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學校結核病疫情時有發生。本文對學生易感染結核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探討學校進行結核病健康教育的策略和防控措施,以提高學生對結核病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加強學校管理措施,達到控制學校結核病的目的。
關鍵詞: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防治措施
學校是典型的群體環境,人群密集、接觸密切,存在結核病暴發流行的風險[1]。近日,媒體報道2017年8月,湖南桃江縣第四中學發生肺結核聚集性疫情。加強學校學生肺結核知識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加強學校防治結核病措施,以預防學校結核病的爆發流行,刻不容緩。
1 學校學生易感染結核病的原因
1.1學生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尤其面臨升學、就業的學生,作息不規律,體育鍛煉少,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免疫功能不穩定,一旦感染結核菌極易發病。
1.2學生是集體生活的群體,居住、學習空間擁擠,相互接觸密切,若空氣流通不暢,一旦發生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若不能及早發現,及時控制,極易造成爆發流行。
1.3學校注重升學率,健康教育課不被重視,學生缺乏主動獲取防治結核病知識的意識,對結核病的危害、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知識了解甚少,如若有患肺結核病的學生隱瞞病情,帶病上課,極易造成結核病在人群中的傳播。
2 在學校開展結核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策略
2.1針對學生的特點,健康教育內容應通俗易懂,重點突出,主要內容圍繞2017版《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中的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宣傳核心知識,包括①肺結核病的危害,②肺結核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③肺結核的可疑癥狀是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④國家免費檢查、免費治療政策,⑤出現可疑癥狀要到當地定點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等內容。健康教育形式:①利用宣傳欄、班級板報制作宣傳版面,發放宣傳冊,③邀請結防專家舉辦防治結核病主題班會、專題講座,④利用課間時間播放宣傳片,利用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絡宣傳⑤利用每年新生入學體檢的時機和每年“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配合結防機構的醫護人員大力宣傳,學生可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溝通。多方位、多維度開展健教活動,使學校師生對結核病的認知水平提高,形成健康理念,減少對結核病患者的歧視。
2.2對學校不同人群的針對性健康教育策略
2.2.1確診的肺結核病學生
往往有緊張焦慮情緒,擔心遭老師、同學歧視,害怕被隔離,擔心自己患病傳染他人,健教重點是進行心里疏導,耐心聽取其傾述,對其擔憂表示充分理解,告訴他積極的心態和規范合理的治療是可痊愈的。健教要強化說明肺結核的嚴重性、長期化療的必要性和擅自停藥的后果,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存性[2]。不隱瞞病情,不帶病上課的健教知識深入人心。
2.2.2對密切接觸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密切接觸者害怕被傳染,焦躁不安,急切想知道是否被傳染,健教重點是緩解其焦慮情緒,指導其積極配合篩查工作,健康生活,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加強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進行自我觀察,一旦出現咳嗽、咳痰等疑似癥狀,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自我防護,自我照顧。
2.2.3對PPD強陽性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PPD試驗強陽性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的可能性大[3]。要向此類人群重點講明PPD試驗陰性、陽性、強陽性分別代表的臨床意義,使其對試驗結果有明確的認知,講明PPD強陽性者進行藥物預防性治療的重要意義是控制潛在的傳染源,使其在知情自愿的情況下積極進行藥物預防性治療,講明自行終止、中斷治療的嚴重后果。如不愿或不宜進行藥物預防性治療,指導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對人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掩口鼻,自我觀察,定期復查胸透。
3加強學校防治結核病的措施
3.1學校領導重視,對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認真落實2017版《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有關要求,明確專人負責,把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堅決杜絕因責任心不強,措施落實不力導致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和蔓延。
3.2加強校醫培訓,每年校醫要參加一期由結核病防治機構組織的結核病防治培訓班或疫情處置培訓班,掌握新知識了解新動態,加強學校結核病患者及各類高危人群的管理,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管理傳染源。
3.3學校要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檢查項目作為每年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體檢的必查項目,并將體檢結果納入學生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學校要接受結防機構對體檢工作的技術指導。
3.4建立學校師生結核病監測檔案,對肺結核患者,嚴格執行休復學制度,對在校服藥的結核病患者和藥物預防性治療者建立服藥登記卡,督導其按時規律服藥,并記錄用藥后的反應;對密切接觸者和PPD強陽性者,要建立隨訪觀察記錄表,一旦出現可疑癥狀,督促其及時就診。學校要和家庭、結防機構緊密聯系,密切溝通,確保患病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得到科學、規范、合理的治療和管理。
3.5班級和宿舍建立疾病監測員,了解因病缺勤同學的患病情況和可能原因,如有可疑情況及時上報班主任或校醫。
3.6改善校園環境衛生,保障學生學習和居住條件,加強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計算機房等人群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做好校園環境的清掃保潔工作。
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識快,既是健康教育的受教育者,又是向社會人群傳播知識的傳播者,保護學生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構建無結核病的和諧校園,是全社會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路希維.學校結核病暴發控制策略研究進展.中國防癆雜志, 2013,35(9):752-756.
[2]李雪,姜世聞,高永鑫,等.北京市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確診后未在首診機構登記和治療管理的原因分析.中國防癆雜志,2017,39[1]:86-90.
[3]劉桂芬,賴曉寧,楊珍,等.結核菌素試驗在肺結核患者篩查中的應用.北方藥學,2013,1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