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無錫相關情況的調研分析,到臺灣先進園區的實地調研,結合錫東產業科技園現有區位優勢及資源稟賦以及筆者對園區規劃建設的工作體會,對錫東產業科技園未來的定位發展提出建議設想。
關鍵詞:錫東產業科技園 資源 新能源汽車產業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c)-148-02
近年來,為應對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紛紛加快部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大力研發和推廣應用汽車清潔能源技術。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未來10年將迎來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能源汽車的熱潮已逐漸興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消費市場的引領性產品。目前我國汽車產銷規模已居世界首位,預計在未來一段時期仍將持續增長。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環境污染加重之間的矛盾,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各地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
1 園區概況
無錫錫東科技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注冊資本3.5億元,由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及其所屬威孚高科、太極實業、宏源紡機、無錫創投等共同投資組建,產業集團控股94.28%。公司主要承擔錫東科技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招商引資和運營管理。本著“強功能、聚人氣”的先導原則,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周邊基礎設施、園區承載條件日趨完善,特別是園區14.8萬平米聚智創富中心的建成,提供了研發辦公、中試生產、生活服務、商務配套等強有力的系統功能支撐。隨著無錫產業高級技工學校、宏源機電科技、芯奧微、安普瑞斯等項目的入駐及鄰近地塊電動車生產基地等的投運,園區產業發展的人氣氛圍愈發濃烈,加快主導產業發展的條件已經具備。
2 調研分析
2.1 目標產業背景
(1)新能源汽車產業概況。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目前各種新能源汽車中,混合動力汽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熱點,已經實現小規模的產業化生產。隨著設備功率的逐步提高,最終過渡到串聯式“可充電混合”,最終實現純電動汽車產業化,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
(2)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以下趨勢:第一,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能源與環境的必然要求;第二,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壓力更為緊迫;第三,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本形成小規模產業化;第四,中國新能源汽車需求強勁增速明顯。
2.2 自身優勢稟賦
(1)園區特點:企業主導,自主運作。錫東產業科技園是一個以企業為主導運營建設的園區,與其他由政府主導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區相比,雖沒有土地資源一級開發的優勢,但在產業培育、招商引資、項目投資、市場運作方面具有更強的自主性和更大的靈活性。
(2)配套優勢:產業集聚,配套完善。無錫作為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的經濟體,汽車產業尤其是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具有較強的制造水平及競爭優勢,汽車上下游配套生產企業也較為齊備、完整,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
(3)資源依托。基礎支撐,體系先導。錫東科技產業園所處的錫山區及錫山經濟開發區在新能源車輛方面具有資源先發優勢。第一,汽車零部件產業,目前錫山區汽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家,錫山經濟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占全區的一半以上。產品涉及汽車內飾件、減震器、涂料、電子信息材料、散熱器等,并在汽車內飾件業等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成為國內一些知名汽車生產廠家的配套供應商。第二,電動車產業,傳統輕型電動車產業是錫山區的重要產業。轄區內聚集了電動車整車、配件生產企業及研發中心250多家,占整個無錫地區80%的份額。以電動車為代表的錫山車輛產業發展迅猛,并以種類齊全、配套完善、產銷量大著稱于國內電動車市場。目前錫山區年產量在10萬輛以上的電動自行車企業20多家,如北京新日、董氏車業、天爵、豪順、真愛、新世紀等。這些龍頭專業企業,在業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產業協作配套方面,錫山區已形成了電機、控制器、車架、電池、塑件、油漆、模具生產等較為完整的生產配套體系。錫山電動車制造板塊目前已超越浙江、天津,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板塊,在集群效應、品牌打造和技術創新上躍居全國冠軍。第三,重點高端項目,錫山經濟開發區部分企業已具備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能力,并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具體研發重點主要集中在輕型純電動車、混合動力系統,鋰電池、正極材料、氫燃料電池、新能源電機、電控產品等。
2.3 先進園區借鑒
(1)調研對象。新竹科學工業園是臺灣第一個科學園區,經過了30多年的開發建設,逐步形成了集成電路、電腦及周邊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6大產業,成為臺灣的高科技基地。在新竹科學園,我們與全球最大的全像光學公司——光群集團進行了重點交流,聽取了企業情況簡報,了解了光群集團激光防偽材料、光學膜、投影機三大產品的發展歷程,現場觀看了交互式智能投影機的新產品演示,實地考察了光群集團總部及其產品陳列室,對其成為臺灣光電產業代言人的企業愿景和人性化的員工生活服務設施留下深刻印象。光群集團旗下光峰科技公司的投影機業務已于2005年12月落戶無錫新區。
