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討神經外科護理績效管理的實施及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本院神經外科護理管理單元為探究對象,并將其接收的5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未應用績效管理法,觀察組患者采用績效管理法,對兩組護士及患者的相關護理指標進行觀察與對比。結果觀察組的基礎護理、綜合護理、病房護理、危重患者護理、護理滿意程度等指標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論 績效管理法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能有效使護理質量與護理成效得到提升,并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充分體現其價值意義,值得不斷推廣與采納。
關鍵詞:神經外科;績效管理法;實施;價值
通常情況下,臨床神經外科均為病情十分嚴重,發病驟然患者,加重護理人員的重擔,這時就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護理技能[1]?,F今,將創新型的績效管理法融入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取得了明顯成效[2]。因此,在本文中,筆者選取本院452例神經外科患者,對其是否采用績效管理法進行分析與比較。詳細探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本院神經外科護理管理單元為探究對象,本科室共有15名護理人員,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35歲,平均年齡為(24.31±3.65)歲。其中有主管護師2名、護師4名、護士9名。并將其接收的5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有患者26例,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5例,年齡在23-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32±3.84)歲;觀察組同樣有26例患者,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3例,年齡在22-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2±4.25)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距,使統計學意義不成立(P<0.05)。
1.2方法
績效管理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依照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特征,編制符合合適的績效考核標準,主要有消毒隔離、護理服務、工作記錄等,將各項內容細致化,對減分與加分標準進行明確。②定期指導神經外科護理工作者進行績效考核培訓,告知護理人員對績效考核工作制度全面認識,確保每位護理人員都參與到考核當中。③編制績效考核綜合表,為每位護理人員發放一份,每月進行一次記錄與總結,并將每月的獎金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并在每個季度末期對其進行總分整理,將其作為評定標準。④考核內容分為護理服務和工作紀律兩部分內容,嚴格按照科室的制度標準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控制,確保護理人員儀表端莊,著裝統一,工作中保持較高的熱情。⑤規范護理步驟,嚴格進行檢查、核對工作,護理工作中與同事保持友好的寫作關系。⑥在每個月末進行質量改進會議召開,對績效考核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針對其制定有效的改進策略。
1.3觀察指標
分析并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相關護理指標狀況,將其詳細狀況記錄下來。
1.4統計學分析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將涉及到的全部數據錄入到SPSS19.0統計學軟件中,并總結與整理此次的研究結果。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量數據應用t 值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x2檢驗。研究結果具有一定差異性,使其統計學存在價值意義(P 2 結果 觀察組的基礎護理、綜合護理、病房護理、危重患者護理、護理滿意程度等指標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詳情如表1所示。 3 討論 神經外科接收的患者一般為重危患者,一旦未進行及時有效護理,就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不斷應用績效管理法,其具有較高強的操作性與科學性,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應用,能有效提升護理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從而使護理質量得以提升[3]。經過此次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的基礎護理、綜合護理、病房護理、危重患者護理、護理滿意程度等指標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可見,績效管理法的應用價值,可以大力度推廣。 總而言之,績效管理法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能有效使護理質量與護理成效得到提升,并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充分體現其價值意義,值得不斷推廣與采納。 參考文獻: [1] 許妮娜, 張雯, 胡德英,等. 神經外科護理績效管理的改進與實施[J]. 中國護理管理, 2014,01(s1):30-33. [2] 黃任娥, 王海英, 李珍珍,等. 神經外科護理績效管理的實施及價值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32):162-164. [3] 徐小飛, 趙毅, 張嵐,等. 績效考核法在神經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實效[J]. 護理管理雜志, 2015, 15(10):72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