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南陽理工學院的辦學宗旨,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使得社會滿意、群眾滿意、學生滿意成為教學的重點。汽車維修工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為學生在以后的不同工作中如汽車維修、汽車銷售、機動車保險、機動車現場勘查及鑒定估損、二手車交易等崗位奠定堅強的基礎。因此,采用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適應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關鍵詞:汽車維修工程;一體化教學模式;必要性;研究
“汽車構造”、“汽車修理”和“汽車維護與故障排除”是技校汽車修理專業最主要的專業課程,在多年的教學安排中,通常采用將三門課程獨立設置,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開進行的傳統教法,近年來,我校對汽車維修專業也不斷地進行了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改革,經過教學上的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發現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就此,我想談一談自己對一體化教學、“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這方面的一些想法體會。
一、開展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的汽車維修教學多采用理論和實操分開授課的形式,即先在教室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再到實訓中心進行實操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易出現理論和實操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間斷,使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顯得較為困難,學生的操作技能很難達到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另外,面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教學也必須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改變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目標,代替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應確立“以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以科研促教學與市場結合”的研究方針,建立以教務處、專業系并有企業合作參與的學校科研工作體系,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二、傳統教法的存在問題分析
受客觀因素限制,傳統教學方法的課程設置在“教”和“學”兩方面都存在問題,影響了培養目標的實現:
1、從技校汽車專業學生質量上來看,大面積的擴招,使得技校生文化成績相對較低,理論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缺乏空間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難。盡管加強了直觀教學,但對汽車零件的空間形體、零件之間的位置關系、裝配關系及傳動關系、工作原理難以形成完整的認識。學“修理工藝”時,死記硬背、似懂非懂。學“排故”時,缺乏思路、摸不著頭腦、枯燥乏味。學生普遍感到“專業技術理論”難學易忘,厭學心理普遍,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
2、三門專業技術理論課的教學安排時間跨度大,同一個汽車部件總成(如傳動系中的主減速器總成)的“構造”、“修理工藝”、“故障排除”教學時間為兩個學期,學生對某一部件成結構的認識是斷續、分散的。整體認識不清楚、理解不透徹,學習難以深入。③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法,容易產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學生實習的復合型專業教師隊伍。
三、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方法探討
一體化教學方法有多種形式,一般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師資力量,以及汽車維修技術的特點而靈活運用,也可以采用以下的一種或幾種方法結合完成教學任務。
1、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是指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打破傳統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及實習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將汽車專業課程劃分為:發動機、底盤、電器、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新技術五大模塊。各大模塊按系統機構的不同,分設各個專業課題,如在發動機模塊中,分設有兩大機構五大系統的課程,每個課題按專業技術的實用性和參照國家技能鑒定規范要求,再設分課題。將汽車類高級技術人員所必需的汽車各總成的結構、工作原理、維修、檢測、故障診斷與排除等知識,綜合與重組后分模塊在同一課程中講授,知識與能力有機結合,避免脫節,減少重復。
3、實驗室及實習基地的建設。第一,按照劃分的教學模塊,分別建立各個模塊的校內實操室。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對每個模塊的實操項目進行細化,再針對每個項目配置足夠的設備資源。在此基礎上對所需的設備資源進行整合、配套,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投資。第二,單靠學校的投資很難滿足模塊化教學對設備的要求。一定要建立一批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能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如一些4S店、大型汽車維修廠、汽車美容店等。實習基地的建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法進行。校企合作的較好方式是對口培養,學生到實習基地實習,然后到實習基地就業。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過程中,學校有針對性地聘請企業高工高管現場操作,指導學生對實際故障進行剖析、排除。這樣可較快提高學生的實際維修能力。第三,在一體化教學實踐中,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專業系統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具備汽車維修技師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課過程中進行規范、準確的操作演示。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培訓,我校的汽車專業課教師,已把理論和實操兩者融為一體,基本通過“講師/技師”的“雙師”評定,有效地促進了教改的實施。
總之,破除陳舊的職業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建立適應行業需要、具有職業教育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運用“一體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學生的學習與技能實訓才會變得更加輕松、更加愉快,高職院校才能擔負起培養掌握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梁朝彥.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討[J].河南農業,2013(9).
[2] 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