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萍
摘要:創新精神是引導所有能力提升的重要源頭,一個人以及社會得以發展的支柱。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已經過時,學生培養不僅僅要求的的是課本知識,更要有知識創新的能力。尤其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人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創新能力便成為了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是與時俱進,那么在政治教學中積極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成為了主要教學目標。
關鍵字:高中政治;創新精神;教學策略
新世紀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激烈的人才競爭,那么具有怎樣的能力才能在這場“戰斗”中拼出一條血路呢?毫無疑問,創新能力是其勝利核心。如果只是對于已有知識有簡單的運用能力,而缺乏實際的創新能力,那將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淘汰。因而在高中政治教學工作中,要改進教法,強調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主要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為新時代輸送更多的有用人才。本文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及新時代人才需要,結合高中政治教學特點,從多方面討論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課堂教學以興趣引導為主,為創新能力培養打下基礎
高中階段有一個十分關鍵的任務,那就是順利通過高考,這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提升學業成績,這樣看起來似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麻煩。其實不然,培養創新精神和提高學業成績并不矛盾,反而能利用創新精神來幫助提高學業成績。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尋求創新。例如在學習《神奇的貨幣》一課時,傳統的課堂都是一半知識傳授一半習題練習的教學形式,這樣機械的教學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精神無法正確培養。這時教師可以改變教法,運用情境教學,通過切實的貨幣實用情境,提高課堂趣味性。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物物交換的場景,每個人手上有一定的商品如果想要換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需要不斷地進行交換,直至換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這個情境中學生很快意識到這種交易方式繁瑣且成本高。尋找一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商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個場景中學生很快就能理解貨幣的產生的原因。在情境融入過程中完成知識內容的學習,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傳授,更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識內涵,為實現知識應用創新提供切入點。
二、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學生能力的發展需要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只有使學生的天性得以解放,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相比以往傳統政治教學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上對學生有絕對的權威,這樣的學習氛圍十分緊張壓抑,不但使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失去了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抑制了學生興趣的發展,將學生處于一個不利于創新能力發展的環境。所以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過程中,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相當有必要的。學生可以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實施自己的主權,能讓他們的各項能力得到更廣的發揮,在這樣的過程中創新精神得以培養。那么如何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政治課堂學習氛圍呢?首要的是改變以往的師生關系,改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其次要利用多種有趣的教學形式,不再拘泥于簡單的課堂教學,實現在有趣的活動里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個人收入的分配》一課時,教師可以知識辯論賽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兩組,以“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來說,哪種分配方式更加優越”為主體,正方辯題為“按勞分配為主體”、反方辯題為“按需分配為主體”,從而展開辯論。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適當地指導,鍛煉了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并在辯論過程中實現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在教學設疑和思考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學生感興趣且具有價值的問題來,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中,這本身就需要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引導學生不斷質疑、解疑,學會獨立思考,并在質疑、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高中思想政治把“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怎么辦”三個問題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那么,教師可以對部分知識點進行如此設問。如:《文化與生活》中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教師可設置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即“什么是民族精神”、“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揚和培肓民族精神”。教師把這三個問題連串起來,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擴展創新資源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學輔助十分有限,如果教師要對學生補充一些額外的教學知識就需要一字一句地謄抄在黑板上,增加了教師工作量,并且還占用正常教學的寶貴時間,導致課堂容量不足。那么現在多媒體技術走進我們的課堂,我們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從而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么教材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書本知識內容大多抽像,必須輔以一定實際案例幫助學生進行深化理解,并且引入新的知識,新的知識思維方式應用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現主要是發散思維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將一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知識應用實例進行放映,然后利用多媒體系統加入各種素材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思考,并且嘗試從多角度解釋案例內容。所以多媒體系統是一個對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幫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利用。
五、結語
以上是筆者的淺薄見解。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利用多種途徑,從多方面下手,實現各方面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教師還可以嘗試多重的教學方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切實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保梅.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06).
[2] 艾少剛. 高中政治教學中關于能力培養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