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玲
摘要: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逐步發展,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在計算機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中,計算機技術作為這些學科教學的工具,改變了過去陳舊的教與學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計算機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十分值得我們去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學科課程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涵義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本質就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尤其是“主導——主體”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將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和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合理的、有效的把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以及各學科的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最終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也就是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進行根本性變革,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時代教學目標。
二、多媒體教學與課程整合所面臨的問題
教師對計算機輔助教學與課程整合的認識不到位,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持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主要用來解決一些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實際問題。它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工具,和教科書、投影儀、幻燈片、掛圖等一樣,具有提高教學效率,擴大教學范圍和延伸教師功能的作用,與其它工具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計算機輔助教學。只有樹立正確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觀念,才能與學科很好的整合在一起,而不是簡單的做一個PPT,就叫做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了。
三、嚴格運用所學教育理論指導課程整合
現代學習理論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教與學的層面上,每一種理論都具有其正確性的一面。我們教師在進行課程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理論指導,從對知識的記憶以及技能的訓練,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控制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再到幫助學生對于意義、體系的架構,計算機技術都能有不可或缺的價值體現。
四、根據各領域的不同特性,構建整合的教學模式
每個學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它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教師在構建學科整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科的特點,以確立最好的整合教學模式。例如數學,數學屬于邏輯經驗學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則以及應用問題組成,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開發學生的認知潛能上。
五、依據教學的具體對象、內容,選擇整合的策略
計算機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實施多樣性、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整合策略。對于學習類型和思維類型不同的人來說,他們所處的學習環境和所選擇的學習方法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如有的學生不能主動地對外來信息進行加工,喜歡有人際交流的學習環境,需要明確的指導和講授;而有的學生在認知活動中,則更愿意獨立學習、進行個人鉆研,更能適應結構松散的教學方法或個別化的學習環境。再如,有的知識點需要展開詳細講解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而有些內容,則可點到即止。
六、運用特色的教學設計理念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
無論是“以教為主”、“以學為主”,還是“教學相輔”的教學設計理論,都針對不同的教學環境,教育背景,有不同的作用。教師應該會選擇適當的課程整合教學設計以輔助我們的教學設計理念。這里以“教學相輔”來說,這種理論正好能適應“既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的要求,可充分地將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
七、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整合的教法、學法
計算機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對于同一任務,不同的學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選擇不同的工具來完成。這種個別化的教學策略,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既要為學生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機會,又要組織學生開展協作學習。教師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法、以及學法,來適應對以計算機輔助教學進行的學科課程整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深入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必須要讓老師們真正把計算機當作自己教學、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未來的課堂學習,將由計算機等多媒體配合教師、學生共同進行。教與學的界定,會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的深入,隨著課程整合的深入,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教師應當進一步提升自我修養,以應對當前飛速發展的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 楊瑞.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科課程整合初探[J].成才之路.2011(27)
[2] 卞正林.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科整合初探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