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虹 王樸 劉建楠
【摘 要】本文從必要性、意義、主要內容及具體步驟等方面闡述中職衛校病理學多媒體資源庫的建設,通過構建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可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病理課程的平臺,提高中職病理學教學效能。
【關鍵詞】中職衛校 病理學 多媒體 教學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B-0048-02
病理學是中職衛校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醫學基礎課程,是從基礎醫學過渡到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屬于形態學科范疇,專有名詞多。如何生動直觀地描述和展示病理形態結構,是長期以來困擾病理學教師的難題。傳統《病理學》教學往往運用圖譜、標本、模型等教具輔助講授,可利用的有效教學資源較匱乏,利用率較低,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如何在短時間內尋找和組織適合多媒體教學素材對于中職病理學教學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數字化學習資源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病理學教學中。從總體來看,醫學形態學科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材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學科,其內容的講授非常依賴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多媒體素材,因此加強人體《病理學基礎》的多媒體素材建設,滿足中職學生個性化與自主性的要求已成為中職衛校病理學教學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10 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樹立多樣化的人才觀,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的教學模式。若能成功構建人體病理學多媒體素材資源庫并有效應用,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那么將無疑提高學生在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醫學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促進護生的發展。本文基于本校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礎上,闡述多媒體資源庫建設的方法,深入探討資源庫的合理應用策略,以更加有助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整體教學效能。
一、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
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是依據一定的規范與標準將多媒體素材等教學資源進行收集與管理,并為教學提供支持性服務的系統。多媒體教學資源庫一般由素材庫、教材庫、視頻庫、課件庫、動畫庫、案例庫、試題庫等幾部分組成。資源庫能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網絡技術有機結合,對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實現教育技術現代化起積極作用。根據區內外衛生學校的調研結果及學生的調查問卷,我們發現中職教師利用教學資源庫中的媒體資源與學科教學相整合并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的比率較低。大部分教師認為資源庫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采用多種途徑、分步驟進行。此外,部分教師信息素養的缺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目前資源庫建設急需解決的。課題組開始建立素材庫、教案庫、課件庫、病例庫、試題庫、文獻庫等模塊的教學資源庫,于 2014 年底初步建成。2015 年應用于本校護理專業的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病理學基礎》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
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包括案例、多媒體課件、文本、動畫、視頻、圖片等子庫,便于用戶查找所需資源,其建設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片素材的采集
圖片素材庫的內容包括結構示意圖、模式圖、照片。充分利用館藏文獻中的教科書、《病理學基礎》圖譜、相關書籍或照片,將之轉換為數字圖像或文檔。用數碼相機拍攝本實驗室的《病理學基礎》標本、模型等,將圖片進行處理后保存。
(二)音頻、視頻、動畫素材的采集
運用多媒體編輯軟件編輯和錄制《病理學基礎》學音頻素材,并對相應的醫學電子出版物、教學錄像、互聯網資源進行采集、處理及制作。
(三)建立課件庫
制作與紙質教材相呼應的具有助教、助學的多媒體教材,使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 等軟件,充實教學內容,強化直觀效果,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呈現給學生。構建文字簡潔、圖片豐富、開放性好的課件,結合新聞及生活案例,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四)圖片素材庫、課件庫、試題庫和視頻的整合與管理
將所有素材隨時進行歸類、整理成《病理學基礎》教學素材資源庫,按學科和章節建立子目錄,并在各目錄下細分為文字素材、圖片素材、視頻素材、課件等內容。
(五)調查評價學生、教師對《病理學基礎》多媒體素材的使用情況
在資源庫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充實和優化《病理學基礎》的多媒體素材,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經驗—推廣應用,建設了適合中職衛校的《病理學基礎》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庫。
三、《病理學基礎》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方法
(一)組建多媒體資源庫建設隊伍
多媒體資源庫建設靠幾個人的努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在學校學科建設的背景下,依托項目研究,對各成員進行了職責分工,以校本培訓、市級培訓、“區培”“國培”為契機加大對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并定期召開研討會討論資源庫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組建由資深主講教師調研設計、年輕學科教師開發制作、教育技術人員分工協作的多媒體制作團隊。
