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江
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師一般都肩負著體育教學與校體育隊訓練的雙重責任,經常聽到同行抱怨工作量太大很累,有的人感覺上課的時候要教一遍,訓練的時候還得再教一遍,重復勞動。而事實上教學與訓練是統一的,是聯系在一起的,當然也是有區別的。體育教師如果能夠把握好這種聯系與區別,那么將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教師無法平衡二者,那么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呢?如何讓二者相互服務、互惠互利,從而切實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成績呢?
從教學任務來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必需的知識、技術、技能等;而訓練的主要任務是將已經學會的知識、技術、技能等進行提高以達到更高的水平。由此看來,教學可以看作訓練的初級階段,只是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訓練面對的是一部分學生,廣大教師不妨在平時的教學中將基礎知識與技能等認真扎實地做好,將其中身體素質較好、基礎學習較好的學生挑選出來對其進行訓練,這樣在訓練中對基礎的技術、戰術的訓練就不必耗費過多的精力。但是兩者的任務和對象是不完全相同的,故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采用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甚至使用不同的教具等。
技能、技術的形成和提高,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形成動作概念初步掌握動作階段;改進動作、提高動作階段;動作定型、熟練運用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學生技術逐步提高的過程,也是學生的身體機能不斷提高的過程。
第一階段,形成動作概念初步掌握動作階段
這個階段學生是一無所知階段,大部分人對所要學習的技術動作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所以在這一階段一般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和學生的練習,讓學生建立基本動作的概念,體會動作的過程和要領,從而讓學生形成動作概念,初步掌握動作。小學生對語言特別是專業術語理解較差,而且每個學生理解力不同,因此,老師要盡量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去闡述并且根據學生特點進行講解和示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觀察動作、分析動作,以便更好地掌握動作,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如徒手練習、教具的使用來幫助學生迅速掌握動作。教師的示范動作可以讓學生對技術動作形成最直觀的概念,將直接影響學生動作的正確與否,所以教師的示范一定要標準,這樣幫助學生迅速正確地形成動作概念。
第二階段,改進動作、提高動作階段
這一階段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反復練習,在配合教師更加深入的動作示范時讓學生不斷改進和提高動作質量。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學生的動作逐漸變得連貫、準確。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動作,及時發現錯誤動作并加以糾正,以防止學生形成錯誤的技術動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掌握動作的內在聯系,從而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比較對照分析的方法改進提高動作的質量。例如,籃球教學中,對各種傳球動作的技術進行對比;田徑運動中對跳高與跳遠的助跑技術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相同與不同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動作。在完整技術教學與訓練中,通過對技術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的分析,可以讓學生了解這個技術中各個環節之間,以及局部動作與整體動作之間的聯系,從而在練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和完成動作。
這一階段還要注意防止學生因心理膨脹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形成錯誤動作。一般情況下學生在經過了第一階段枯燥乏味的大量練習后,在這一階段水平會明顯提高,這個明顯的程度是大家和學生自身能夠體會到的,再加上老師、學生不太恰當的表揚與夸贊,這個時候有的學生開始飄飄然,認為自己的水平已經很高了,特別是和水平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更加有理由相信自己“無所不能”,從而就會不斷炫自己的技術,往往這種情況下就容易造成剛剛形成的正確動作變形,一旦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后再進行糾正的話就很難了。所以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適時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干預。
第三階段,動作定型、熟練運用動作階段
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正確的動作,這一階段通過反復練習和細節優化使學生的動作定型并能熟練運用。這一個階段的特點是動作已經定型能夠熟練運用,能準確地熟練完成動作。動作到了機械化階段,但是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技術的提高過程并沒有結束,而是將通過細節的優化不斷進行完善。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狀況和訓練水平等條件。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技術動作等各方面的水平,進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教學雖然是以初步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和技術等為主,但也包含有訓練的因素;訓練雖然是以提高技能、技術和身體訓練水平為主,但也是教學的過程,所以教學與訓練相輔相成。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切勿以訓練為中心而忽略了教學工作,良好的教學可以為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科學的訓練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大家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進行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總之,我們的目標是讓全體學生掌握更多符合自身條件的技能,更好地鍛煉身體,以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波.小學體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0).
[2]王磊.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增強小學體育活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