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對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2例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資料加以研究,分為對照組(46例行常規護理)與實驗組(56例行綜合護理干預),比對2組護理前后VAS評分與血壓控制情況。結果: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VAS評分(1.28±0.33)更低;且舒張壓、收縮壓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mmHg均更大(P<0.05)。結論:針對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腔內修復術;急性主動脈夾層;臨床護理
急性主動脈夾層(AD)具起病急、進展迅速及致死率高等特點,目前臨床主要行手術方案治療,其中腔內修復術應用較為廣泛[1]。但為進一步提高患者術后預后質量,針對急性AD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選定的102例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該病患者資料予以分析,現作下列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2例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資料加以研究,分為對照組(46例)與實驗組(56例);前者年齡52-68歲,平均(55.24±2.14)歲,男女比25:21;后者年齡51-67歲,平均(54.85±3.26)歲,男女比30:26;基線資料于2組間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內容包含術前準備、藥物指導、基礎護理等方面。實驗組行綜合護理,①心理護理:急性AD起病急,且疼痛感劇烈,無法耐受者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加之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導致手術治療信心下降。護理人員術前需及時患者進行溝通,向其耐心講解疾病知識及以往成功案例,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耐心解答,以消除其對手術的擔憂,提高手術配合度。②疼痛護理:AD患者常見臨床表現為疼痛,且不同程度及持續時間疼痛癥狀說明患者病況不同。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疼痛情況,針對性采取相應鎮痛舉措,必要時可采取鎮痛藥以減輕疼痛癥狀,且對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予以有效解決。③血壓控制護理:血壓的升高是致使患者胸痛加劇重要原因,同時發病后2d內夾層最易破裂。護理人員需遵醫囑給患者提供血管活性藥物以降低血壓,首選藥物為硝普鈉,但連續使用該藥后需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及不良反應情況,一旦出現異常需及時報告醫師并調整用藥方案。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對2組護理前后疼痛改善情況予VAS(視覺模擬評分法)[2]予以評估,劇痛10分,無痛0分,分值越低即患者疼痛感越輕。比對2組血壓控制情況。
1.4統計原理
探究數據,皆由SPSS22.0統計軟件解析,計量數據經由( ±s)表達,組內、組間之比經由t檢驗,P<0.05為兩組差異之比存在統計意義。
2.結果
2.1對比2組護理前后VAS評分情況
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VA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實驗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大(P<0.05),詳見表1。
2.2比對2組血壓控制情況
比對對照組(14.05±4.83)mmHg、(25.38±8.14)mmHg,實驗組舒張壓、收縮壓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mmHg均更大(P<0.05)。
3.討論
急性AD為嚴重心血管疾病急癥,臨床行腔內修復術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患者因對疾病知識、手術流程等缺乏了解,導致其對手術配合度差。為此,本文就選取的56例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實施綜合護理,且取得滿意效果。
由于急性AD臨床表現較為復雜,護理人員于實施護理過程中應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及理論知識,了解該病特點、腔內修復術效果等方面知識[3]。本研究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對其予以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對疾病護理、治療的認知度與依從性,緩解其對手術產生的緊張、恐懼等心理,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疼痛護理(加強觀察患者的疼痛癥狀,主要包括疼痛性質、程度及部位,且采取相應的鎮痛措施予以處理)及血壓控制護理(密切監測患者血壓變化,并依據其血壓情況合理調整藥物劑量與使用方法,使血壓控制于正常范圍,從而防止胸痛加劇、血腫擴展),不僅達到減輕患者不良情緒與不適癥狀的目的,而且有效確保患者降壓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提高患者配合度,從而促進疾病盡早康復[4,5]。本研究結果顯示:比對護理前,2組護理后VA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實驗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大;比對對照組,實驗組舒張壓、收縮壓下降值均更大;提示對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其疼痛感,并良好控制血壓水平。本文因樣本量過少未對并發癥情況加以分析,待進一步研究再作完善。
總結上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行腔內修復術治療的急性AD患者,不僅能夠緩解其疼痛,而且達到良好控制血壓的目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殷慧智,崔玉玲,鞏越麗,等.29例A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圍手術期目標血壓的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0):1188-1190.
[2]汪亞蘭,黃慶紅.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5,13(2):399-401.
[3]魯巧梅,鄒遠林,曾和松,等.急性主動脈夾層的危險評估和護理策略[J].護理研究,2014,28(3):351-353.
[4]王莉,王晶晶.急性主動脈夾層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1):66-67.
[5]王歡歡,馬麗園.圍術期系統護理干預在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血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