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馬須倫: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民航業應不斷提升通達性、便捷性,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建議進一步構建航線網絡,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面通航;依托航空樞紐建設,推動內聯外通,完善服務設施;加強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加強風險防范,增強管控能力;加強統籌協調、形成行業良性競爭。
全國人大代表賈偉平:近10年來,上海在分級診療試點、家庭醫生簽約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正努力建設亞洲一流的醫療中心,建設世界領先的慢性病防護體系。建議用好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強化社區衛生中心的服務功能;制定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提高社區醫生的薪酬水平;加強慢性病管理的“電腦醫生”的開發,充分利用大數據,保證醫療水準的均質化。
全國人大代表王均金:應重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科創體系建設,在學校教育中嵌入創新能力培育,這對提升國民創新能力大為有利;高校的行政級別不利于高等教育轉型,需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擴大大學辦學的自主權;目前全國有一萬多所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需要加大對其支持力度,保障其持續發展能力,并重視做好輿論導向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樊蕓: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結構不合理,影響科技創新動力,且在66萬與67萬年收入納稅后產生收入“倒掛”現象,建議盡快完善,對科技創新企業人才給予所得稅政策激勵。建立互聯網反壟斷投訴機制,為互聯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加強網約車平臺監管,對網約車加價、拒載進行嚴厲處罰,引導推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顧晉:為解決當前助產士體系存在的問題,要推動教育部門建立獨立的助產士學科,培養專業的專科生、本科生,條件達到時,設立碩士點;推動建立獨立的助產士職稱體系;推動母嬰保護法的修訂,在該法第八章中設立專門的助產士章節,對其身份界定、執業地位、執業范圍及職稱考核等予以規定,并增補“母嬰保健從業人員職責權利”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金東寒:要把與經濟科技融合度作為標準來評價知識產權,不以數量論英雄,各地政府應適時修訂專利申請補貼政策;把知識產權的保護導向轉變為保護與運用并重導向,實行知識產權“后補貼”政策,獎勵知識產權運用做得好的企業,確立鮮明的應用導向;針對高校知識產權沒有明確的學科定位、發展受到限制的狀況,建議教育部盡快將知識產權列為一級學科。
全國人大代表陳和生: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選擇,必須十分慎重,要優先考慮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戰略需求,通過設立權威的咨詢委員會,加強科學評審和可行性分析;對現有的大型科學平臺的二期工程應開放綠色通道,推動盡快上馬。不要籠統規定一個建設單位只能承擔一個大科學裝置項目,關鍵要看單位規模和實力。
全國人大代表許羅德:當前,各種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大學做“校園貸”,這些社會機構更多考慮自身效益而非社會責任,導致出現高利貸、惡意催收、泄露大學生信息等亂相。教育主管部門聯合金融監管部門發布指導性意見,明確商業銀行在學生貸款中的主體地位;商業銀行應主動作為,為大學生設計好相應的消費信貸產品;嚴格規范互聯網金融平臺面向學生的放貸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李碧影:為把上海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金融樞紐,開發銀行在內的各種金融合作機制應在上海落戶;鼓勵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企業和個人在上海自貿區開設FT賬戶;加強上海自貿區和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瓜達爾港自貿區等地的合作;加強上海金融市場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大宗商品部門合作;聯合金磚銀行,發展上海——孟買——莫斯科的金融合作。
全國人大代表張維華:我國出口產品因國外技術性貿易問題導致的損失較大,迫切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加強我國計量技術、標準化技術和檢驗檢測技術的體系建設,引入第三方合格評定機制。質量技術專業人才缺乏,需求不斷增加,缺口越來越大。建議積極推進質量人才培訓、培養和評價體系,健全社會化培訓機制,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