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CCU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與預防策略分進行研究分析。方法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綜合分析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對患者施以改進后護理方案,比較兩種護理方案前后患者的滿意度與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護理方法改進后的患者滿意度高,且改進后的患者不良事件顯著低于改進前。結論針對CCU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并給予患者改進后的護理方案,可明顯提高護理效果,減少醫患糾紛,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CCU收治的重癥冠心病患者160例,所選病例均經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齡分布在35歲-74歲之間,平均(60.6±3.5)歲。
1.2方法
詳細記錄和統計所選160例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和實際護理情況,綜合整理CCU護理工作中含有的安全隱患,制定解決措施,并對160例患者施以改進后的護理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2.1不安全因素
患者病情的突發性;護理人員問題:部分護理人員學歷不高,不能熟練掌握操作技術,易穿刺失敗等;壓力過大,導致護理人員易發生如液體滴速不正確等各種錯誤;責任心不強,如查對不認真等;未向患者詳細說明臨床注意事項;應變能力不佳,不能妥善處理意外事件,易發生爭執和沖突;患者及家屬問題:患者精神和心理狀態不佳,對治療和護理感到恐懼和不配合;因家庭經濟原因急于出院,造成病情反復。
1.2.2解決對策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清理和預見病房內的危險因素;對護理人員開設培訓課程,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減輕其工作負擔以提高工作積極性;增強責任心,嚴格落實工作制度;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應變能力,避免糾紛;對患者及家屬及時進行健康教育講解治療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治療和護理效果。
1.3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法評估護理滿意度。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主要有意外事件、非計劃拔管事件、藥物外滲事件、溝通障礙事件、儀器故障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實驗數據的處理分
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顯
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比較,護理方法改進后的患者護理滿意度(92.13%)高于護理方法改進前(76.47%),且改進后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1.56%)顯著低于改進前(13.2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
3.1.1患者及自身疾病風險
CCU病房患者絕大多數是急、危、重且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另外心血管類藥物極易引起血壓降低、休克、出血、心動過緩、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增加了護理風險發生的因素。
3.1.2患者病情告知不到位,存在溝通缺乏風險
CCU病房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搶救時間較緊迫,醫務人員往往只注重搶救治療,未及時將患者病情告知家屬,雖然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復雜多變、不可避免地發生病情加重或死亡時,患者家屬往往對此不能接受,從而引發糾紛。
3.1.3治療過程中用藥風險
心血管類藥物種類較繁多,劑量、輸注速度要求非常準確,有些藥物具有特殊性,實際用藥過程中個體差異明顯,副作用大,在靜脈留置針、PICC置管、注射泵、輸液泵給藥過程中,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3.1.4器械設備風險
CCU病房常用的儀器有心電圖機、心電血氧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吸痰器等,若儀器設備保養不及時,或者是護理人員操作過程中不太熟練,都有可能引起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
3.1.5護士的專業素質
CCU病房對護士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若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差,專業知識較薄弱,對患者已出現的或潛在的風險因素不能及時判斷和識別,出現意外事故時又不能有效應對,從而造成事態擴大。
3.2護理干預措施
3.2.1強化護士風險意識
進行全員培訓,實施預見性護理,由護士長、主管護士組成護理風險管理小組,負責CCU病房患者的風險評估,并制訂護理風險管理預案及CCU病房護理預案,實施預見性的護理,遵循先預防、后治療的護理原則,并消除護理不良事件的安全隱患,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是護理安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做好跌倒、墜床的風險評估,加強患者起床、入廁、外出檢查等重點環節的防護,告知臥床的患者起床時不要突然起身,以免發生體位性的低血壓,導致跌倒外傷等事件。便秘時須應用緩瀉劑,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誘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心臟驟停等。外出檢查、介入手術應由專業人員陪同,必要時備好搶救藥物,確?;颊甙踩?。預見有可能發生的潛在問題時,必須采取護理干預措施,杜絕不良事件及護理并發癥的發生。
3.2.2加強護患溝通
護士應掌握語言的溝通技巧和藝術,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并給予精神安慰,既要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病情,又要讓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增加信心,取得信任和支持,這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護理風險的防范能力,也能有效地回避和化解護理風險。
3.2.3加強用藥的護理管理
護士在執行給藥的環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護士在給藥過程中必須嚴格查對,確?;颊呱矸葑R別的準確性,進行有效性的護患溝通,在給藥過程中強化患者遵醫行為,做到主動詢問、主動告知,讓患者了解用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同時對特殊用藥必須嚴格交接班,搶救藥品用后清點并及時補充,建立特殊用藥風險敏感指標監測登記本。
3.2.4保證儀器設備正常運轉
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有專人負責。對護理人員須定期進行??苾x器的操作培訓和考核,避免操作不當、儀器運轉故障而延誤搶救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3.2.5完全護理管理制度
嚴格落實查對制度,明確識別患者身份,準確完成各項常規檢查,例如,血壓、體溫等,檢查神經系統功能,依據檢查結果與實驗報告,評估患者病情,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以患者數量、護理工作、患者病情等為依據,適當調整上班時間,制定適宜的排班制度,加強病情監測,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減少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CCU護理管理中,分析風險因素,實施安全防范措施,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簡偉麗.婦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患者滿意度及護理風險事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548~1549.
[2]湯麗,俞玲娜,劉國紅.核心制度關鍵風險指標管理在控制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1):1657~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