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兵,唐世龍,張萬宇,盧強,陳展輝
(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院 普外二區,廣東 東莞523110)
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在甲狀腺腫瘤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探討
張小兵,唐世龍,張萬宇,盧強,陳展輝
(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院 普外二區,廣東 東莞523110)
目的探討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在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0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開放甲狀腺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術后效果、住院時間及并發癥情況等。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液體量、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術后美容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77%,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5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效果顯著,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手術刀口小,不影響美觀。
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切除術;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
甲狀腺良性腫瘤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尤其以青年女性好發[1]。傳統手術通常經頸部切口對甲狀腺腫瘤進行切除,手術效果良好[2]。傳統手術往往會在患者頸部留下刀口傷疤,影響美觀[3]。隨著微創技術的進步,臨床上開始將腔鏡技術應用到甲狀腺手術中,腔鏡手術通常選擇經乳暈入路,術后傷口隱蔽,不會影響患者頸部美觀,受到患者歡迎。本研究通過對我院180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進行對比分析,探索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在甲狀腺腫瘤中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0例甲狀腺良性腫瘤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131例,患者年齡21~67歲、平均 (42.45±7.32)歲。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65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1.78±5.83)歲。觀察組中,男性24例,女性66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 (43.21±9.3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術前檢查甲狀腺功能無明顯異常;②患者術中、術后病理結果提示為非惡性腫瘤;③患者為首次接受甲狀腺手術;④患者無家族性甲狀腺癌病史,手術前未經過放射治療;⑤腫塊直徑不超過5 cm;⑥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病理結果提示為惡性病變或者未排除惡性病變;②腔鏡組患者中轉為開放手術。
1.3 術前準備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首先行甲狀腺彩超或甲狀腺CT檢查,明確為甲狀腺占位。甲狀腺觸診可觸及腫大的甲狀腺組織,并于術前完善甲狀腺功能檢查,確定患者甲狀腺功能無明顯異常。術前常規禁食,并留置導尿管。
1.4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的麻醉方式均為氣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分腿位。取生理鹽水500 mL加入1 mL腎上腺素,于患者預造空間部位進行皮下注射。觀察組患者于乳溝中間切開大約1 cm切口,切口深度到達深筋膜,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分離出容納置管通道的空間,置入腔鏡,注入CO2并維持壓力為6 mmHg左右。于患者兩側乳暈上緣分別做1 cm和0.5 cm切口,并置入套管鞘,通過套管鞘插入超聲刀及其他相關器械。貼近胸筋膜分離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并沿頸闊肌深面方向一直分離到甲狀腺上緣,通過體外觸摸的方式確定甲狀腺位置。根據患者甲狀腺腫大類型進行甲狀腺次全切或者切除單個結節,切除過程中避免損傷甲狀腺周圍神經尤其是喉返神經、喉上神經,切除完畢檢查患者甲狀旁腺是否保留完整。切除標本通過標本袋從乳溝正中切口取出并進行病理檢查。如果患者術中病理結果為惡性腫瘤則退出本研究,如患者為良性組織則從左乳放置引流,之后進行縫合,縫線選可吸收縫線,為不影響患者美觀縫合采用美容縫合。對照組患者行開放手術切除甲狀腺組織,并進行病理檢查。
1.5術后處置觀察組患者術后將薄鹽袋放置于患者胸部創面。對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傷口引流量進行嚴密觀察。通常術后第1天即可下床進行活動,患者可進食流食或半流食,通過飲水嗆咳試驗評估患者吞咽功能,并觀察患者有無異常情況。根據患者引流液體量,決定是否拔除引流管。
1.6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液體量、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患者美容滿意度。其中手術時間為從開皮到縫合的時間,美容滿意度采用Numerical Score System(NSS)評分標準。
1.7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液體量、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術后美容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 (±s)
組別 n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引流液體量(mL)術后美容評分(分)住院時間(d)觀察組 90 94.8±38.8 30.7±3.7 97.6±3.3 9.9±1.8 14.3±4.3對照組 90 95.6±41.6 54.7±2.4 96.7±2.8 5.5±3.7 15.7±5.8 t 0.1334 51.6265 1.9729 10.1448 1.8395 P 0.8940 0.0000 0.0501 0.0000 0.0675
2.2 術后并發癥觀察組中有7例出現術后并發癥,其中皮下氣腫4例、皮下瘀血2例、肺部感染1例;對照組中有5例出現并發癥,其中術中出血2例、術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術后淋巴瘺1例。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77%,對照組為5.5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0.357 1,P=0.550 1>0.05)。
