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行臨終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58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分別為29例。研究組行臨終關懷護理,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效果以及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的護理有效率20例(68.97%)顯著高于對照組11例(37.93%),研究組生活質量總評分(84.36±5.0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51.36±7.87)分,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行臨終關懷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利于患者更加平穩的渡過未來的日子。
關鍵詞: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臨終關懷護理;生活質量
結直腸癌是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發病率高居世界前三名,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生幾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由于該類疾病的早期發病階段并無顯著的臨床癥狀,因此,早期臨床診斷率僅為5%,大部分患者到院診斷時已經發展為中晚期階段,其中,20~25%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發生癌性轉移,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嚴重降低了結直腸癌患者的存活率[1]。合理而又規范的護理指導干預,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精神壓力,進而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58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分別為29例。其中,研究組男性19例,女性10例,最小年齡為40歲,最大年齡為80歲,平均年齡(58.35±7.48)歲;最短病程時間為2個月,最長病程時間為26個月,平均病程為(15.12±1.42)個月;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2例,最小年齡為42歲,最大年齡為84歲,平均年齡(58.94±7.6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病情程度差異經統計學檢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研究組行臨終關懷護理。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積極為患者構建一個安靜、清潔以及舒適的住院環境,并幫助患者呈現舒適的休息體位,避免患者出現疼痛、惡心、喘憋以及失眠等癥狀,確保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使其處于一個良好而又舒適的環境之中。臨床研究認為,人造肛門是導致結直腸癌患者不良感受的主要原因,此時,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造瘺大小以及自身情況選擇適當尺寸的造口袋,并且在實施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注重患者隱私的保護。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處理造瘺口狹窄以及周圍感染等并發癥;②營養支持。癌癥晚期患者營養不良的情況十分普遍,主要是由于腫瘤生長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以及梗阻等癥狀,進而出現進食困難以及腹脹等現象,除此之外,由于腫瘤代謝所產生的其他代謝物將會導致患者機體代謝功能異常,進而引發厭食。此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加強熱能的供給量,同時,還需要維持患者細胞的代謝,保持患者組織器官以及生理結構的正常,進而達到組織修復以及調節免疫能力的效果;③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在臨終階段的心理過程變化通常為:憤怒期、妥協期、憂郁期以及平靜期等階段,由于每一例患者的患病情況、文化程度、個人職業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所表現出的心理情緒也不大一樣,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在患者接受期前存在一個十分明顯的回避期,回避家屬以及醫生所提出的問題,避免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此時,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傾聽患者的內心訴求,如:內心的不適以及恐懼等心理感受,同時,需要尊重患者的自身選擇,避免采取過于激進的語言刺激患者。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需要指導患者家屬給予充足的情感支持,不離不棄。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效果以及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本組試驗所研究的數據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進一步處理和核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護理有效率
研究組的護理有效率20例(68.97%)顯著高于對照組11例(37.93%),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總評分
研究組生活質量總評分(84.36±5.0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51.36±7.87)分,T值=19.038,P值=0.000,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伴隨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轉變,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給予患者臨終關懷[3]。首先,積極為患者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減輕患者的痛苦感受,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其次,護理人員不僅需要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同時,還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人苦樂觀;最后,護理人員需要在實施護理操作的過程中尊重患者選擇舒適生活圈里和宗教信仰,使其能夠有尊嚴、安詳的渡過未來時光[4]。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護理有效率20例(68.97%)顯著高于對照組11例(37.93%),研究組生活質量總評分(84.36±5.0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51.36±7.87)分,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臨床研究顯示,通過對結直腸癌患者行臨終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結語:
言而總之,通過行臨終護理指導,不僅能夠改善患者未來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能夠為患者構建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閆平平. 臨終關懷護理對52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5):149-150.
[2]徐剛, XUGang. 對晚期腫瘤患者臨終關懷相關問題的思考與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5, 29(3):129-130.
[3]雷雪梅. 臨終關懷護理在晚期癌癥病人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6, 14(22):2339-2341.
[4]霍宏. 晚期腫瘤患者臨終關懷的護理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36):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