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盛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改革成為專家和學者爭論的焦點。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死板,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氛圍不活躍,師生之間沒有交流,教師只是一味讓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一直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為了打破這一狀態,現在小學教學中倡導有效課堂教學的情景。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熱情。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意義入手,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以期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數學;小學;課堂教學;情景創設
在教學中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即情景創設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情景創設方法,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情景創設就是在教學中把情和境通過科學的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情景,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意義
1、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小學時期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數學和其它學科不同,不僅需要學生動腦,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假如教師不調整教學方式,不僅不會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反而會引起他們反感,讓他們產生厭學心理。實踐中,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喜歡開動腦筋,而是他們認為數學是一本枯燥無味的學科。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有必要按照學生的愛好和興趣進行教學,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愉快的學習知識,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
2、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情境教學通過在課堂上設定一個教學情境,讓教師和學生都加入到情境里面,不僅有助于讓學生更快、更牢固的學習知識,也能讓他們頻繁的進行交流和互動。教學活動順利的開展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經過頻繁的交流和互動,學生能夠向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也能及時知道學生的心里變化和狀態。
3、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思維能力相對較低,在課堂上好動,能快速接受知識,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設立一個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這個情境中,通過一些活動開發學生智力,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教師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有助于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不斷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
1、創設趣味性故事情境。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要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對事物有概括能力。因為小學時期,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有一定的難度,致使數學教師和其他教師相比教學活動會更難。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開展一些趣味性故事情境,在學生在學習枯燥的數學知識時可以穿插著一些有趣的故事,積極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探索規律》時,可以把高斯的故事作為講課的開端,高斯出生在德國,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讀小學時,他的老師出了一個計算題,1+2+3+4+5+6+7+8+9+.........+100的和是多少,對小學生而言,這個計算題無疑是一個難題,在學生們一步步對各個數字進行相加的過程中,高斯突然說老師我知道答案了。那么高斯是怎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計算出答案的呢?教師通過講解故事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開動腦筋,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相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境創設要重要實用性。目前,很多學校在教學中運用到多媒體教學,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識,能生動、形象的理解。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優美的聲音能讓學生在聽覺上感受到美好,優美的文字和圖形能夠在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教學知識。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使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創設一些文字、聲音、圖形讓學生能更直觀、更清晰的理解知識。然而,教師在適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盲目的適用,要根據實際情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適用多媒體教學。只有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價值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作用,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不能一味的追求美觀,因為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欣賞作品。教師在適用多媒體時不能脫離適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境的創設要具有挑戰性。過去數學教師講解新知識后,反復的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斷強化學生解題思路。這種教學方式往往不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以及敢于質疑的能力,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情境創設時,提出的問題不能才簡單,要有一定的難度,創設的情景不能脫離應該講解的知識。在改革過程中之所以提出情境創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以及勇與質疑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有價值的問題。在營造質疑的氛圍中,才能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情境創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掌握課堂上講解的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三、結語
教學的藝術在于對學生的鼓勵、激勵,而不是教師一味的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時離不開情境,充分理解和認識新知識,以及鞏固新知識,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實現,尤其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能夠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識,而且學生學習到的新知識不是教師硬塞給他們的,是他們慢慢掌握,逐漸領會的,能更牢固的掌握新知識。
參考文獻
[1] 楊慧.對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課堂創設方法的分析[J],創新教育,2011(09):23-26.
[2] 許曉娜.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 孔維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課堂的創設方法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