甲狀腺疾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尤其以青年女性多見。傳統甲狀腺手術主要是通過開放切口對異常甲狀腺組織進行切除,雖然手術效果明顯,但由于切口位于患者頸部,而頸部為暴露部位,因此很多患者在開放手術后會因手術刀疤而影響心理健康[4]。隨著醫學的發展,微創手術逐漸在臨床中開展,腔鏡切除甲狀腺腫瘤的應用逐漸增多,通常手術切口位于患者乳暈[5],切口部位隱匿,受到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的歡迎。
與胸腹部腔鏡手術不同,甲狀腺腺體周圍沒有天然存在的空隙,因此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人為擴增操作空間,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沿胸大肌筋膜淺層通過鈍性分離建立一個手術空間[6]。通過向患者乳房周圍注射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減少操作過程中對血管的損傷。但是由于操作空間比較小,因此需要術者熟練操作。因術中采用超聲刀進行切割,避免了大量結扎、縫合等操作,術中不會產生煙霧,因此能保證術野比較清晰[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術中未出現喉上神經、喉返神經以及甲狀旁腺損傷。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長于觀察組,但無統計學差異 (P>0.05)。雖然手術空間狹小,但如果術者操作熟練,手術時間不會延長。
腔鏡手術的主要并發癥為皮下氣腫,這與建立手術空間有關[8],本研究中共有4例患者出現皮下氣腫。患者經保守治療后,氣腫消失,皮膚恢復正常。觀察組患者術后引流液體量較對照組多,可能與手術涉及創面大有關。腔鏡手術術后美容評分高達 (9.9±1.8)分,手術美容效果明顯,這也是腔鏡手術得以迅速推廣的原因之一。由于腔鏡手術操作空間小,因此不適合應用于甲狀腺腫塊較大的患者,本研究僅對5 cm以下腫塊進行研究。因此,在臨床中,不可盲目進行腔鏡手術,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
綜上所述,通過經乳暈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效果良好,患者術后恢復顯著,手術刀口小,不影響美觀。
[1]王平,燕海潮.腔鏡技術在復雜甲狀腺手術治療的應用及體會 [J].醫學與哲學,2015,36(10B):13-15.
[2]張平,賀亮,王志宏,等.腔鏡輔助甲狀腺腫瘤微創手術150例臨床分析 [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7):564-565,571.
[3]王勇,趙群仔,燕海潮,等.三維腔鏡胸前入路甲狀腺癌手術32例臨床分析 [J].中華外科雜志,2015,53(3):176-178.
[4]鮑峰,趙平武,于穎娟,等.全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全切除術效果探討 [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11):859-862.
[5]梁鴻,張輝,張超,等.經乳暈入路腔鏡良性甲狀腺瘤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的對比研究 [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2,17(9):667-670.
[6]李鵬,楊維楨.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臨床觀察 [J].安徽醫藥,2013,17(4):611-612.
[7]彭兵,李永彬,吳仲,等.經前胸壁乳暈入路建立腔鏡甲狀腺手術空間的體會 [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8):592-594.
[8]何春,夏來陽,黃興偉,等.完全經乳暈入路甲狀腺手術91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157-159.
(責任編輯:常海慶)
Discuss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Surgery via Breast Areola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Tumor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surgery via breast areola approach in benign thyroid tumor patients.Methods180 cases of benign thyroid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pen thyroidectomy,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ndoscopic surgery via breast areola approach.The operation situation,postoperative effect,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drainage liquid amount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0.05).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postoperative beau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both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as 7.77%in observation group,and 5.55%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sEndoscopic surgery via breast areola approa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thyroid tumor,with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ostoperative recovery,small surgical incision,and not affecting appearance.
Thyroid tumor;Thyroidectomy;Breast areola approach;Endoscopic surgery
R736.1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2.0167
2016-08-05
2016-11-08
張小兵 (1978-),男,湖北籍,研究生學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疾病微創治療研究。
ZHANG Xiaobing,TANG Shilong,ZHANG Wanyu,LU Qiang,CHEN Zhanhui
(2ndWard of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Tung Wah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Dongguan 52311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