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蔡為
(益陽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湖南 益陽 413000)
消化道腫瘤診斷應用血清CRP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效果分析
何蔡為
(益陽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湖南 益陽 413000)
目的 探究在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診斷中血清C-反應蛋白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消化道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分別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觀察組患者則在腫瘤標志物應用的同時結合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對比兩組患者的檢出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96.7%,對照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81.7%,觀察組腫瘤檢出率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消化道腫瘤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結合腫瘤標志物和血清C-反應蛋白能夠顯著提升其檢出率,能夠在消化道疾病診斷中提供相應的指導,并且在疾病的早期篩查以及治療后病情轉歸中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應用。
消化道;腫瘤標志物;血清C-反應蛋白;聯合診斷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多樣化和生活壓力的增加,我國消化道腫瘤病癥的發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都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在腫瘤病癥的診斷和術后隨訪中腫瘤標志物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其應用還沒有特異性和敏感性都非常高的指標[1]。有相關研究表明發現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指標非常具有臨床應用價值。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非特異性敏感的急性病癥反應指標,其在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診斷中得到廣泛研究和報道,并且目前臨床研究得到的腫瘤標志物主要有CEA、AFP、CA125、CA199以及CRP等指標[2]。本研究對接受治療的消化道腫瘤患者進行血清C-反應蛋白和腫瘤標志物聯合應用診斷檢出率的探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對此做相關報道。
1.1 臨床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間,益陽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消化道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進入本院接受治療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62.9±4.39)歲,其中胰腺癌20例,大腸癌18例,肝痛22例;觀察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62.5±4.47)歲,其中胰腺癌21例,大腸癌17例,肝癌2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以及癌癥類別和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結合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以及ELECSYS-2010儀器對患者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觀察組患者則在腫瘤標志物應用的同時結合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3]。CEA指標的參考值為不超過3.4μg/L,患者的CA125參考指標不超過35 ku/L,AFP參考指標為不超過13.6μg/L,CA199參考指標為不超過37 ku/L,CRP參考指標為不超過8 mg/L,對比兩組患者的檢出率[4]。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應用SPSS 22.0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96.7%,對照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81.7%,觀察組腫瘤檢出率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的檢測靈敏性和特異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1 兩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的檢測靈敏度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檢測特異性對比(%)
在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診斷中腫瘤標志物的應用非常關鍵,但是由于單用腫瘤標志物的應用缺陷較多,因此在臨床應用中結合其他指標對提高疾病臨床診斷水平非常必要[5]。目前感染和炎癥反應因子都有研究報道顯示與腫瘤的發生發扎密切相關,在出現組織損傷時其體內的感染和炎癥反應因子指標有所增加,并且也會進一步加劇損傷。臨床為進一步提高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斷性需要結合一些特異性較強的臨床監測指標,目前臨床指標中C-反應蛋白是一種由肝細胞產生的特異蛋白,C反應蛋白屬于一種敏感性較強的炎癥標志蛋白,患者在出現急性的炎性反應后體內的細胞因子白介素等釋放,從而導致人體系統和病理調節啟動,與此同時清除病理機制也激活,從而對腫瘤病癥的進展和復發起一定的監控作。有研究顯示其在消化道腫瘤病癥中應用較多,并且在復發腫瘤患者的血清中可見其指標的名下升高。有研究表明患者出現感染病癥后的12小時內便可明顯檢測中C-反應蛋白指標的增加,同時在48小時后出現峰值,隨著病情轉歸,患者的C反應蛋白指標有逐漸恢復[6]。
有研究表明在消化道腫瘤疾病中伴隨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病變,因此其C-反應蛋白會有所升高。而炎癥和慢性感染都是導致惡性腫瘤病癥發生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另外腫瘤患者多伴隨有組織損傷,C-反應蛋白也會有所升高。C反應蛋白還可介導相關的免疫反應,激活補體后并促進補體消耗,與此同時出現炎性介質的釋放,進一步出現淋巴細胞的激活,并且伴隨血小板的激活[7]。患者體內的C-反應蛋白指標升高與提捏的組織損傷和病情持續時長密切相關,其指標應用較為敏感,但是其臨床應用特異性還有待進一步探究,目前在消化道腫瘤疾病相關的指標探究中多是在已經確診的情況下進行指標檢測,對已知危險進行探討和鑒別診斷的應用性目前還沒有得到全面普及,在腫瘤的早期篩查和診斷中應用還較少,也有研究表明例如CA199指標在急性膽囊炎、胰腺癌、膽石癥以及上消化出血病癥中有明天的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有所不同,良性病變中其幅度多較小,并且多為一過性增加,當患者的病因解除后指標均可恢復正常[8]。因此在臨床診斷和篩查中進行各種指標的聯合檢測能夠顯著提高其臨床準確性。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血清C-反應蛋白指標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其對炎癥的高敏感性,聯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則能夠更好地提高腫瘤的診斷水平,為疾病診斷提供良好條件和基礎。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96.7%,對照組患者的消化道腫瘤檢出率81.7%,觀察組腫瘤檢出率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消化道腫瘤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結合腫瘤標志物和血清C-反應蛋白指標能夠顯著提升其檢出率及診斷的靈敏性和特異性,能夠在消化道疾病中提供相應的指導指標,并且在疾病的早期篩查以及治療后病情轉歸中具有臨床指導意義,值得在臨床應用。
[1]徐明星,李曼,彭波,等.腫瘤標志物聯檢在胃癌早期診斷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6):899-902.
[2]茹文淵.血清CRP與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消化道腫瘤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9):2084-2085.
[3]頡曉玲,彭寬嘉,周蘭霞,等.消化道腫瘤患者多聯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臨床意義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 (18):2271-2272.
[4]Duffy MJ.Tumor Markers in Clinical practice:A Review Focusing on Common Solid Cancers[J].Med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Kuwai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re,2012, 22(1):4-11.
[5]陳載鑫,何丹,謝嶺平,等.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8(4): 124-126.
[6]吳鎮東.腫瘤標志物蛋白芯片檢測在消化系統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4,21(30):65-66.
[7]聶茹.血清CRP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療,2015,35(5):173-174+177.
[8]羅春玉.多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消化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3): 139-1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