(二)教學內容的規劃設計
多媒體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充實的過程,為此項目組參考了多個版本的《病理學基礎》教材,查閱國內外有關中職《病理學基礎》多媒體素材使用現狀的文獻,了解國內外相關領域發展趨勢,在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本學科國內外發展趨勢,擬定《病理學基礎》多媒體資源庫研究方案,確定資源庫建設的具體內容。
(三)確定多媒體教學資源標準
在本學科專家的指導下,根據中職《病理學基礎》教學實際,走訪區內外多所衛生學校、學校現代技術教育中心相關方面專家、教師和在校學生,吸取區內各中職衛校的經驗,獲得《病理學基礎》內容選擇、制作及使用方面的標準及經驗。然后根據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制訂《病理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規范》。
(四)教學資源的收集與開發
本著使用方便、內容豐富、界面美觀、交互性強的原則,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和完善:一是將長期積累的以傳統方式保存的資源,如借助現代化手段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等轉化成數字資源。二是進一步搜尋、擴充病理學數字媒體資源,比如將目前教材中附帶的光盤進行二次開發,并積極動員教師將其參賽的教學設計、課件、微課和教學光盤、教學軟件等貢獻共享。三是發動師生,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協助下,利用素材開發多媒體資源。
(五)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
為了更好地發揮資源庫效益,我們利用“世界大學城”“魔燈平臺”“云盤”“微信公眾號”“QQ 群”等多種平臺,最大范圍地讓教師和學生共享優秀教學資源。這些平臺能初步滿足檢索、查詢、下載等功能的需要,方便師生使用。
(六)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和評價
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服務教學,為了檢驗建設和應用情況,我們將多媒體素材資源運用于中職《病理學基礎》教學中,并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會、教師座談會的形式來形成多媒體素材使用效果的調查報告,對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進行客觀評價,以獲得可靠的依據,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中職《病理學基礎》多媒體素材資源庫。
四、《病理學基礎》多媒體資源庫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更新與維護
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涉及文本、圖形、音頻、視頻、動畫、微課,因此建庫之初就需要考慮如何對多媒體資源庫的素材進行分類,以便于師生查找與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多媒體資源庫建成后,要根據學科發展及時調整、上傳最新的教學資源,從而確保教學資源的實用性和先進性,并由專人負責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日常維護工作。
(二)調動教師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
建立多媒體教學資源庫需要學科專業教師與信息技術人員密切合作。在建設多媒體資源庫的過程中,為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要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與激勵,根據教師提供的作品信息量的大小和質量的高低給予一定的勞務經費;為保證多媒體資源庫建設順利進行,項目組定期對資源庫建設參與人員進行考評。
(三)提高多媒體資源庫的使用效果
多媒體資源庫建成后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將教學設計下載化、課堂板書幻燈化等現象。特別是當資源庫積累量多了以后,是否會助長教師的惰性,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如何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和使用度,如何將資源庫的建設與使用納入教師考評體系,這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引導教師積極探索將信息技術的學習、應用與教育觀念的更新有機結合起來,與課程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和學的觀念和方式、方法,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加強對專任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養,帶動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水平的整體提高。
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真總結經驗,客觀分析問題,深入開展研究與實踐工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數字化課程資源庫,提高資源的質量和使用效果,進一步開展數字化課程資源庫推廣應用示范課,推廣示范課教師的使用經驗,改進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水平,推進數字化課程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的常態化。
【參考文獻】
[1]陶香香,陳 冰,閆宜鋒.病理學教學資源庫的構建與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3)
[2]胡 琳.關于我校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2(10)
[3]陳 冰,朱曉群,黃小梅,等.病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構想[J].基礎醫學教育,2013(1)
[4]崔 丹,杜紅禹,齊鳳杰.淺談病理《病理學基礎》學多媒體資源庫的構建[J].《病理學基礎》科學進展,2014(5)
【基金項目】2015年度桂林市中職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中職衛校《病理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實踐研究”(2015 A-54)
【作者簡介】王燕虹(1981— ),河北張家口人,桂林市衛生學校生理學講師,碩士學位。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