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舒適化服務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新生兒監護病房收治的90例早產兒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腦將其隨機分組為對照組1、對照組2、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1行常規護理,對照組2在前者基礎上行環境護理,觀察組行舒適化服務。觀察比較3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天數。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與對照組1的26.67%(8/30)、對照組2的23.33%(7/30)相比顯著較低,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住院天數(13.4±2.5)d,與對照組1(20.8±4.7)d、對照組2(24.6±3.8)d相比顯著較短,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結論: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應用舒適化服務效果顯著,且能促使患者住院天數縮短,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舒適化服務;應用分析
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護理工作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且臨床醫療質量與患者治療效果存在緊密關系【1】。在醫院特殊科室中,新生兒監護病房的護理工作非常關鍵,其針對的主要是產科危險人群。尤其是早產兒,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病死率,一旦護理不當,就會導致其發生一系列嚴重并發癥,且還會對新生兒預后產生嚴重影響【2-3】。已有臨床研究表明,針對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實施舒適化護理,則能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即能顯著減少其各種并發癥,并能縮短其住院時間,同時還能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因此本文選取我院新生兒監護病房收治的90例早產兒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腦將其隨機分組為對照組1、對照組2、觀察組,每組各30例,從而對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舒適化服務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新生兒監護病房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早產兒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腦將其隨機分組為對照組1、對照組2、觀察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1男15例,女15例,胎齡為30-36w,平均胎齡為(32±3)w;對照組2男17例,女13例,胎齡為30-36w,平均胎齡為(33±4)w;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胎齡為30-36w,平均胎齡為(32.5±2.3)w。3組基線資料如性別比例、胎齡的比較無明顯差異,Pgt;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1行常規護理,即嚴密監測患兒的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并根據醫囑對其合理使用藥物,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同時選擇恰當的喂養方式等。對照組2在前者基礎上行環境護理,即護理人員注意動作輕柔,避免大聲交談,保持室內安靜衛生;將電話聲音調低,室內聲強lt;60db,如果相關儀器以及保溫箱發出警報,則需將聲音及時消除;可播放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以便對新生兒的聽覺發育產生刺激;另外對護理時間嚴格控制,操作集中進行,減少對患兒的刺激。而觀察組行舒適化服務,具體為:(1)疼痛護理。即采用非藥物措施如非營養性吸吮、環抱、撫觸等減輕患兒疼痛,提升護理人員穿刺水平,減少穿刺次數,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避免不良的感覺體驗,在撕膠布、拔針時,都要應用無痛技術,定時幫助患兒更換體位,盡量使其處于舒適臥位,由于早產兒出現呼吸暫停的風險較大,所以盡可能避免鎮靜藥物的使用。(2)鳥巢式護理。即患兒身體裸露在外時,容易出現不舒適或者不安全感,從而發生驚跳反射。鳥巢式護理能為早產兒創建一個類似母體子宮的環境,這種柔軟、溫暖的環境能讓患兒獲得安全感、觸摸感、環抱感,以消除其緊張心理(3)撫觸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定時給予患兒一定的皮膚撫觸,注意動作輕柔緩慢,以刺激新生兒前庭、觸覺、運動感覺,給予患兒安全感,減少應激行為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3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天數。并發癥如喂養不耐受、繼發感染、呼吸暫停等;并對三組住院天數等進行觀察記錄。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處理研究所得最后數據,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卡方檢驗計數資料,t值檢驗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判定,以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與對照組1的26.67%(8/30)、對照組2的23.33%(7/30)相比顯著較低,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三組住院天數對比
觀察組住院天數(13.4±2.5)d,與對照組1(20.8±4.7)d、對照組2(24.6±3.8)d相比顯著較短,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3.討論
在臨床上,妊娠不滿37w出生的嬰兒即為早產兒,此類新生兒一般吸吮功能、呼吸調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等存在生理性缺陷,再加上其容易被外界干擾,嬰兒具有相對較高的病死率【4】。早產兒在送至新生兒監護病房之后,護理人員需對其加強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舒適化服務只在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服務,其主要從疼痛護理、鳥巢式護理、撫觸護理等方面對患者提供服務。此種護理模式既能增強新生兒的安全感、環抱感,又能緩解其焦慮、緊張心理,從而顯著提升其睡眠質量。同時通過非藥物措施如吸吮護理、環抱等,還能增強其舒適感,并有效緩解其疼痛,從而避免其發生喂養不耐受以及呼吸暫停等并發癥。另外在實際護理的過程中,其還能避免對新生兒的休息產生較長時間的刺激,確保了新生兒能夠獲得充足休息時間,并且還能減少其感染發生率【5-6】。
本文的研究中,對照組1行常規護理,對照組2在前者基礎上行環境護理,觀察組行舒適化服務。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與對照組1的26.67%(8/30)、對照組2的23.33%(7/30)相比顯著較低,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住院天數(13.4±2.5)d,與對照組1(20.8±4.7)d、對照組2(24.6±3.8)d相比顯著較短,且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1、2之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gt;0.05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可以看出,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應用舒適化服務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應用舒適化服務效果顯著,且能顯著減少各種并發癥,并促使其住院天數縮短,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昌愛慧.舒適護理模式在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1):257-258.
[2]何鳳香.舒適護理模式在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A0):237+240.
[3]溫碧霞,林明珠,左雪梅.舒適護理模式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04):521-522.
[4]謝澤娟,莊嬋芝,鐘曉珊,陳嘉迪.舒適護理模式在新生兒監護病房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10):88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