臺元科技園是由臺灣裕隆企業集團投資開發的高科技園區,園區總的占地面積600畝,共分三期開發,現一、二期開發已完成,已吸引超過200家高科技企業入駐,其中上市公司超過20家,年總營收突破200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00多億),并成為臺灣IC設計產業高地。我們到園區進行了實地參訪,聽取了園區發展情況的介紹,圍繞企業主導開發科技園區,就規劃定位、開發方式、贏利模式、個性特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2)調研收獲。通過對臺灣新竹科學園和臺元科技園的參訪考察,對世界一流園區產業的高端化、管理的標準化、開發的科學化、運營的國際化、形象的現代化、設施的人性化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所有這些都給錫東科技產業園的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帶來了極其有益的借鑒,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點:一是規劃先行,定位要準。臺元科技園和新竹科學園相距只有十分鐘的車程,開發前期經過了兩年的策劃調研,明確了與新竹科學園的錯位開發戰略,由于戰略定位正確,加上2001年以來適逢電子信息、IC產業發展的上升期,因而成功構建了IC設計板塊的園區特色,截至目前,IC設計類企業占整個園區入駐企業的48.23%,臺灣排名前5位的IC設計企業均入駐園區。二是平臺優勢,配套完善。臺元科技園采用分期分區開發的方式,針對入駐企業及其員工的特點,搭建了強有力的公共技術平臺,配置了完善的服務設施,全面滿足入駐企業需求。三是軟硬兼備,成功關鍵。除了硬件之外,軟件的水準是衡量園區成功與否的關鍵。軟件的水準有兩大標志,招商能力和體系能力。特別是入駐企業業務的相互關聯、互為需求。臺元科技園在軟件方面表現尤為出色。
3 發展建議
根據上述調研分析,本文就錫東科技產業園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定位,整體的規劃發展框架提出如下建議。
3.1 指導思想
以“依托集團,借力政府,獨立運作,創新發展”為指導,以打造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和高層次人才的全國高地為目標,以創新為驅動,以應用為牽引,以企業為主體,搶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的有利時機,匯聚各類優勢資源,把握產業發展制高點,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錫東科技產業園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加速推進“無錫生態型科技創新示范產業園”的建設,為無錫市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型做出應有的貢獻。
3.2 主要目標
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將錫東科技產業園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創新力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核心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集聚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應用的先導區,基本建成集技術創新、產業化和市場應用于一體,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示范園。
3.3 主要舉措
(1)EV中心——搭建園區新能源汽車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產業集團要通過和國際一流車企戰略合作,成立聯合研發機構,在錫東科技產業園引入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打造一個高層次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平臺——EV中心,其主要功能有:產學研的研發基地、開發平臺、測試平臺、咨詢平臺、專業學術年會和新能源車專刊等,從而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新技術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成長支撐。
(2)努力形成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集聚。以市場為導向,以應用為牽引,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自身關聯度,優化商業模式,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培育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完整配套能力的企業集群。第一,形成以鋰動力電池為核心的動力總成系統的項目集群。圍繞鋰動力電池項目;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項目;電池管理、整車控制系統項目,加速推進與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相關團隊及公司的項目合作,加快項目產業化進程,培育健全產業園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提升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第二,培育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通過項目或資本合作等方式引入有資質的改裝車企業,搭建整車生產平臺。依靠園區企業自有核心技術支持,開發純電動客車和混合動力客車,搶先進入市場,樹立品牌影響力,從而打造出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
(3)建設新能源汽車投資融資服務平臺,構建以產業集團旗下創投集團為龍頭,以園區為載體,以主體企業為依托,集創業投資、融資擔保、產業孵化、產業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產業服務體系。同時,發揮園區獨立投融資平臺的功能,統籌開展園區規劃開發建設工作。錫東科技產業園依托集團資源優勢,借助產業基金的撬動效應,積極建設新能源汽車投資融資服務平臺,構建科學的投資融資體系。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模式的整體規劃,推動集團和產業園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進行有效的投資和管理。
第一,產業集團單獨設立新能源汽車投資平臺,由其進行股權投資,控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要節點的研發型公司。第二,研發型公司核心資產為專有技術及專業人員,對于該層次的公司,集團和產業園尋求相對的股權控制。第三,原則上引進其他投資者共同參與或者通過生產外包的形式進行產品生產,該層次的公司是資本運作的主要對象,集團通過研發型公司實現對該層次公司的技術控制,退出方式結合股權轉讓、上市退出等。
參考文獻
[1] 梁旭升.關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及前景展望[J].科技展望, 2016(10).
[2] 楊磊.新能源汽車現狀及前景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月刊,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