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絕大多數醫院的檢查設備也越來越先進,性能也越來越完善。現階段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通過醫學影像來診斷疾病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方式,這就需要用到醫用核磁共振機。醫用核磁共振機由多個系統共同組成,在其使用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系統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核磁共振機的使用,這就會導致疾病的診斷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甚至診斷失誤從而導致醫患糾紛。因此充分了解醫用核磁共振機各部分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不僅保證了診斷工作的正常進行,還確保了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良好的醫患關系。
關鍵詞:醫用核磁共振機;核磁共振機的各組成部分;故障分析;日常維護與保養
一、醫用核磁共振機常見的故障分析
只有對醫用核磁共振機可能出現的常見故障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它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一)電氣系統的故障
醫用核磁共振機需要在持續不斷并且相對穩定的供電條件下才能進行正常的成像工作,因此,在允許的條件下,需要單獨使用一系列的供電系統并且要對其進行監控,以保證電力的持續輸出,確保核磁共振機的正常工作。當出現短路或者電流不穩定的情況時,會影響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正常運行,因此,要確保機房供電設備的電阻處于正常的范圍內,避免跳閘現象的發生,并且要定期查看空氣開關的漏電保護值,使它處于正常的范圍之內。
(二)運行故障
如果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安裝人員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對醫用核磁共振機進行系統的安裝以及一些附件的使用,沒有注意到各個設備之間可能存在的不兼容的現象,或者在安裝醫用核磁共振機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摩擦損傷等,都會使醫用核磁共振機出現運行故障。例如,如果在進行人體掃描時,除了頭部以外的其他部位都可以被掃描,可能是因為移動床的控制出現了故障,應該查看移動床的運動帶是否損壞;當重啟或者第一次啟動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時候,掃描面出現故障,很可能是由于計算機非正常關閉所造成的,應該檢查計算機的鏈接是否有問題;當正常掃描后的某部分成像區域突然消失,不能顯示圖像時,可能是磁盤被損壞。
(三)圖像故障
醫用核磁共振機的信號采集過程主要包括圖像的采集,圖像的重建以及圖像的后處理等,它的信號采集系統主要包括一些模擬電路,例如放大鏡、連線以及數字處理電路等,當這些復雜多樣的系統任意一個出現問題時,都會導致圖像采集過程出現故障,特別是在掃描的過程中,尤其容易出現圖像故障。例如,所得到的圖像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可以進行一定的測試來排除某些系統的故障,從而進行進一步的確定;如果圖像出現斜紋,可以重啟核磁共振機,如果此類情況得不到改善,也有可能是借口接觸不良導致;如果醫用核磁共振機收到別的物體的干擾,也可能導致圖像故障。
二、醫用核磁共振機各部分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醫用核磁共振機由多個部分共同組成,例如電源系統、主磁體系統、制冷系統等,在其運行的過程中,各個系統共同工作,如果一個系統出現問題,醫用核磁共振機整體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日常維護與保養中,做好對它各個部門的維護和保養是保證它正常運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醫用核磁共振機的電源系統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當今社會,我國的很大一部分醫院并沒有對醫用設備的電源系統引起高度的重視,缺乏對它的日常維護與保養,但是一旦電源系統發生故障,就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使用。醫用核磁共振機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對電壓波動的頻率都有不同的要求,這幾天對醫療設備的電源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電源系統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保養時,在采取較為全面的防護措施,以此來降低設備損耗,確保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正常使用。
(二)醫用核磁共振機的主磁體系統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在醫用核磁共振機的使用過程中,當患者需要運用醫用核磁共振機診斷疾病時,患者本身產生非常強的主磁體磁場,因此要在患者經營疾病的診斷之前,做一些嚴格的檢查,并向患者家屬說明檢查的內容以及情況。如果患者帶著一些具有鐵磁性的物質進行檢查,不僅僅會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更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體傷害。在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主磁體系統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時,相對與對其他部分的日常維護與保養來說相對比較簡單,只要保證空氣中灰塵的數量,減少鐵粉雜質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影響,并且及時發現可能存在于主磁體周圍的小型鐵制品,就可以保證醫用核磁共振機的運行效率,保證得到的影像圖像的質量。
(三)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制冷系統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醫用核磁共振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如果金屬導體長期處于一定的溫度下,其電阻就會消失,從而產生超導現象的發生,在這種現象中,導體中會形成很大的電流,從而產生很強的磁場,進而影響到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正常使用。針對此類情況的發生,可以在醫用核磁共振機中加入制冷系統,以避免超導現象的發生。在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制冷系統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保養時,要利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制冷系統的損壞率。
以上部分是對醫用核磁共振機各部分的日常維護與保養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于醫用核磁共振機的使用的相關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從而減少由于操作人員的操作不當而造成的故障,并且還應該讓操作人員可以做到根據一些基本的知識對醫用核磁共振機進行故障的排查,當出現問題是盡早解決,在最大程度上確保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正常使用。
總結: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院的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大量普及,加強醫用核磁共振機各部分的日常維護與保養顯得尤為重要,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需要眾多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例如,醫用核磁共振機的操作人員應該保證對其熟練的操作,衛生清潔人員應該重視醫用核磁共振機所處環境的衛生等等。定期的對醫用核磁共振機的各部分進行維護和保養,不僅提高了為患者診斷疾病的效率,還保證了診斷結果的準確率,減少了醫患糾紛,保證了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雪琰.醫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風險故障分析及維護保養[J].中國醫藥科學,2016(3):199-202,206.
[2]杜粵.核磁共振操作及維護保養[J].中國科技縱橫,2010(9):30.
[3]蘇根元.超導核磁共振冷卻系統的故障分析及維護保養[J].中國醫學裝備,2016(12):166-167. [4]王輝林,黃昌永,馬彪等.超導核磁共振水冷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維護保養[J].中國醫療設備,2012(1):97-98,50.
[5]劉鵬,于化龍.核磁共振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J].中國醫學裝備,2006(9):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