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診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設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的健康人40例,將其設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進行生化檢驗,對比檢驗結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FPG水平為(9.5±5.1)mmol/L、2h糖耐受試驗平均值(13.9±2.4)mmol/L、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2.4±1.3)mmol/L;對照組FPG水平為(4.5±1.4)mmol/L、2h糖耐受試驗平均值(5.8±0.7)mmol/L、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1.3±0.3)mmol/L。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生化檢驗指標可以作為糖尿病確診的重要依據,能夠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反映疾病的發展方向,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化指標;糖尿病;血清甘油三酯;FPG
糖尿病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加上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1]。早期確診并接受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首選檢查方式為實驗室檢查,其操作簡單,受外界因素影響小,檢查結果準確率高,對疾病的確診和病情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診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與健康人群對比,探討生化檢驗指標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診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設為研究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的健康人4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62.1±8.5)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63.3±8.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接受相同的生化檢查。①FPG檢驗:檢測前患者需禁食8~10h,次日抽取靜脈血2ml,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每位患者檢查3次。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圍為3.89~6.1mmol/L。②2h糖耐受試驗:患者在檢查前3天保持正常飲食,檢查前一天晚上禁食,次日抽取靜脈血2ml,測量空腹血糖。給予患者服用75%葡萄糖+200ml水,3~4min內喝完。分別抽取30min、1h、2h、3h靜脈血,同時搜集患者的尿液,測定尿糖。同行情況下,30min、1h的血糖濃度會突然上升,2h后逐漸下降至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h內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檢測為陽性,同時糖耐量減低。③血清甘油三酯:檢測前一天晚上8點禁食,檢查時應呈空腹狀態,次日抽取空腹靜脈血5ml,每位患者采集2次,隨后送檢。血清甘油三酯的正常水平為0.21~1.76mmol/L。若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檢測值較高,提示糖尿病的患病率較大,需進行下一步檢查。
1.3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n,%)與計量資料(x±s);采用SPSS16.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FPG、2h糖耐受試驗及血清甘油三酯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3±0.3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其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呈上升趨勢,是心腦血管和腫瘤疾病之后又一非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同時也帶給家庭好社會較大的經濟負擔[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會發生嚴重的代謝紊亂,心、腦、腎、神往莫器質性病變及皮膚化膿性感染。盡早確診并治療是控制血糖的,降低并發癥的關鍵。生化檢驗結果是糖尿病診斷的重要依據,結合檢驗結果可明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生化檢驗主要有FPG(空腹血糖)、2h糖耐受試驗及血清甘油三酯三個指標。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圍為3.89~6.1mmol/L,當患者的空腹血糖濃度高于7mmol/L時提示患者高血糖癥,患者出現高血糖后會造成體內水分降低,血漿滲透壓增高,此時的中樞神經受到刺激,會表現出口渴的癥狀,高糖血癥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健康人低,進入機體內的葡萄糖無法被正常分解吸收,同時還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患者會在短期內出現體重下降和乏力等癥狀[4]。當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時提示為低血糖癥,發生低血糖后會表現出饑餓、心肌、虛弱、震顫、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癥狀,患者如果長時間處于低血糖狀態中會對自身的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嚴重時還會影響生命安全[5]。糖尿量也是糖尿病檢查的重要指標,糖耐量降低提示患者可能為發展為糖尿病,糖耐量減低人群也是糖尿病的易發群體[6]。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患病的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血清甘油三酯對于彌補糖化血紅蛋白的不足有一定作用。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指標可以作為糖尿病確診的重要依據,能夠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反映疾病的發展方向,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盧玖世.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其價值分析[J].北方藥學,2012,09(9):30-31.
[2]鄒遠芹.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價值分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2):95-96.
[3]余樹增.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價值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8):122-123.
[4]錢建平.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臨床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3,(32):108-108.
[5]孫遜.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9):1209-1210.
[6]王欣.生化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醫療裝備,2017,(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