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文
(江西省人民醫院創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舒腕活血湯熏洗配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對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
王國文
(江西省人民醫院創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究舒腕活血湯熏洗配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對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選取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40例,采用手法復位與石膏外固定的治療方式。觀察組60例,采用手法復位與石膏外固定后進行舒腕活血湯熏洗的方式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愈情況、腕關節活動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結果對照組的優良率為72.50%,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為96.67%。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數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腕活血湯熏洗配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能夠提高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舒腕活血湯熏洗;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骨折。橈骨遠端骨折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當中,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發生以后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負責容易導致患者的橈骨短縮,即使后期得到恢復治療,但患側腕關節的恢復效果難以達到滿意,會留下明顯的后遺癥。當前,治療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的主要方法為手法復位、夾板固定等。本研究對6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了舒腕活血湯熏洗聯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的治療方式,取得的臨床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從2012年1月~2015年12月間在江西省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當中隨機選取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臨床研究資料。采用隨機的方式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齡24~75歲,平均(58.0±4.5)歲,左側14例,右側26例;觀察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齡21~75歲,平均(57.0±3.2)歲,左側26例,右側34例。患者接受治療距離受傷的時間均在2 h~2 d范圍內。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手法復位與石膏外固定的治療方式。患者取仰臥位或者坐位,常規采用局部血腫內麻醉,肩外展90°后,1名助手用兩手分別握住患者的拇指與其余4根手指,沿著患臂縱軸持續向遠端牽引,術者將雙手握住腕部,用拇指壓住骨折遠端,向遠側推擠,其余4根手指頂住骨折近端,加大曲腕角度,糾正骨折背側的移位。當拇指感覺到骨斷端背側皮質相遇對位骨折臺階消失以后,迅速掌曲使患者的腕尺偏,對成角進行矯正[2]。保持腕關節掌屈尺偏位。用拇指觸摸患者的橈骨橈背側,當確定患者的骨折復位滿意之后,用石膏進行固定。固定在腕部掌屈尺偏,前臂中立位進行,且用超腕關節石膏固定。固定后拍攝腕關節DR片,確定對位對線達到了解剖對位,固定3周。腫脹消失以后可在腕關節中立位用前臂石膏托或者石膏管型外固定2周[3]。
1.2.2 觀察組 采用舒腕活血湯熏洗聯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的方式。手法復位的方式與對照組患者相同,拇指確認復位完成后用石膏進行外固定。用超腕肘關節前臂旋后位石膏托在屈腕、尺偏位進行固定,時間為3周。當患者水腫消失后,可在腕關節中立位繼續用前臂石膏托或者石膏管型外固定,時間為2周。石膏托完全去除后,采用舒腕活血湯進行熏洗。組方:伸筋草30 g,海桐皮、透骨草、蘇木各20 g,丹參、木瓜、桑枝、川桂枝各15 g,艾葉、劉寄奴各10 g,生川草烏、紅花各5 g。煎湯后早晚各1次進行薰洗,每次約30 min。連續熏洗2周。熏洗患肢后采用理筋手法在患處周圍輕輕按摩,以緩解患者的局部肌肉痙攣[4]。如果發現局部有明顯粘連,可采用彈撥手法進行按摩,加強治療效果。按摩可每天進行1次,連續2周。
1.3 療效標準 優:骨折復位愈合良好,腕關節活動恢復正常,無并發癥或疼痛;良:骨折復位在75%以上,愈合時間為5~6周,腕關節活動輕微受限,有輕度腫脹;可:復位50%以上,腕關節中毒首先,腫脹;差:骨折復位不滿意,愈合時間在6周以上,腕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疼痛、腫脹時間長。疼痛評價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所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標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數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指標下降更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標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疼痛指標比較(±s,分)
疼痛指標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觀察組(n=60)7.5±1.4 2.5±0.8 20.4501 0.0000對照組(n=40)7.4±1.3 5.4±1.1 7.4278 0.0000 t值(組間)0.3599 15.2593 P值(組間)0.7197 0.0000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治療當中應注重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腕關節的穩定性。手法復位聯合夾板外固定是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常規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等特點,但對骨折端再移位難的控制效果不佳,進而被石膏固定取代[6]。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采用了石膏外固定的方式。其中對照組采用手法復位與石膏外固定結合的治療方式,而觀察組患者采用的是舒腕活血湯熏洗、手法復位與石膏外固定聯合應用的方式,能夠在手法復位與固定治療以后,對患者進行熏洗治療。熏洗的配方當中含有多種中藥,其中,伸筋草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的作用;海桐皮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解毒的作用;蘇木具有活血祛癖、消腫止痛的功效;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紅花、丹參能夠通經活血、祛癖止痛的功效;劉寄奴具有斂瘡消腫、破血通經的功效[5]。透骨草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及通筋活絡的功效;川桂枝溫有助于化水氣、補益里氣、平降沖逆通瘀活血;桑枝祛風濕、利關節;劉寄奴破血通經、斂瘡消腫。舒腕活血湯的配方具有消腫止痛、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功效,對于消除患者的局部疼痛、腫脹等具有顯著的功效[7]。采用熏洗的方式便于加快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同時,配合理筋手法加快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預防并緩解局部粘連情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8]。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完成后通過腕活血湯熏洗配合適度按摩能夠鞏固患者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的疼痛。
綜上所述,舒腕活血湯熏洗配合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能有效緩解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疼痛,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錢秀鳳.中藥熏洗聯合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6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2(9):40-41.
[2]季海疆,洪劍飛.中藥熏洗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腕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5,22(3):313-315.
[3]鄧賓,胡栢均,伍中慶,等.手法復位結合外固定支架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32(19):4310-4312.
[4]劉理進.手法復位石膏托外固定聯合康復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23):39-40.
[5]朱豪東.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9): 109-110.
[6]王家騏,張鵬,黃祖成,等.掌側切口和解剖型鎖定鈦板治療AO/ASIFC型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J].中華手外科雜志, 2013,29(5):260-262.
[7]張屹,楊拓,李輝,等.掌側與背側入路鋼板置入固定修復橈骨遠端骨折并發癥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 (22):3560-3566.
[8]王志林,李雅楠.常規療法聯合海桐皮湯熏洗在老年橈骨遠端骨折后期愈合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2,31 (1):106-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