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波
【摘要】 隨著我國城市配電網的不斷完善與更新,過去供電局提供的用電服務已不能滿足當下用電安全管理的需求,服務方由供電局向電力公司進行轉變,服務模式也順應形勢發展,對用電安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創新用電安全服務模式的意義、當前用電安全服務的情況以及如何創新用電安全服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在當前服務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方案的優化和合理配置。
【關鍵詞】 用電安全 服務模式 創新
一、創新用電安全服務模式的意義
用電安全是所有電網企業長久發展的基本要素,而建立高效暢通的用電安全服務模式,則是為用電安全提供了保障。從電網企業自身來看,加強用電安全服務,不僅能夠減少設備自身故障,而且能減少因客戶原因引發的電網故障為企業帶來的損失。
從提供服務的對象來看,加強用電安全服務能夠促進雙方的交流,贏得客戶的滿意,樹立企業的良好口碑,為供電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優質的用電安全服務在提升電網企業品質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從企業和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等方面,創新用電安全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二、用電安全服務現狀
用電安全服務是供電部門為電力用戶提供的一種免費電力服務,供電部門定期對用戶的用電情況進行檢查,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除,對供電秩序進行維護。用戶是否安全用電,直接關系著電網的運行安全,一旦用戶出現用電故障,則會危及到其他用戶的用電安全,乃至對全電網的運行安全造成影響。電網方面的安全服務一般直接交由供電公司進行托管,而供電公司對用戶的用電安全管理則是一直存在著問題且未得到顯著改善。首先,供電公司在用戶的安全用電管理問題中,以產權分界點為限,對用戶的安全用電問題無能為力,加之用戶受自身技術能力的限制,不能及時檢查到安全隱患,導致人身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其次,政府相關部門管理職責分工不明確,在用電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對于用戶反映的問題不能及時予以解決。總之,當前用電安全服務模式依然不能完全解決電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對服務模式進行創新。
三、用電安全服務模式創新探討
3.1完善用電安全服務管理制度
供電公司為用電企業和用戶提供電力需求和用電服務,因此供電公司的用電安全服務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用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完善用電安全服務管理制度,確保服務能落到實處,首先要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對安全用電服務的每一個細節進行規定,對服務人員的工作要求進行詳細定位。其次,要建立施工監督制度,確保用電安全服務的質量。再次,建立“一對一”用戶服務制度,掃除服務過程中的盲點用戶,為每一位用戶建立服務檔案,定期走訪并提供上門服務。最后,要加大培訓宣傳力度,不僅針對施工服務人員提高業務技能,對于服務對象也要普及用電安全知識。
3.2建立覆蓋全面的服務網絡
由于用電安全服務對工作人員有極高的專業要求,加上服務對象具有較強的機動性,傳統的安全用電服務難以做到全面推廣和應用,因此,可以通過建立區域服務制度,將每個區域設置成一個用電服務站,逐步建立起覆蓋全面的服務網絡系統,以解決個別用戶服務不到的問題。
在每一個安全用電服務站,均設置一名客戶經理,負責該區域的一般電力業務以及故障排除工作,同時對該區域原有的電工進行培訓,合格后到服務站上崗。每個服務站要設置安全用電宣傳欄。
3.3推廣聯合檢查工作機制
用電安全檢查是用電安全服務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有效提高用電客戶內部電氣運行維護水平,降低客戶內部原因造成影響電力系統正常供電的事故,建立和推廣嚴密的檢查工作機制,對于提高用電安全服務水平具有促進作用。聯合檢查工作體系的上層首先由安監局、發改委主管領導、供電公司領導組成,負責審核確定用電安全隱患聯合檢查方案。緊接著由安監局、發改委、供電公司相關部門聯合成立用電安全隱患聯合檢查工作組,負責執行和監督用電安全檢查,并及時將情況匯報給上級領導小組。第三層由高壓用電客戶負責針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治,以提高自身電氣運行維護水平。
參 考 文 獻
[1]姚凱.對用電安全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7(3).
[2]李沛庭.“危險點分析及預控措施”在10 k V配網帶電作業實踐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16):118.
[3]秦萱.新形勢下用電安全服務創新模式的探討[J].硅谷,2014(22).
[4]桑巧燕.淺析安全用電服務模式的優化[J].經營管理者,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