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采血時間延長的影響因素,為今后更為科學、合理、人性化為獻血者服務,保證血液質量及獻血者安全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抽取2013年6-9月烏魯木齊市獻血者767名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性別、年齡、族別、文化程度、獻血經歷、對獻血相關知識的認知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兩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采血時間延長的影響因素。結果:本次調查800人,收回有效問卷767份,有效問卷應答率為96%。767名獻血者中,采血時間延長的330人,占43%;采血時間未延長的437人,占57%。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獻血者獻血前緊張狀態、獻血前進正餐情況、獻血者獻血前喝水情況、性別、獻血者血管條件為影響獻血者獻血過程中采血時間延長的主要因素。結論:獻血者獻血前一定要確保獻血者、醫護人員、獻血環境及氛圍準備充分,以免對獻血者獻血過程中的采血時間產生影響。
關鍵詞:獻血者;采血時間延長;影響因素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rolongation
of blood collecting time in Urumqi
Xie ya jun Gong jian fu
School of Public Health,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 donate blood don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 for blood donation,the impact of nursing services for donors,further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ively prolonged time blood donors for the future is more scientific,rational,human nature into blood donor services,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and blood donor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safety. Method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andomly selecte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13 in Urumqi as samples 767 blood donors,their gender,age,race gender,education level,blood donation experience,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blood donation its preparation before blood donation,blood on thos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bloo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he offer of whole blood 200ml> 3min,300ml> 5min,400ml> 6min as prolonged blood. All data entry computer,establish Epidata database,using SPSS-15.0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The survey of 800 people,recovered 767 valid questionnaires,a response rate of 96%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767 blood donors,blood collection time extension of 330 people,43%;blood does not extend the time 437 people,accounting for 57%.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ension before the blood donors,blood donation situation ahead meals,drink plenty of water before the blood donors,the sex,blood donors vascular conditions during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blood prolonged blood donors. Conclusion:for the former blood donors must ensure that donors,health care,the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of the donation prepared,in order to avoid an impact on the donation process and the time blood donors.
Keywords:Blood donors;prolongation of blood collecting time;influencing factors
由于目前血液還不能用人工制造或是其它的物質所代替,只有靠廣大健康的、適齡的公民獻血來獲取。當前,我國人口獻血率仍只有8.7%,世界高收入國家人口獻血率達到45.4%,我國不僅與高收入國家相差甚遠,就連世衛組織推薦的10%,也未能達到。但隨著我國人民群眾健康需求逐步提高,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臨床用血需求量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長[1]。
采血環節是采供血業務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血站的整體工作中舉足輕重的一個環節。血液采集過程的成功與失敗,會對血液的質量安全產生直接影響。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血流緩慢時容易使血小板在針頭處聚集,形成凝塊,從而采血無法繼續下去,以致血液的不足量報廢;并且,血流緩慢容易激活凝血因子,從而啟動整個凝血過程,采集的血液中會出現血凝塊,臨床若用此血不僅會造成血液輸注困難,更為嚴重的是會導致病人出現不良反應,國外文獻報道無償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5%[2],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是縮短采血時間。
如今,國內采血供血機構所采集的全血,主要用于制備血液成分,而制備有效的血液成分和全血的采集時間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因此,《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2版)中明確規定:應對采血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在獻血過程中,200ml全血采集時間不超過3min,300ml全血采集時間不超過5min,或400ml全血采集時間不超過6min,如果采血時間相對延長,可能造成部分獻血者的緊張與不安,也可能造成個別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3]。
