培軍,師宏斌. 重復腎誤診為腎上極囊腫二例報告.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4(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