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琴梅

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制定的具有系統性的培養方式、方法和途徑。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性,并集中體現了人才目標定位和教育思想觀念。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年)》,按照《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筆者學校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列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重點專業之一。在建設過程中,針對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進行了深入調研,并結合企業和崗位需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梳理典型工作任務,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了符合嘉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且適合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背景
1.職業教育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作為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計劃顯示,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扶持建設緊貼產業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等。2014年6月26日,教育部表示未來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將從高中和大專拓展到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職業教育的發展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需要緊跟形勢迎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勢頭,從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做起。
2.嘉興市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嘉興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嘉興工業領域將重點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節能環保、生物和核電關聯產業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2013年全省推出的“四換三名”工程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該專業圍繞嘉興區域經濟科學發展需求和企業人才需求來建設,以“十步法”模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3.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給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提供的新契機
通過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資金資助,鼓勵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開展研修培訓、課程研發、成果交流等活動,積累高技能人才培訓規模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科學經驗,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通過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使該專業培養的人才在本地區發揮骨干、引領和輻射作用。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經過兩年的探索形成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校企融合、三要一顯、雙主體,框圖如圖1所示。具體內涵如下:
“校企融合”是指本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與嘉興地區物聯網產業相關企業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關系,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
“三要一顯”:“三要”是指“企業融校要合作、協會駐校要標準、企業聯校要技能”;“一顯”是指“文化融校顯特色”。其中“企業融校要合作”指本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與嘉興地區物聯網產業相關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的紐帶,相互融合;“協會駐校要標準”指通過常駐在學校的行業協會(機械工程協會、模具協會、技師協會)獲得專業技能鑒定及考評的標準等;“企業聯校要技能”指企業和學校聯合,共同培養符合企業生產和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化融校顯特色”指將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教學環境和教學過程,模擬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使教學環境和生產環境融合,使教學過程和生產流程契合。
“雙主體”是指通過學校和企業兩大主體,實現物聯網人才共育的目標。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過程
1.開展行業企業調研
通過走訪、信函調研、問卷調查、信息查詢等多種形式,調研了嘉興地區15家物聯網行業相關企業。通過對市場、企業對于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數量、需求規格等作出科學全面分析,形成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2.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通過對行業企業調研分析后,以嘉興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建設為主戰場,面向物聯網產業相關企業,把“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掌握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相關知識,具備物聯網設備安裝與應用的基本技能,能夠從事物聯網相關的設備安裝與測試、物聯網設備調試、物聯網系統調試、物聯網系統維護、物聯網技術服務等工作的中高級技能型人才作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3.梳理典型工作任務
通過校企雙方參與的“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會,整理出了5個職業崗位,15項典型工作任務,這為后續開展課程改革和教學實踐提供了依據。
4.構建人才培養模式
過程中,始終堅持“立足企業、依托企業、融入企業、服務企業”的宗旨;堅持學校、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共同修訂課程體系與制訂課程標準,共同編寫校本教材,共同梳理典型教學項目,實施工學結合;堅持將職業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發展能力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中。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基本構建了“校企融合、三要一顯、雙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校企融合、三要一顯、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成果
1.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
形成了滿足區域經濟需求和呈現學校特色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課程建設方面的成果
為了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校企共同編寫《智能家居安裝與維護項目實訓》《物聯網技術應用項目實訓(智慧生活模塊)》《物聯網應用程序開發C#版》《物聯網用傳感器》《物聯網網絡搭建》和《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統應用與開發》校本教材6冊。2016年下半年正式出版了《物聯網技術應用項目實訓》教材。
3.師資培養方面的成果
兩年來,針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一體化”教師,以教師能力等級標準為依據,構建本專業教師的“四維資格”培養機制,創新“三入”培訓途徑,重點實現“九種”能力提升工程,有針對性地培養了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新聘請了2名企業專家;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等級普遍提高,技師及以上比例占93.3%;現擁有市名師1名、市學科帶頭人1名、市屬級帶頭人2名。專業教師參加競賽獲國家級獎3項、省級5項、市級7項,形成了一個具有較高水平“一體化”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
4.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
兩年中,該專業的教師主持了省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3項,8篇論文發表,6篇論文獲獎,申報獲批實用新型和觀設計專利共7項。
5.社會服務方面的成果
為了促進校企融合,該專業面向企業,開設了專業講座、高級研修班、技能培訓鑒定等。近兩年,積極開展多元化社會培訓,累計培訓1579人,鑒定1847人。
6.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的成果
通過校企人才的共育,學生專業能力明顯提升,成績斐然。學校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培養、輸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獲得了各企事業單位的一致好評。
(作者單位:嘉興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