有研究表明[4],除了獻血者的自身情況及獻血前的狀態對采血時間有影響以外,獻血環境對獻血者獻血時的采血時間也有一定影響[5],影響更為突顯出的是采血人員的人文服務。采血護士優雅的衣著形象、與獻血者溝通的語言藝術和良好的穿刺技術,能夠讓獻血者感受親切感,并消除緊張感,能使獻血者愉快地完成整個獻血過程[6]。經統計,血液中心2013年1~8月出現不足量血17袋,2013年1~6月,血液由于采血時間延長的原因出現凝塊血,報廢血液10袋。因此,本文擬分析獻血者采血時間相對延長的影響因素,為今后更為科學、合理、人性化為獻血者服務,進一步增強工作效率,保證血液質量及獻血者安全等方面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3年 6月—2013年9月,選擇街頭獻血屋和街頭流動采血車及本站內的全部獻血者共767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l)年齡18-55周歲;(2)個人無償、團隊獻血、家庭互助獻血者;(3)自愿參加調查;(4)符合獻血最新體檢標準;(5)經獻血前快速檢驗合格;(6)采血完成,獻血足量的獻血者。(7)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加本次調查。
1.2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前向獻血者說明調查的目的,取得其理解與支持。獻血前由調查組成員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并及時進行檢查有無無缺項或漏填,以保證所收集資料有效、準確。
1.3統計方法
所有資料均錄入Epidata數據庫,對所有檢測數據分別做正態性檢驗,用SPSS15.0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方法包括 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獻血者的一般情況:
從表1結果可見,本次研究人群中,年齡21~40歲段的最多,占到總人數的 67%,其次為41~55歲年齡組(22%);男性占64%,女性占36%;漢族占84%,少數民族(維、哈、回族等)占16%;教育程度以高中/大專比例最高,達到了67%;獻血次數2~5次所占比例最大,為46%,其次為一次,比例為44%。
2.2獻血時采血時間是否延長Logistic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烏魯木齊市獻血者采血時間延長的影響因素,以采血時間是否延長作為因變量,所有相關因素作為自變量,多分類變量設置啞變量,進行兩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見表2和表3。
結果顯示,性別、獻血者獻血前緊張狀態、獻血前進正餐情況、血管條件為影響獻血者獻血過程中采血時間延長的主要因素。
性別分布中,男性獻血者明顯多于女性,且采血時間延長者明顯少于女性;獻血者獻血前越緊張,越易出現采血時間延長;獻血前4小時內進正餐最為適宜;獻血者血管條件越好越不易出現采血時間延長。
討 論
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有3個獻血屋,3個獻血房車,共6個外采采血點和1個血液中心內采采血點。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如果血流緩慢容易使血小板在針頭處聚集,形成凝塊,使采血無法繼續下去,造成血液的不足量報廢;同時,血流緩慢容易使凝血因子激活,從而啟動整個凝血過程,導致采集的血液中出現血凝塊,此血若用于臨床不僅會造成血液輸注困難,更為嚴重的是會導致病人出現不良反應,國外文獻報道無償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 25%[7],縮短采血時間是重要的預防措施。經統計,血液中心2013年1~8月出現不足量血17袋,2013年1~6月,血液由于采血時間延長的原因出現凝塊血,報廢血液10袋,為進一步增強工作效率,提高血液質量,我們對血液采集時間進行記錄并探討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在獻血者一般情況中除了性別對獻血者獻血時采血時間延長有顯著影響,獻血者的年齡、族別、文化程度、獻血次數對獻血者獻血時的采血時間延長無統計學意義。調查顯示,獻血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1-40歲人群,18-20歲人群由于年齡相小,獻血時采血時間延長者最多,可能是因為他們獻血時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可能成為這個年齡段人群獻血較少的原因;41-50歲人群獻血時采血時間延長者最少,說明40歲以后的人群是較適合獻血的。在767位獻血者中,漢族652人,占84%;回族66人,占9%;維族20人,占3%;哈族8人,占1%;其它民族21人,占3%;獻血的群體主要以漢族為主,因此,要在少數民族中多進行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的宣傳,使更多的少數民族了解無償獻血,并動員他們進行無償獻血。767位被調查者中,初中及以下的237人,占31%;高中∕大專513人,占67%;本科及以上17人,占2%;獻血者主要集中在中低學歷人群中;高學歷人群獻血最少,跟高學歷者對獻血有顧慮有關,通常我們都會遇到他們問這些問題如:環境是否衛生、采血物品是否為一次性、獻血會不會傳染疾病等。
經統計分析,性別、獻血者獻血前緊張狀態、獻血前進正餐情況、血管條件為影響獻血者獻血過程中采血時間延長的主要因素。國外有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適宜獻血,男性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癥[8]。本次調查顯示男性發生采血時間延長者明顯低于女性,這可能由于獻血時,女性的擔心程度高于男性,因此獻血時相對男性來說,心情較緊張。因此,今后應鼓勵更多的男性加入到獻血的行列中來。
性別分布中,男性獻血者明顯多于女性,且采血時間延長者明顯少于女性;獻血者獻血前越緊張,越易出現采血時間延長;獻血前4小時內進正餐最為適宜;獻血者血管條件越好越不易出現采血時間延長。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血液的臨床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首先要提高為獻血者服務的質量,減少獻血者的緊張情緒,幫助獻血者做好獻血前準備,這是保證采血足量的基礎,也是保留獻血者最基本的保證。其次,還要根據烏魯木齊市當前的獻血狀況采取有地方特色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有文獻報到,目前為獻血者的服務中還有很多薄弱環節[9-10],其中員工與獻血者溝通的技能和技巧很重要,還有待改善[9]。因此,獻血服務質量的提高永無止境,特別是我們所面對的獻血者人群不同,整個社會大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不同層次人群對服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我們要定期開展有效的培訓,規范服務理念、服務準則和服務要求,讓廣大醫護人員不斷吸收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確保獻血服務質量和要求能滿足廣大獻血者的需求從而提高獻血者的獻血率[11]。
參考文獻:
[1]特別報道.無償獻血在全球,大江周刊(焦點),2012,(3),pp:50-53
[2]王培華. 輸血技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6.
[3]2012版血站標準操作規程
[4]路陶生,郭樹榜,代愛英,等.淺談采血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當代醫學,2011,17(2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