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鄉村走向城市。但是城市生活的壓力與喧囂又讓人們感覺到厭倦并且想要逃離。人們開始懷念鄉村的田園生活,想要回歸自然,這對鄉村旅游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契機。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仍處于一種落后的狀態,新的發展模式成為一種普遍的訴求。本文以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為例,旨在從產業融合的視角探索一條與眾不同的鄉村旅游發展新道路。
關鍵詞:產業融合 鄉村旅游 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c)-144-03
江蘇省鄉村旅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也給江蘇省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江蘇省鄉村旅游產值已經達到了江蘇旅游總產值的40%。并且近年來江蘇省各個地方政府也都在鼓勵企業和當地居民發展鄉村旅游。江蘇鄉村旅游發展到今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筆者想要將產業融合與江蘇鄉村旅游的發展相結合,來探討江蘇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路徑。
1 相關理論
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之間或者同一產業的不同行業之間通過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等方式形成一種新的產業屬性或產品形態。產業融合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共享資源,相互協作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和經濟價值。產業融合往往能夠實現1+1遠大于2的效果,因此在當代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旅游產業融合則是指旅游業和其他相關的行業相互聯系、滲透、實現共贏,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業態和新的產品??鐕镜某霈F讓人們意識到在當今社會孤軍奮戰無異于閉門造車,只有吸收眾人之長,融為己用方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和產品質量的最優化。
2 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
2.1 鄉土文化氣息逐漸消失
首先,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步伐不斷推進,農村建設不遺余力地向城市發展模式靠攏,這種發展模式不可否認能夠作為前車之鑒,幫助農村盡快擺脫落后的局面,走出貧困,趨于城市面貌。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話,我們會發現農村發展如果走城市的老路,必然會失去自身原有的特色,對于生態環境來說是一種不可挽回的破壞和損失。其次,農村和城市的基礎和本質完全不一樣,農村發展走城市的道路無異于張冠李戴。近年來,不管是江蘇還是其他地方之所以掀起一股鄉村旅游的熱潮,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們開始厭倦喧囂無聊的城市生活,向往大自然的淳樸和溫馨。并且鄉村旅游的受眾群95%來自城市,他們對于城市的一切如數家珍,他們來到鄉村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逃避城市。但是當前江蘇諸多鄉村的發展模式趨于城市,不創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直接按圖索驥走城市建設的老路,將自己原有的特色消失殆盡,不僅淪為“四不像”,還丟失了大量的游客,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鄉村建設有千萬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一切看似省事的途徑都是煙霧彈,最后受到傷害的還是鄉村本身。
2.2 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模式混亂
首先,一方面,江蘇省的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水平較低。鄉村群眾由于知識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和游客在理念和認識上存在諸多差異,部分差異甚至不可調和。部分農民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存在欺瞞等現象,將本地區的口碑拉低。另一方面,很多農民喜歡單打獨斗,閉門造車,不喜歡合作,認為自己一個人打拼下來的利益自己獨享,合作的收益要和別人分享。這些井底之蛙式的想法不僅桎梏了本地區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損害了農民自身的利益。
其次,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的話,江蘇省鄉村旅游業的管理模式較為混亂,當然,這不僅僅是江蘇省的問題,也是全國性的問題。旅游業屬于服務業,不同于傳統行業,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政府和相關人士合作,根據本地的特點制定政策和方法引導農民去開拓。鄉村旅游業離開了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必然會陷入不可逆轉的僵局,城鄉之間的文化差異、小農思想必然會激化游客和當地人之間的矛盾。
2.3 產業組織的自發性強,缺乏集體意識
受到傳統思想的桎梏和影響,許多農民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態度,寧愿一輩子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辛勤耕作也不愿意和別人一起合作共贏。江蘇省許多鄉村旅游沒能形成獨具特色的規模,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戶的個體經營。個體經營自然存在其自身的優勢,靈活性強,但是也造成了資源的不能合理利用,成本的提高和經濟收益的縮減。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個體經營只能采納個人的意見,而個人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很難看到事物的全貌,很容易走入死胡同,集體經營則能相互商量,采納眾人的想法,避免了個人經營的弊端。
