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反腐不再是全國兩會的焦點話題

“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頁面
舉世矚目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雙雙落下帷幕。今年的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議案和話題均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問題而展開。每年的三月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齊聚北京共商國是。今年的國是為經濟與民生的大問題。今年兩會,如何讓老百姓的生活不斷提高和改善,使人們有“獲得感”,無疑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和方向,也可說是最大的政治。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無論是會前的社會輿論,還是會中的代表、委員的討論,還是會后的公眾期待,反腐敗都是熱點乃至焦點問題,無論是中央領導到地方代表團的發言,還是代表、委員的發言,反腐敗是必然的話題;會議期間,無論是國內媒體還是國際媒體,反腐敗的內容都占據了很大的版面和不少熒屏時段。早些年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態失衡,出現了嚴重腐敗這種非正常狀態,所以全國兩會熱議反腐敗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公開的信息是,今年的人大會議收到代表團、代表聯名的議案514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議案492件;收到代表建議8360件,涉及的問題主要是有關深化國家監察體制的改革,構建發展新體系,完善法律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等。今年兩會前夕,中國政府網聯合27家網絡媒體共同發起“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澎湃新聞和今日頭條就其中與民生相關的問題進行網上投票,其中“房屋產權70年后怎么辦”在諸多問題中排第一位,有2131萬人投票。今年兩會的熱詞是“精準扶貧”“治理霧霾”“藍天保衛戰”等。
要知道,曾有幾年,腐敗問題曾高居老百姓最關注問題的榜首,“反腐敗”一直是熱詞是焦點。當反腐敗不再是全國公眾和代表、委員最關心的問題,說明國家的政治生態基本回歸到比較正常的狀態,說明這五年來,黨中央領導的反腐敗工作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無論是在治標方面還是在治本方面都取得巨大的進展,尤其是在治本方面,黨內反腐倡廉的制度性建設的成果是豐碩的,國家反腐敗的體制性構建和法制建設也有巨大進展。曾經肆虐的“老虎”大多數已被打下,滿天亂飛的蒼蠅大部分已被拍落,即使逃到國外的貪官污吏,不少已在“獵狐行動”中被獵捕歸案。反腐敗取得的成就,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和贊賞。街談巷議中激憤于腐敗猖獗的場景少了很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企業家在與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清爽了不少,正如王岐山在參加云南代表團時所說:“全面從嚴治黨,十八屆中央以落實八項規定精神開篇正風反腐步步深化,試出了人心向背,贏得了黨心民心。”
但反腐敗工作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答案是否定的。現實狀況和老百姓的期望值,都不允許在反腐敗斗爭方面有絲毫懈怠和放松。從現實狀況來說,社會風氣和政治生態雖然有了很大好轉,但腐敗現象依然存在,深層次隱蔽的腐敗還有待深入發掘——不收手、不收斂的情況仍然在發生;腐敗在高壓態勢下產生了新的變種,如微信紅包腐敗等;尤其是腐敗的社會文化土壤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腐敗是社會肌體上的巨大毒瘤,形成時間長,對社會造成了巨大危害,要割除它,恢復肌體健康,真正固本培元,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治標的任務還未完成,治本的任務更加艱巨。倘若松懈,輕則民怨再起,重則舊病復發,腐敗更加猖獗。
對此,黨中央有清醒的認識,一再強調反腐敗永遠在路上。今年兩高的報告提出2017依法反腐高壓不降,尺度不松,節奏不變。黨中央的堅決態度給全國人民吃了定心丸,同時也向黨的領導干部、向黨的的紀律檢查機關和相關部門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玉宇尚未完全澄清,戰斗正未有窮期,反腐的金箍棒還得高高舉起,治黨仍必須嚴字當頭,如此,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才會有干凈的隊伍、風清氣正的環境、厚實肥沃的土壤,以后每年的兩會前后,反腐敗才不會成為“例行”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