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淼
【摘 要】優化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問題,對于優化國家的資源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國有企業領導者關心和重視的問題。所以論文結合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就如何解決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方面出現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Abstract】Optimization of equity investment issue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China, it is the problem that managers care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 So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equity investm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ing these problems .
【關鍵詞】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投資管理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 equity investment ; investmen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27-02
1 引言
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種私營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迅速發展,已經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此國有企業更應該加快改革的步伐,與私營企業一起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發展必不可少的就是資本的積累量,擁有足夠的資本,才能更好地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站穩腳跟。現如今,隨著公司制的發展,資本運作和股權投資已經成為市場主體提高資本增量和改善資本存量的必要方式,所以在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環境不斷成熟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無論是在投資規模還是在項目的數量上都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這也是國有企業在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些問題。
2 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方面的問題以及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股權投資一般指通過投資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企業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權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企業通過股權來參與或控制其他企業的經營發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經營模式。但是在現實中,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時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資金的投資無法取得應有的利潤,甚至有時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以下就是在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也是導致最后企業投資失敗的原因。
2.1 投資的目標不清晰
企業在股權投資之前,都需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查,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投資目標是股權投資成功的關鍵之一,但是國有企業在進行股權投資時往往會有投資目標不清晰的情形。而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很多國有企業都有跨領域生產和發展的情況,這種現象會使得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時,投資的目標呈現多元化的狀態。這看似是多元化的發展,其實這也會造成企業在股權投資工作上找不到最重要的投資目標,需要各方利益進行平衡。各方面都接觸,但是卻沒有精細化的管理,這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2 個別投資不以經濟利益為首要考慮條件
我國一直很支持國有企業的發展,在很多政策上都給予了國有企業發展更加優越的條件。但這也會使一些國有企業的發展沒有危機意識,或者在更多的時候國有企業的投資是以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優先,比如有一些項目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而投入資金;有一些項目是為獲取資源和地方政府做交換等。這些項目并不一定可以給國有企業帶來利潤,但是國有企業仍然要投入資金。
2.3 沒有建立完善的投資管理制度
投資目標的多元化,造成國有企業在制定投資管理制度的時候,沒有辦法結合某一投資項目的特點,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針對股權投資的多元化,國有企業只能總體制定一些投資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大都會呈現虛、書面化的特點,這不利于對投資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造成股權投資過于隨意,往往會因為一些小利而進入一些和企業經營無關聯的領域,容易導致股權投資項目最后的失敗,進而加重企業的負擔。
2.4 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流于形式
項目的可行性評估就類似于企業的風險評估,對于企業投資項目的合理選取有著重要的意義,優秀的可行性評估報告有利于降低項目投資的風險[1]。但是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比較復雜,同時可行性評估人員并不需要對項目失敗承擔一定的后果,而國有企業又缺少一些針對可行性評估人員的監管制度,這些都造成可行性評估人員在工作中有“走過場”的現象。
2.5 股權投資退出難
大型的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同時還要考慮一些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社會責任、員工安置和社會安定等,這些都會造成國有企業哪怕在看到某一些項目的弊端時,很難將投入進去的資金抽出來。
3 如何解決國有企業在股權投資方面出現的問題
雖然在國有企業發展的背后,一直有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作為國有企業的領導者也要主動改善國有企業的經營現狀,優化股權投資,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
3.1 要端正投資態度
從國有企業股權投資中存在的問題來看,在投資前端正投資態度是非常重要的開始。首先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才能在股權投資時以一個合理的心態選取投資項目,減少在投資目標選取時過多的加入個人的主觀因素。
3.2 完善股權投資的管理制度
在國有企業管理體系中,普遍的缺少關于股權投資方面的管理制度,其實對于股權投資的管理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國有企業往往會忽略對股權投資的管理,造成項目的投資過于隨意化。建立完善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管理制度,會使企業的股權投資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更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科學發展[2]。
3.3 選取理想的投資對象
在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中,最重要的是選取一個理想的投資對象,一個好的項目才能給企業帶來好的利潤和回報。所以要完善投資評價體系,落實獎懲機制,才能更好地選取理想的投資對象。股權投資如同與他人合伙做生意,追求的是本金的安全和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不論投資的公司能否在證券市場上市,只要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即為理想的投資對象。其次要注意對投資公司的考察,選取有發展前景的公司進行投資。
3.4 控制投資成本
即使是一些優質公司,假如買入股權價格過高,也還是會導致投資回收期過長、投資回報率下降,算不上是一筆好的投資。因此,投資股權時一定要計算好按公司正常贏利水平收回投資成本的時間,通常情況下,時間要控制在10年之內。但有的投資者在買入股權時,總是拿股權上市后的價格與買入成本相比較,很少考慮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何時才能收回成本,這種追求暴利的心態往往會使投資風險驟然加大。所以,即便是很看好的商機,也要控制好投資的成本,以保證在投資失敗的情況,企業仍能很好地發展,仍能東山再起,切不可因為貪圖利益而動搖國有企業的根本。
3.5 加強對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方面的監督
在完善投資評價體系的同時,要加強對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方面的監督,這其中包括在股權投資前的項目選取監督、項目進行中的監督和項目完成后的審計監督。這些監督對于促進企業項目的優質完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可以督促相關負責人承擔相應的責任,是改善國有企業股權投資活動的根本所在。
4 結語
國有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國有企業想要適應現代化的市場經濟,改善股權投資現狀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加強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管理,改善企業的股權投資現狀,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良好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捷.國有企業股權投資項目后評價若干問題[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7):24.
【2】陳麗敏.《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實施相關問題研究[J].當代會計,2015(0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