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微
摘要:作為高等醫學院校教學中的很是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的人體解剖學,其教學的好壞,對學生在人體解剖學方面的學習有著很關鍵的作用。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都體會到這門課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學的,甚至可以說,這門課程有一些難度,原因就在于這門學科雖然在理解上并不很困難,但是其內容很枯燥,名詞很多,在記憶時,很難將所有內容都記住,即使在學的過程中可能會記得很好,但是過段時間就會忘得差不多。因此,在學習人體解剖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做的,不僅僅是要認真的聽講,認真的閱讀課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根據自身的記憶特點,科學、合理的學習、記憶所學的知識。本文通過對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運用相關的記憶法進行研究,對人體解剖學的教學中能夠用到的記憶法作了總結,希望能夠對人體解剖學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記憶法;人體解剖學;教學
在學習人體解剖學的過程中,記憶法的運用是很重要的,是人體解剖學教學中一大助力。
一、直觀形象記憶法
人體解剖學作為一門形態學科,在很多時候,運用直觀形象的記憶法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可以很好的將知識傳播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人體標本、模型、尸體以及活體等等,能夠更直接的接觸到課本中的知識,在對知識進行記憶的時候,也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對學生的記憶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闌尾的知識的時候,最開始先用掛圖,也就是我們常說平面圖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隨后再用三維立體的圖像,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闌尾的形態特點、身體位置,最后讓學生親自在活體、尸體上尋找闌尾的位置,并觀察闌尾的實際形態等一系列知識,這樣,學生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課堂教學,對人體解剖學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繪圖記憶法
上文已經提到過,人體解剖學是一門典型的形態學科,它的主要內容便是對器官的形態、位置等進行描述,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的方式來描述課本中的內容,那么肯定會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課本中的相關知識。繪圖記憶法便是一種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描述的一種記憶法,通過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繪圖,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加直觀的感覺,空間感也會有所加強,這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對相關知識有一個更深的印象。在進行繪圖記憶的相關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采用簡明扼要的方式,對相關知識進行描述,這樣有著化繁為簡、突出重點的作用,從而讓學生能夠一眼找到所講知識的重點。除此之外,教師還會通過不同顏色的粉筆,對某些身體構造進行描述,例如人體全身的大動脈、中動脈等等,讓學生有一個更為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三、比較記憶法
學生在進行人體解剖學的相關知識的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知識都有一定的相關性,比如人體各個器官的位置等等,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知識進行比較,進行記憶,這樣可以很好的突出人體各個器官所獨有的特點。例如,學生在對動脈、靜脈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時,可以將兩者的知識進行比較:動脈管壁的橫斷面是圓形的,而靜脈的橫斷面則是不規則的,動脈管壁要厚一些,彈性較好,而靜脈管壁則薄一些,彈性較差,兩者結構上的變化也使得兩者內的血流量有著很大的不同,動脈血管的血流量要快一些,而靜脈血管的血流量則要慢,通過這樣比較記憶,學生能夠更好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學習,更好的進行記憶。
四、比喻記憶法
在學習人體解剖學時,學生常常會感到所學知識非常的枯燥,從而會消減學習的興趣,這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教師應該將枯燥的知識進行具體化的解釋,讓學生在聽講的同時,能夠對所講的內容在腦海里有一個大概。比如,在講脊髓被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想一個人穿著透明內衣,外加較厚的外衣,那件透明內衣就相當于課本中的蛛網膜,外衣就相當于課本中的硬脊膜,這樣,學生就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到軟脊膜、蛛網膜以及硬脊膜的在人體的位置,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該方面的知識的了解,記憶。
五、結合臨床記憶法
已經教過幾年人體解剖學的教師會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并不高,興趣平平,而在進行相關的臨床知識的講解時,學生便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興趣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課堂活躍度很高。教師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多將臨床知識帶入課堂,將課本中的相關知識與臨床經驗緊密結合在一起,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比如,在講解有關左右主支氣管的相關特點時,教師可以將臨床上支氣管中異物為何容易掉入右主支氣管的相關知識帶入課堂,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之所以右主支氣管容易掉入異物,是因為右主支氣管相比于左主支氣管要短并且粗,走行更加陡直。通過結合臨床,讓學生有更真切的體驗,從而更好的記憶相關知識。
六、歸納記憶法
學生在進行人體解剖學的相關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定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做這項任務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已經將所學知識進行了一遍復習,對知識的掌握進行了鞏固。在歸納中,學生可以找到人體內各個構造的聯系、區別等等,將書本中復雜的知識,分門別類,化繁為簡,這樣,在記憶時就可以按照相關的規律進行記憶,促進學生的記憶。
七、類比記憶法
在學習人體解剖學時,學生可以在很多知識上找到相似之處,這樣,教師在講新的知識的時候,可以試著讓學生用其原有的知識,來解釋新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試著舉一反三,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比如,在講眼睛的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眼睛與照相機的相關光學結構構造進行類比,因為兩者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眼睛的角膜與照相機中的鏡頭有相似的作用,都是聚光,虹膜則與照相機中的光圈相似,會隨著光線的強弱進行適當的調整,控制進入眼內的光線。通過類比的方法對人體解剖學的知識進行解釋,記憶起來會更容易。
八、結語
在人體解剖學的相關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多種記憶法來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對相關知識進行記憶,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該重視多種記憶法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讓學生掌握合適的記憶法,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韋昭文,李斯寧.多種記憶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15.
[2] 俞婷,黃彩霞.PowerPoint在《人體解剖學》泛讀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J].電化教育研究;2005.11.
[3] 楊蓉.神經內科護理手冊[M],2011: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