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芳
摘 要:微課逐漸進入校園,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對微課使用的一些特點和方法進行研究。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微課是什么、微課講什么以及微課的特點等進行探討,以統(tǒng)一思想、減少爭論、形成合力、快出成效、形成示范效應。
關鍵詞:微課;特點;教學模式;教學成效
中圖分類號:G436;G623.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0-0081-01'
隨著微課模式和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微課已經被廣大一線教師所認識和使用,但是在微課使用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比較模糊的概念和觀點需要進一步界定。這種界定,有利于統(tǒng)一思想、減少爭論、形成合力、快出成效、形成示范效應。現(xiàn)結合教學實踐,對微課的概念、內容和特點等進行探討。
一、微課是什么
總結以往專家的意見,本文認為微課就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和課時教學目標,用盡量短的時間、盡量簡潔的流程、盡量通俗易懂的語言、最科學的知識呈現(xiàn)策略,用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一個(或者緊密聯(lián)系的若干個)知識點(問題、習題、技能技巧等)的解決過程。微課時長的把握、學習內容的精選、講解語言的精練、知識呈現(xiàn)過程的簡明、講授環(huán)節(jié)的科學,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著想,以降低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荷、減少人為造成的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傷害為目的。
二、微課講什么
微課內容忌多、長、雜,要簡、短、精。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時教學內容分解到微課中,就可以變成許多內容。微課講授內容主要包括五項:第一,一個知識點。課時教學計劃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或教學任務點,都可以是一節(jié)微課的教學內容。許多教師強調微課必須講授重點和難點知識,其實不然。面對新知識,學生都是初次學習,教師認為的難點或非難點,對學生而言都是難點,哪怕某個非常小的知識點都有可能成為某位初學者不可逾越的難點。所以,從服務的角度出發(fā),微課教授的知識點應是學生要掌握的所有知識點。第二,一個習題。教材中的習題也應該是微課講授的內容。第三,一個動作。對于英語課、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舞蹈課等來說,微課講授的內容應該是課時計劃規(guī)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某個動作及要領。比如,英語教師通過微課示范講解某些音素的發(fā)音動作,其效果會比教師口頭示范更清晰。第四,一項實驗。對于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科學課等來說,微課講授的內容可以是某一項實驗或某個實驗環(huán)節(jié)。第五,一個問題。對于品德課、語文課、科學課、數(shù)學課來說,微課講授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三、微課的特點
(1)半結構化。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許多環(huán)節(jié),在微課中都不復存在。微課僅僅呈現(xiàn)一個(或若干個)知識點(問題、習題、技能技巧等)的解決過程,而不是全部的課時教學內容。因此,微課具有半結構化的特點。
(2)精簡化。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前學習的困難,微課的容量不能太大,微課要盡量用簡短的時間、簡潔的流程、通俗易懂的語言、科學的知識呈現(xiàn)策略為學生提供課前自學服務。所以,微課的制作對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很有幫助,也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出新的挑戰(zhàn)。
(3)評價多元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評價已經不能適應微課教學的評價要求,微課學習的評價需要多元化。首先,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要評價知識的學習情況,更要評價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其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微課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在課堂上檢測性的評價似乎有隔靴搔癢之感,其他任何評價都沒有學生身邊人(包括家長)的評價來得及時、客觀、準確。再次,評價標準和評價形式的多元化。評價標準和評價形式的多元化源于評價主體及其專業(yè)知識經驗、學生觀、世界觀等個體綜合因素的不同。
(4)基礎性。微課教學是翻轉教學的基礎,這一點強調了微課作為課前學習形式的重要性。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和學習能力的增長主要是在學校完成,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微課學習是為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做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經驗上的準備。那么,是不是學生完成微課學習就不需要教師的教授了呢?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微課學習并沒有完成課程標準和考試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全部教學目標。其次,學生拓展訓練的完成、技能技巧的形成、知識系統(tǒng)化的形成,都需要教師的指點和引導。再次,推廣微課的主要原因是新教學模式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高效,要減少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技能技巧形成環(huán)節(jié)、知識系統(tǒng)化環(huán)節(jié)中獨立探索的盲目性與無序化。
(5)移動性。微課將學生從固定地點解放出來。隨著可移動智能學習終端設備的多樣化發(fā)展,微課學習可隨著設備的可移動性隨意移動,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選擇,純屬學生個人的自主行為。
四、結束語
微課教學模式重視的是對學生知識能力增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引導和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的微課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進程和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一線教師,要重視對微課學習的指導和幫助,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落實微課學習,特別是要讓家長進行積極配合和輔助監(jiān)督。總之,微課教學具有傳統(tǒng)教學不具備的優(yōu)勢,廣大教師應重視微課教學的深入開展和研究,讓微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3]汪瀅.微課的內涵、特征與適用領域[J].課程·教材·教法,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