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李云均
【摘要】溝通是管理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管理溝通在現代社會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應用尤為重要。溝通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它是信息的傳遞與理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情感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情感的通暢。本文通過對管理溝通的應用分析,探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力爭為從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管理 高校 應用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現代高校也是一個多元化的高校,匯聚到高校的學生大多來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學習與生活習慣、不同性格的多元組合。而我們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是確定的,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明確的,要讓不同理念的人確定好目標并為之努力,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在我們高校輔導員的管理中管理溝通就顯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筆者曾帶學生是車輛類的學生,男生居多。車輛類的學生既有普通高職院校“90后”大學生的共性,又具有專業特殊性,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但自信心不足,自由散漫,特別是少部分學生認為只要“混過”大專三年,憑著一紙文憑便可以通過親友的關系找到就業崗位,到社會上賺錢,因而不重視文化理論課和專業基礎的學習。部分家境貧寒的同學,受到這類同學的影響,在學業上也存在“混”的狀態。
鄒某,是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系2013級學生,多次無故曠課,晚歸、夜不歸。跟鄒某談話、溝通中,鄒某談到:“我沒有電腦,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坐在寢室里玩電腦。就只有到網吧。因此有時候回寢室比較晚。”接下來,通過其室友、與家長電話聯系溝通中了解到:鄒某,四川人,父母均務農,前不久父親因外出打工摔傷了腿,現在躺在家里,由母親照顧。家中還有一個比他小一歲的弟弟,目前也在上大學。家庭負擔重。鄒某上高中的時候和同學打架,事后患有腦震蕩。家人一般都不和他爭論什么,在錢方面,他需要多少,家長沒有,也給他借錢。
了解了鄒某家庭情況、鄒某個人情況后,再次找來鄒某談話。主要從鄒某將來的發展,和他切身利益相關的文憑、家庭等方面入手,從鄒某的微表情里面能夠看出鄒某是很希望上進的,希望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富裕的生活。
在與鄒某進行溝通后,他表示自己不應該這樣拿著家長的錢到學校浪費時間,而是應該好好利用學校這個很好的學習實踐平臺,認真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里應該學會成長,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給自己確定目標,并朝著目標前進。人就應該相信自己,而不能為難不上,用逃避、麻痹自己的方式覺得問題。
在輔導員工作中,處處都在體現管理溝通的重要性。學校推行“一早一晚”政策,即早操、晚自習。有的同學能理解晚自習,自己做作業看書。但是很不能理解早操。認為沒有哪一所大學像我們學校一樣,大學生還做早操,他們認為這完全就是初中的管理。很多學生還在網上收索資料來證明早上空氣質量不好,跑早操很傷身。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首先,給同學們樹立一個觀念,即要鍛煉自己、多磨練自己,這樣才能成就自己。很多同學辛苦自己到處查找資料,不外乎就想讓自己的生活太安逸——不用早起。在之后的溝通中,充分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相信他們,鼓勵他們,最后,我們班的同學全部自愿出席早操,并且很自覺,不需要點名,也不會遲到。
作為一名輔導員,首先應該具備溝通能力,了解同學們的情況,傾聽學生的心聲,一個輔導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傾聽”最為重要。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讓學生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輔導員也可借由學生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溝通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它是信息的傳遞與理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情感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情感的通暢。并非所有的交流都是溝通在交流中做到善傳己意,善達人意。有效的人際助外界的力量和信息解決問題的目的。但是由于溝通主客體和外界環境等因素,溝通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溝通障礙。因此,為了達到溝通的目的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溝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礙,然后采取適當的措施以避免障礙,從而實現建設性的溝通。
在對方傾訴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斷對方說話,大腦思維緊緊跟著他的訴說走。要學會理性的善感,即憂他所憂,樂他而樂。這種時候往往要配合眼神和肢體語言,輕柔地看著對方的鼻尖,如果明白了對方訴說的內容,要不時地點頭示意。必要的時候,用自己的語言,重復對方所說的內容。在傾聽中找出對方的優點,顯示出發自內心的贊嘆,給以總結性的高度評價。欣賞使溝通變得輕松愉快,它是良性溝通不可缺少的潤滑劑。溝通的目的是達成意見或行為的共識。而建議是沒有任何強加的味道,僅僅是比較兩種或多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哪個更加完善而優良,供對方自由選擇。
溝通是人們進行的思想或情況交流,以此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對組織內部來說,溝通是組織成員團結一致、共同努力達到組織目標的重要手段,同時,溝通也是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建立聯系的橋梁。
任何在行政管理中發生的溝通都應該是有目的的,目的不明確,信息就得不到準確良好的組織,溝通就會無的放矢。而在溝通中的主導者應該要制訂溝通計劃。書面還是口頭,在辦公室還是在其他地方溝通,用什么樣的語氣進行溝通。在行政管理溝通中,信息發送者要發出準確信息,同時要讓接受者理解并接受到準確信息,所以在溝通中特別要注意反饋,如“我說的你理解嗎?”又可能是非語言的,比如點頭、會意的眼神、表情的變化等。通過這樣的反饋使交流雙方的意圖相一致,從而保證溝通的有效性。在溝通中一定要注意越位思考,認真傾聽。溝通是雙向的行為,要使溝通有效,雙方都應當積極投入交流。作為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溝通中要學會越位思考、換位思考,不要認為我是管理者,是信息發送者,很多時候傾聽比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