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方法:對進行社區試點的500人進行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防治實踐,并與沒有進行試點之前的數據進行對比。結果:通過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各項指標的數值,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將全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區慢性病管理的效果,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控制效果
前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使得其生活方式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在人們生活逐漸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疾病對人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影響。現階段常見的慢性疾病有糖尿病、冠心病與高血壓等,會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不便,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出現明顯的下降。通過社區慢性病權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更大程度的提高社區慢性病的治療效果,保證患者更加健康,本文針對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進行了簡單的討論,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試點社區占地面積0.3平方公里,總人口在500人左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疾病治療、康復、健康教育、保健干預等全科管理服務。
1.2方法
首先實施預防服務,服務工作主要包括盡早的發現相關疾病,并盡快的進行治療。針對高血壓患病幾率較高的患者需要連續三天為其測量血壓。對于糖尿病患病較高的患者需要為其進行耐糖測試,并且需要進行有關微量血糖項目的定期檢查。對于已經確診的用戶需要進行隨訪工作,進行綜合治療服務,主要包括需要進行運動與藥物治療等內容,告知患者盡量少食油膩食物,為患者介紹可以為病情提供幫助的食譜,有效地為其病情提供幫助。向患者介紹進行鍛煉的優點,使其定時的進行的鍛煉。社區醫生與專業醫生進行會診工作,設計出更加有效地診療方案。
其次是雙向轉診治療,通過對血糖進行檢測,調對糖尿病患者的了解,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其他的并發癥則可以主要進行控制工作,如果患者處于并發癥的可逆階段,則需要通過有效地治療手段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控制,使患者受到病癥的影響降低。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需要患者進行雙向轉診,通過對患者家屬與醫院的交易進行考慮,協助患者家屬進行相關手續的辦理工作,通過強化抗高壓的方法進行高血壓的治療,先使用小劑量的藥物進行嘗試性治療,再逐漸豐富藥物的種類,提高藥物的使用量,持續一段時間后進行檢查,對于慢性并發癥需要使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
再次是健康管理服務,通過與社區居委會合作,進行社區宣傳教育與相關的調查工作,為居民進行檢查,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根據居民的不同的年齡階段為其進行檢查[1]。在社區醫生獲知所有居民的健康情況之后,對其進行相應的歸類處理,在此之后實施相應的健康管理與針對性的工作,對于一些患有高危或者慢性疾病的患者進行防止與干預,為一些處在亞健康的患者提供一定健康計劃。
最后是健康教育,在社區定期的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講解工作,使居民的疾病意識提高,向居民講解生活習慣與相應的疾病之間的聯系,使其認識到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相關疾病最好的手段。幫助居民建立正確的生活觀念,使慢性疾病出現的幾率降低,使其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在辦講座之外還可以通過宣傳手冊方式強調有關知識,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理念,使宣傳內容逐漸理解,心理教育、運動健康等內容,特別要注意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教會其基本的醫療知識,培養其健康的而飲食習慣。對于高血壓患者應該在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也要為其家屬提供提供一定的急救知識與嘗試,并強化患者的健康知識,控制其體重,并監督其他居民對高血壓進行提前的預防與控制[2]。
1.3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這一模式使用前后的登記率與達標率,慢性病相關知識的普及情況與綜合建檔的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糖尿病、高血壓的登記率與控制達標率
在實施這一模式之后,糖尿病、高血壓的登記率與控制達標率相較于上一年有明顯的提高,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慢性病的知識普及情況與綜合建檔率
在實施這一模式之前知識普及率為74%,在完成相關模式之后成功達到1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沒有實施這一模式之前的綜合建檔率為75%,實施之后的綜合建檔率為1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通過實驗結果可知,實施這一模式之后,糖尿病、高血壓的登記率與控制達標率相較于上一年有明顯的提高,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慢性病知識普及率與綜合建檔率也有所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醫療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社區護理同樣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當前社區護理正處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發展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為其提供更有效的醫療服務,使社區居民的健康有更大程度的保障[3]。
結論:根據實驗結果可知,通過實施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登記患病率,代表社區居民對于這一模式的認可程度非常高,控制達標率提升代表醫療服務效果比較好,所以社區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這一模式進行慢性病的治療可以有效地促進社區醫護人員與居民之間的交流,使居民了解更多的慢性病知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雙杰,梁權,陳浩庭.基于全科醫生以患者為中心與合理化簽約服務管理模式在社區慢性病患者中的管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8):151-153.
[2]葉小赟.社區慢性病防治的全科醫療模式和成效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23):101-102.
[3]李愛瓊,唐四元,李芬,曲利平,李吾菲,劉繼榮.家庭簽約式服務對社區老年慢性病病人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6):200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