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黃載皓
朝鮮和美國現在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愿后退一步。剛剛過去的4月,伴隨著史無前例的惡語相向和互相威脅,朝鮮半島的緊張局面日益高漲。韓國人矛盾的心態也凸顯出來:一方面,韓國民眾當然不愿看到擁有強大核導威脅的朝鮮;但另一方面,大多數韓國民眾也非常擔心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他們不希望被卷入到戰火之中。
六大矛盾心理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朝鮮核導威脅,過去4年樸槿惠政府采取了關閉開城工業園和參與聯合國對朝制裁的政策。實際上,韓國仍缺乏實質性的對朝應對策略。最近,“薩德”的部署不僅沒有得到韓國國民的認同,反而引發韓國內部矛盾。5000萬韓國國民面對當前現實,除了批判前政府的對朝政策之外,實際上也是束手無策。就韓國人而言,目前對朝鮮的厭煩感在上升,類似于“雞肋”,有一種復雜和矛盾的心理。
根據總統直屬的咨詢機構“民主和平統一咨詢會議”發行的雜志《統一時代》今年2月號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77.6%的韓國人認為南北統一“不必要且不可能”,62%的受訪者認為統一后自己的生活會更好,但有34.9%的人則持相反看法。在韓朝關系上,29%的受訪者持積極態度,但有40.5%的受訪者認為“沒啥變化”。認為朝鮮是需警惕甚至敵對對象的占40.9%,比認為是“合作乃至支援對象”的(38.8%)還高。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韓國國民普遍認同南北統一的必要性和未來對國家發展可能帶來的貢獻,但對統一后遺癥和實現可能性呈負面認識的仍大有人在。
在南北分裂超過70年的當今,上述調查結果讓筆者總結出韓國人對朝認識和態度的六大矛盾心理。
首先是威脅認知和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朝鮮進行核導試驗直接威脅到韓國的安危,朝鮮戰爭的黑暗記憶和可怕的恐懼感在韓國國民腦海中仍舊存在。現在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的韓國,非常擔心此前積累的國力有可能在瞬間喪失。相比國家安保,韓國年輕人更加重視的是職業危機。
其次,統一的必然性和相關經濟支出之間的矛盾。韓國人當然希望南北統一,同時對統一帶來的經濟利益抱有期待。統一后,隨著經濟領土的擴張和勞動人口的增加,韓國的內需也將進一步擴大。通過裁減軍費和提高政府投資的效率,可以讓全體韓國國民受益。南北體制不同,朝鮮人口大量南下可能使韓國經濟社會費用增加,也有可能出現治安混亂。韓國人堅持統一的理由,比起同一民族,減少戰爭威脅等心理因素所占比重似乎更大。
第三,主敵和民族之間的矛盾。關于朝鮮是否是韓國的“主要敵人”仍舊在韓國引發爭議,此次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們在電視辯論中,甚至詢問對手“我們的主敵是誰”。以“分裂的國家”視角看,韓國“主敵”的帽子自然落到朝鮮頭上。對于韓國而言,朝鮮是“主敵”兼同一民族的復雜對象。
第四,“從北”和守舊之間的矛盾。如果呼吁南北對話,就有可能被認為是“親北”、“從北”勢力;如果強調韓美同盟,則有可能被指為親美守舊勢力。目前,“越是年齡低,越希望施行穩健的對朝政策;越是年紀大,支持對朝保守強硬政策”的傾向越發明顯,韓國人對統一的理念、地域、年齡層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第五,對朝好感和反感之間的矛盾。韓國人對朝鮮的認識,理性和感性同時存在。進步力量和保守力量在“安保優先論”和“統一優先論”、“和平統一論”和“武力吸收統一論”之間對立。對朝鮮政權和領導人的認識,統一方式,各方認識有深刻分歧。
第六,理性和感情之間的矛盾。2000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訪問朝鮮,在平壤順安機場與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互相擁抱的場景,讓多數韓國人熱血沸騰。但此后暴露出對朝經濟援助有某種政治交易,韓國內否定統一單純性的聲音再起。首次離散家屬會面時,全體韓國國民流下感動的淚水,但現在已經難以找到當時的感覺。反倒是愈演愈烈的朝鮮武力威脅讓多數韓國人感到憤怒。
韓國新政府的任務
數天后,韓國新政府即將成立,不管是進步還是保守傾向候選人當選新總統,如果想要解決朝鮮半島面臨的危機,都必須確立如下政策。
首先,在達成國民共識的基礎上,建立更加合理的對朝政策。必須克服在對朝政策上的韓國內部矛盾,無論是金大中—盧武鉉執政10年的對朝合作政策,還是李明博—樸槿惠執政9年的對朝施壓政策,既沒有實現朝鮮棄核,也沒有壓垮朝鮮政權。韓國應該克服內部矛盾和分歧,在廣泛溝通的基礎上樹立對朝政策共識。
第二,克服安保和統一的對立視角,探討新的對朝政策模式。如果強調安保,就會被認為反對統一;如果強調統一,就被說成輕視安保。正是這種對立的思維方式,才導致韓國對朝政策陷入困境。當前,重要的是克服相互間的理論沖突。
第三,克服主敵爭議。韓國的憲法明確規定“朝鮮也是韓國領土”,因此將朝鮮視作主敵的看法與韓國國家主體矛盾。應超越“應對朝鮮軍事威脅”的角度,從“韓國夢”的高度最大程度消除主敵爭議。
第四,應該轉變對統一費用增加的認識。韓朝統一,不能光算經濟賬,還要算減少安保支出的軍事賬。有必要在韓國國民中形成共識,統一不僅會給個人帶來經濟機遇,國家經濟的整體蛋糕也變得更大。
第五,必須提出統一的模式。從世界來看,一個國家統一模式有中國漸進統一、越南武力統一、德國吸收統一、也門迅速統一引發內戰等多種方式。韓國必須要提出自己的和平統一軟著陸模式。
第六,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必須實現的目標。因此,除了當前戰略和戰術解決之道外,還必須探討第三道路。
最后,要與朝鮮半島周邊國家尋找對朝政策和實現統一的最大公約數,并充分反映韓國的立場。對朝需要施壓與對話并行,并對美中日俄提出的半島政策給予充分理解。韓國國民必須用熱情和實踐取代復雜的“雞肋”心理,才能迎來朝鮮半島和平共存和統一時代。▲
(作者是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保合作中心主任)
環球時報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