3 產業融合給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機遇
3.1 產業鏈日趨豐富
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有效地將各自的優勢集中在一起,在具體實踐中能夠發揮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作用。簡單來說,江蘇省的鄉村旅游如果能夠實現產業融合,就能將餐飲、文化、醫療等產業和旅游相關聯起來,這樣不僅延伸了鄉村旅游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帶動了本地區其他行業的發展。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江蘇許多地區都有種植果樹,如果將本地的壓榨工業和農產品結合起來制作出果汁對外出售,不僅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農作物資源,同時也發揮了壓榨工業的作用,帶動了本地的經濟發展,提升了本地的旅游優勢,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此外,將當地的特產通過創新和研發開創出多個菜品,不僅滿足了游客的獵奇之心,同時也合理利用了本地的資源。產業融合發揮了不同行業的優勢,同時也促進了不同行業的革新和發展,是江蘇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的必經之路。
3.2 增加就業機會,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江蘇省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在無形中給當地農民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甚至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首先,從宏觀角度來說,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環衛工人、售票員、安保、綠化、管理員等,這些都可以直接從當地居民中聘用。其次,從微觀的角度來說,旅游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的融合也必然會產生新的勞動崗位,比如旅游業和制船業的融合就產生了竹排管理員;旅游業和餐飲業的融合就產生了特色飲食廚師等。
3.3 改善了江蘇省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產業之間的融合首先極大地利用了各方面的資源,減少了資源的浪費,這就會使得原本的資源能夠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和收益。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鄉村自身會不斷做出改革和創新,在環境美化、居民自身素質、飲食健康、服務質量等方面也會做出很多調整。此外,為了能夠滿足城市人的需求,鄉村也必須展開無線網絡的通達、電力的配備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就間接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此外,鄉村旅游的興旺就會吸引外來投資,資本的引入就必然創造出更多財富和價值,鄉村的收益也會越聚越多。
4 產業融合給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挑戰
4.1 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大多數農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短時間內習慣新的生活方式的確有些困難。江蘇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導致諸多農民開始從事不同的行業,原本的生活和工作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從事新的行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新事物,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習慣了本來工作的群眾,在產業融合之后自己的職能和責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于自己的生活是個不小的沖擊。因此,在經營管理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如果出現問題之后大家相互推諉,沒人去承擔,長期下去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4.2 對創意旅游產品的要求提高
當今社會網絡集約化程度已然達到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即便在農村人們也能實現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何況江蘇大多數能夠發展旅游業的鄉村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和實力的。這就導致一種新的旅游產品一旦出現,其他地區就會競相模仿的局面。當前江蘇省大多數的鄉村旅游無論是在形勢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存在大同小異和雷同的現象,有的甚至直接抄襲。這種做法且不去評判好壞,但它必然導致本地的競爭力不斷削弱。如果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但是沒有獨具特色的產品和文化就不能形成對游客的吸引力,短期內可以渾水摸魚,但是長期來看必然不能持久。
5 產業融合視角下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新出路探索
5. 1 創新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
城市快節奏的生活給城市居民帶來了壓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在節假日之時能夠放松自己,享受休閑時光。在產業融合的視角下,江蘇鄉村旅游可以創新發展路徑,改變單調的農家樂模式。
