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年輕婦女宮頸癌臨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顧性的在臨床中患有宮頸癌的年輕婦女患者76例,年齡小于或等于55歲(觀察組)的臨床資料,然后隨機抽取110例年齡大于35歲的宮頸癌女性患者(對照組),進行比較。比較兩組發病的高危因素,臨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療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結果 年輕宮頸癌的發病率增高,年輕宮頸癌患者的初婚年齡較小,孕產次數較少,其主要臨床癥狀為接觸性出血為主,組織深度以小于1/2肌層為主,盆腔淋巴結轉移以閉孔淋巴結最為常見,結論 年輕婦女宮頸癌發病的趨勢上升,應該重視年輕婦女宮頸癌病癥的篩查,盡早的進行檢查診斷。
關鍵詞:年輕婦女 宮頸癌 臨床及病理分析
宮頸癌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僅次于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第3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發展中國家是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2008年全球估計新發宮頸癌病例52.98萬,死亡病例25.51萬人,其中85%新發病例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越來越高的發病趨勢,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65例宮頸癌患者,根據患者年齡進行分組,將年齡小于或等于35歲的分為觀察組,大于35歲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5例,對照組110例。
1.2方法及指標 通過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病理特征進行分析,比較臨床及病理學特征,臨床資料包括:臨床癥狀,臨床分期,子宮形態,初婚年齡,孕次。病理學特征包括:病理類型,病理分級,浸潤深度,腫瘤大小。
1.3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結果
根據兩組資料對照分析,臨床癥狀:對照組陰道出血為最常見的癥狀,觀察組接觸性出血為常見的癥狀。兩組小孩子明顯的差異,下面為對比資料表格:
年輕女性的宮頸癌的發病率不斷的增多,并且根據以上的對比資料可以得出影響年輕女性宮頸癌的因素有:
1、年齡:宮頸癌的發生與年齡有一定關系,35歲以下的女性患宮頸癌概率較低,35-59歲宮頸癌高發,而60歲以后發病率下降。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與HPV感染密切相關,持續感染可能導致癌前病變,進展則成為癌。
2、早婚多育者:北京市宮頸癌防治協作組報告顯示,20歲以前結婚的女性患病率比21-25歲的高3倍,比26歲以后結婚者高7倍。而且,生產次數越多,患宮頸癌的幾率就越高。
3、多性伴侶: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個者在宮頸癌新發病例中占36%,因為精子進入陰道后產生一種精子抗體,這種抗體一般在4個月左右方能完全消失。如果性伴侶多、性交過頻,則會產生多種抗體,異性蛋白,更容易患宮頸癌。
4、宮頸不典型增生者:特別是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若不積極治療很有可能轉化為宮頸癌。
3.對于宮頸癌的預防
我們知道宮頸癌對女性的影響非常大,不止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是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所以正確的做出預防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要吸毒、吸煙、酗酒。注意性衛生,平時應注意外陰及內褲的清潔,注意經期衛生。要注意有性生活的女性應該保持干凈清爽的床單。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加上缺少運動,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女性日常預防宮頸癌要穿著透氣、寬松的純棉內褲,霉菌易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應該穿著透氣、寬松的純棉內褲,可以防止霉菌的發生,多食蔬菜及水果,各類生菜、深綠色蔬菜及水果,也對不同癌癥具預防效果。
除了自身做好預防以外,還有一些專業的指導意見:
1、普及防癌知識,提倡晚婚、少育,開展性衛生教育,是減少宮頸癌發病率的有效措施。凡已婚婦女,特別是圍絕經期婦女有月經異常或性交后出血者,應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及時就醫。
2、發揮婦女防癌保健網作用,定期開展宮頸癌的普查普治,每1~2年一次,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凡30歲以上婦女至婦科門診就診者,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有異常者應進一步處理。
3、積極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及時診斷和治療CIN ,以阻斷宮頸癌的發生。
總結
文章主要對年輕女性宮頸癌臨床及病理特征孕做出了分析,由于年輕婦女宮頸癌的患病率越來越高,所以要根據宮頸癌的影響因素,做出及時的預防,采取有效的措施,盡量的減少宮頸癌對女性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提高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車艷紅; 盧愛妮; 廖予妹年輕婦女宮頸癌臨床及病理分析重慶醫學 2013(10)
[2]楊輝; 武玲; 劉麗年輕婦女宮頸癌138例臨床病理分析腫瘤基礎與臨床2006(08)[3]. 劉露. 年輕宮頸癌患者預后因素分析. 劉露河北醫科大學, 2012(03)
[4]張憲; 王繼紅. 年輕婦女宮頸癌36例臨床病理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