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適護理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臨床護理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情況下進行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鎮痛藥使用量、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鎮痛藥物用量和疼痛評分均小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結論:舒適護理可有效減輕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的疼痛評分,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關鍵詞:舒適護理;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影響分析
腰椎壓縮性骨折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好發于老年人,主要是因為其自身機體體弱,抵抗力也較差,因此發生腰椎壓縮性骨折的幾率較高,同時,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因為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較差,很有可能會使得其在治療后出現較多疼痛并發癥現象,從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本文筆者針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符合《外科學》中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診斷標準[3],患者存在明顯的外傷史,經MRI檢查結果為新鮮骨折,在X線片檢查下可見椎體前緣壓縮不足椎體高度,患者無明顯脊髓受壓情況。患者排除標準: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腦、肝、肺等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存在精神異常或意識不清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在56-84歲之間,平均年齡72.3歲,致傷原因:跌落傷20例,車禍傷12例,其他8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在57-83歲之間,平均年齡72.2歲,致傷原因:跌落傷22例,車禍傷11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的致傷原因、年齡、性別等資料進行比較,統計學無差異(P<0.05),結果可進行組間比較。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基礎上進行藥物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情況下進行舒適護理,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在術后進行心理舒適護理,讓患者不要擔心手術治療的效果,在術后患者會因疼痛出現情緒不安、焦慮的情緒,護士應與患者積極交流,耐心傾聽患者要求,向患者講解恢復治療的意義,利用語言、眼神、肢體動作安撫患者情緒,并邀請恢復較好的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與剛手術的患者進行交流,樹立患者康復的信心。保證患者的病房干凈、整潔、溫度適宜、空氣新鮮,在護理中要做到“四輕”,減少外界環境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并讓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囑咐患者睡硬板床,在受傷的腰椎下墊上厚枕,緩解患者的疼痛。待患者身體略有恢復后,可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并做肌肉放松訓練,可在播放輕音樂的同時進行鍛煉,減輕患者的臨床應激反應,從而提高患者的臨床舒適度。對于疼痛敏感的患者可指導患者應用聽覺分散法、觸覺分散法、視覺分散法等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鎮痛藥使用量,在術后24小時、48小時對患者疼痛進行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錄入應用軟件SPSS23.0進行統計學分析,劑量數據應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兩組鎮痛藥物的用量及患者疼痛評分進行組間t檢驗,兩組間的護理滿意度用卡方檢驗,當P<0.05則說明統計學意義顯著。
2討論
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骨科類損傷疾病,導致這種病情發生的原因一般為骨質疏松,也有因為暴力性損傷而導致的病情發病。當前在臨床上對該疾病治療一般采用手術法進行治療,隨著現如今科技的發展,微創手術開始成為臨床治療的一種主要是手段。對該病因治療常常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干預。這種手術方法是一種微創手術及創傷較小,能夠促進患者更快的恢復。
最近這些年因為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不斷增加,導致老年人因為骨質疏松而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逐漸成為臨床的一種主要老年性疾病。因為老年患者的機體在不斷減退,使得其身體素質變差,和青年患者相比恢復更加緩慢。再加之老年患者手術以后就疼痛癥狀會導致患者的機體處于應激狀態,這樣就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而對患者采用腰椎壓縮性骨折術進行治療,患者術后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有疼痛癥狀,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必須為患者提供有價值的護理干預。本研究據此主要分析舒適護理對于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結果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能夠證明舒適護理對于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應該有的價值。
舒適護理是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在臨床上廣泛采用的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其屬于一種優質護理,主要以患者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一切護理以“舒適”為準則,從多個角度和護理方面進行。應用于緩解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中,主要從患者的生理恢復、心理健康和生活指導三個方面入手,在生理恢復干預中主要在對患者各項體征嚴密監視等基礎護理上注重細節護理,比如對環境的布置和對患者體位的干預以及室溫的調整等等都將患者的主觀感受放在了首位;在心里健康方面突出反映了舒適護理的原則,以患者的實際心態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心情舒適,有助于預后;而生活方面的舒適護理則本著方便患者的生活,促進患者的恢復為目的進行,從放松指導到康復訓練,都將患者奉為上帝,細化了細節干預和指導,提高護理的效率。
相關資料還曾經表示,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不良情緒而影響自身的治療效果,還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延長患者的疼痛時間,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從而能夠緩解疼痛感,通過功能鍛煉引導患者慢慢放松全身肌肉,還能夠增加對疼痛的耐受能力,減輕肌肉痙攣情況,還能夠降低周圍神經的興奮性,到達緩解疼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采用腰椎壓縮性骨折術進行治療的老年患者,為患者配合舒適護理進行干預可有效地緩解患者術后的疼痛,促進患者的心理狀態的提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嶸.探討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4(5):203-204.
[2]高瓊潔.舒適護理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1(2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