(1)把鄉村旅游與傳統農業相結合,開展農家休閑養生樂園,農業科普園,農業文化園等。如江蘇鹽城處于亞熱帶向溫帶過度的地帶,氣候適宜,這些年來鹽城抓住推進農業發展的機遇,已經建立了5個江蘇省省級農業示范區,168個農業示范區。鹽城在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當中,可以把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進一步去建成農業文化園、農業休閑養生樂園等,并且再加入了江蘇小鎮風情。這樣可以使得游客感受到集休閑、體驗、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風情。
(2)把鄉村旅游與餐飲產業相融合。如江蘇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揚州市,目前有42家三星級及以上的江蘇省星級鄉村旅游區,如竹箬農業生態園、吳橋蔬果產業觀光園、揚州潤德菲爾莊園、江都樊川獼猴桃園、揚州蔣王農業觀光園、勇龍國際生態園等。雖然這些旅游區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還是有雷同之處。揚州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在進行開發之時,應該注意將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揚州具有淮揚菜的豐厚底蘊,揚州應該利用這種豐富的美食資源,把鄉村旅游與餐飲產業相結合。這樣的融合,不僅可以為附近農民的農副產品銷售拓寬渠道,同時也可以增加鄉村旅游的游客量。
(3)把鄉村旅游與文化產業相融合。如揚州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也可以把鄉村民俗資源與旅游結合。如揚州的古琴、民間舞蹈跳娘娘、揚州刺繡、揚州彈詞、揚劇等。這種豐富獨特的地域文化,值得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去開發。鄉村旅游的發展與文化民俗資源相結合,一方面可以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另外也可以擴大揚州民俗資源的影響力。
(4)把鄉村旅游與醫療產業相融合。由于鄉村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許多城市居民想要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鄉村去進行休閑和療養。所以江蘇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可以將醫療產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開發鄉村地區的醫療保健、休閑養生。江蘇部分地區,如連云港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再引入專業的醫療機構,來進行醫療養生保健旅游的開發。再者如江蘇南通,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結合南通靠海的優勢,發展“海鮮美食+”“鄉村風味+”長壽養生保健,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5.2 政府落實好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強監管
江蘇鄉村旅游發展是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的。旅游業不是小打小鬧就可以拿上臺面的行業,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管理是無法成功的。同時,沒有主心骨的支撐和橋梁作用也是無法長期維持的。地方政府需要充分挖掘本地區的特色,同時集中社會才智對于本地區的規劃和設計做出一個完好的藍圖,然后引導當地人去進行實踐。其次,往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具有勇氣的人,同時也存在無限的潛力。對于敢于創新的人,地方政府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最后,鄉村旅游的發展不能聽之任之,政府必須有一定的監管,否則群眾在沒有任何規劃的情況下心猿意馬,必然會引發不可估量的悲劇。
5.3 改善旅游設施和服務,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旅游業是服務行業,服務行業的客戶體驗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視長遠的利益,將游客的感受不問不顧,最后利益受損的也必然是服務人員自身。旅游業的服務質量是多方面的,更多的自然是服務的細節,但是從總體的角度來看的話無非就是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飲食的衛生必須嚴格把控,對于缺斤少兩和使用低質量原材料的商家加大打擊力度;住宿環境也要跟上去,住宿往往對于服務質量有著一票否決權,其他各方面都很讓人滿意但是住宿環境存在問題就會極大影響游客的感受與體驗,鄉村地區尤其要注意蚊蟲;交通自然不必說,道路條件必須要得到改善和提高,不要讓游客寸步難行。
5.4 注重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創新的重要性已然無需贅述,它在各個行業都是不可或缺的,旅游業更是如此。我們要明白自己有什么優勢來吸引游客旅游。將自己假設成為游客,如何滿足自己的要求、取悅自己,經常這樣思考,設身處地為游客考慮、滿足游客的多方面訴求是極為關鍵的。創新依然可以從產業融合的角度去考慮,將不同行業的優勢融合在一起開發出來的新產品就是創新,江蘇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的就是這個。
總之,江蘇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并且具有較好的客源市場。鄉村旅游的經營者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將鄉村旅游業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實現互助、協調的良性互動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建明,蔡曉霞,宋濤.試論我國鄉村旅游標準化發展歷程及體系架構[J].旅游學刊,2011(2).
[2] 王云才,許春霞,郭煥成.論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趨勢[J].干旱區地理,2005(12).
[3] 李寅光.產業融合背景下體育與旅游互動發展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
①基金項目:2016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江蘇省鄉村旅游的市場營銷策略研究”(2016SJD63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