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麗 楊碩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很多專家學者就產業集聚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探究,通過研究發現,產業集聚在短時間內可以對生態環境污染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產業集聚在長時間內,對環節生態環境污染并沒有必然關系。
關鍵詞:產業集聚發展;環境污染;關系;研究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名稱:基于VAR模型的河北省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關系研究;編號:HB15YJ017)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獲得快速發展,并且在制造業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產業聚集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生態污染問題也不斷凸顯,例如霧霾嚴重、沙塵暴頻繁發生、耕地不斷退化、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等環境問題。面對日益突出的生態污染問題,我國政府相繼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與政策開展環境保護工作,但是形勢依然不樂觀。各種工業污染物被大量排放,截止到2016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但是通過相關分析,產業聚集程度越高的地區,其環境污染程度也不斷下降,從邏輯角度分析,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必然聯系,因此,針對環境污染與產業聚集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對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現狀具有積極意義。
1.體現產業聚集與環境污染關系的重要因素
1.1產業聚集的特點
產業聚集的關鍵特征是,區域內產業規模持續擴張,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污染物的數量也勢必會出現一定的增加,由于在發展中國家,工業以及制造業基本集中于同一區域,隨著產業聚集程度化的加深,會導致該地區污染程度的加劇,從產業聚集的特點分析,產業聚集可能對生態環境污染帶來負面影響。
1.2產業聚集的優勢
產業聚集程度化的加深,也可能會對環境污染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產業聚集具有外部性效應,由于產業聚集的發展,會誘發競爭效應、技術擴散以及技術進步,而競爭壓力和技術進步都迫使相關企業,通過提高自身的技術程度以及環保能力,提高其區域競爭優勢,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隨著產業聚集程度的加深,知識外溢和技術擴散也為企業優化生產技術,緩解環境污染提供了可能。在企業的各項成本中,環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成本并非關鍵因素,同時也不是企業進行區域遷移的動力,因此,產業集聚在很大程度上綏解環境污染。
1.3產業聚集的發展
一方面,隨著我國各個地區環境保護標準的變化,這對企業的城市化發展規劃、勞動力供給以及區位選擇帶來重要影響,進而對產業聚集的發展和形成帶來直接影響。在我國經濟發展之初,為了有效推動產業的進步與發展以及提高工人的整體收入,只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經濟收入的提高以及環境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環境保護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政府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標準,產業集聚出現了一定的衰退,雖然人們的經濟收入受到負面影響,但是生活質量卻獲得明顯改善。
2.研究結論
通過對產業集聚與環境污染關系的三個重要因素進行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在短時間內,產業集聚對緩解生態環境污染具有正面的積極效果,產業集聚不僅不會加劇環境污染,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環境污染;第二,在長時間內,產業集聚所帶來的外部效應我們目前還很難確定,但是大量工業污染物的排放勢必會為當地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產業集聚對緩解生態環境污染沒有必然關系。
上述結論具有一定的政策含義,第一,在短時間內,產業集聚不僅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工業以及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其符合我國綠色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理念,這體現,我國各個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產業集聚可以起到振興工業以及制造業的作用,因此,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經濟角度來看,產業集聚都是科學的;第二,從長遠角度分析,我們工業以及制造業正在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進行轉移,這會對生態環境較差的西部地區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因此,在長時間內,產業聚集對緩解生態污染沒有必然關系,產業集聚不能從根源上治理以及緩解環境污染;第三,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公共事業,需要國家通過科學的法律和制度,規范工業以及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行為,從經濟方面激勵企業,進而實現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第四,國家相關部門要客觀分析環境污染和產業集聚之間的關系,并且根據不同地域產業集聚程度的不同,制定針對性的差異化政策,通過環境規制、外商投資、科技創新等方式改善當地的環境污染情況。
結語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持續改革,產業格局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因此,我們要動態地看待環境污染和產業集聚之間的關系,并且對產業集聚進行優化,從根源上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南光耀,劉昱.河南省產業集聚發展與環境污染關系的實證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462-468.
[2]劉習平,盛三化.產業集聚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和演變規律——基于2003-2013年數據的實證研究[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6,05:1-11.
作者簡介:
賈麗麗(1980.11- ),女,河北唐山人,石家莊鐵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環境經濟、財稅;
楊碩(1985.11-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