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寧

摘 要:本文以職業院校技能工作室建設為契機,總結職業院校社團培訓的特點,得出技能工作室與學生社團融合為學生提供成長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制定并完善教學培訓內容。
關鍵詞:技能工作室 學生社團 立體化教學模式
一、職業院校建立技能工作室的目的與要求
為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潮流,全國職業院校紛紛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從培養學生層面考慮,職業學校建立技能工作室的主旨是通過教師的傳幫帶培養出技能出眾的學生,培養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意識,能把技術技能直接轉換為生產力。這不僅要求指導老師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求老師傳授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啟發學生不斷創新和創業的意識。從學校層面上考慮,建立技能工作室不僅可以提升學校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能力,還能增強校企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加快職業院校產學研結合的步伐。
二、職業院校發展學生社團的目的
近些年職業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社團的發展。學校在發展學生社團數量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出增強社團內涵建設的要求。這一理念與新的技能培訓教育理念相吻合,既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又要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社團可為學生的課余生活提供學習交流平臺,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社團指導老師的專業知識引導,也能使學生掌握一項或多項技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讓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
三、大師工作室與學生社團融合形成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
現階段職業院校成立技能工作室與學生新社團的目的是不同的,但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是能交叉融合和相互轉化的。技能大師工作室需要一支專業基礎扎實的學生隊伍,同時技能工作室取得的成績能激發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技能工作室與學生社團交叉融合,既要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又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隊意識。教師始終將學生興趣、動手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技能提高、創業教育于一體的教學新模式。
現以筆者學校創建的機械創新社團和技能工作室為例,說明技能工作室與學生社團相融合實施立體化互通教學過程,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一開始,教師通過宣傳招募感興趣的學生來社團學習,傳授給他們基礎知識,培養其興趣。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應注重他們的動手能力,充分觀察學生的潛質,幫助學生建立團隊合作意識。對于有潛質的學生,教師鼓勵其加入技能工作室,使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這時候教師需對具有不同潛質的學生進行歸類和分組,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歸入到機械創新團隊,他們的任務是參與企業生產實踐與工業產品設計,讓其創新產品。教師在教授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把思維能力強且操作技術熟練的學生招募到技能競賽隊伍中,由教師制訂專門的培訓計劃,對他們的技能加以強化,學生參賽取得成績后,能更好地促進其他學生努力訓練,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部分能力欠佳的學生將繼續回課堂學習,學好專業知識直至畢業。相信這些學生通過社團的培養,課堂學習一定會比沒進入社團的學生更主動、更努力。
四、技能大師工作室與學生社團融合的教育意義
職業院校通過社團學習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掌握一項及多項專業技能,促進教學質量提高;通過技能工作室培養出技能過硬的選手,取得省賽、國賽甚至是世界技能大賽的榮譽,提高職業院校影響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立體化互通教學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今后就業創業和實現個人人生價值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