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焱焱
【摘 要】煤礦業一直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主要的能源,但在開采的過程中,也引發了較多的災害。論文主要對煤礦開采的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災害防治策略。
【Abstract】Coal mining industry has been the main energy for people's live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it also led to more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關鍵詞】煤礦開采;災害;防治
【Keywords】coal mi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D823;TD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133-02
1 引言
由于煤礦開采本身的污染相對較為嚴重,而且會對周邊的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因而當前的煤礦領域如果不能進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或者轉型,將面臨被社會淘汰的危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煤礦工業都屬于國內的主導工業內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煤礦不僅能夠為國內其他工程建設形成相應的能源基礎,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取暖效益。但是,在現階段的煤礦開采過程中,整體的經濟效益已然呈現出了下滑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當多的煤礦在開采的過程中,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系統,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而且,許多的煤礦經歷了長期的挖掘,其中的煤炭資源越來越少,很多都已經成為枯竭的礦井。但對于這些已然枯竭的礦井,如果不能夠加以科學有效的治理,所造成的污染和災害將會越加嚴重。在煤礦開采所導致的眾多災害當中,有很多的災害內容都是直接產生的,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形成較大的破壞,而對于這部分災害的治理,目前并沒有完善的后期治理對策,因而需要在開采的同時進行。
2 煤礦開采所造成的災害分析
2.1 煤塵災害
一般而言,煤塵災害屬于煤礦開采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災害,而當前國內的科技并沒有切實的內容能夠完全解決這一問題。煤塵對于人們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直接的,能夠直接進入人們的呼吸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保障煤礦內部的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一般需要開挖一定的通風管道,同時還必須在礦井當中安裝一定的通風設施,使得井下的空氣較為流暢,不會出現空氣質量較差的狀況。但是,煤塵災害并不能夠輕易控制,由于礦井的環境一般都比較復雜,一旦空氣質量下降過于嚴重,就需要對礦井下的工作進行一定的調整,以避免給井下的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的身體健康威脅[1]。
2.2 瓦斯災害
除了煤塵災害以外,瓦斯災害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煤礦開采災害。在煤礦井下作業的時候,通常需要對地質的狀況進行一定的分析研究,而瓦斯一般存在于突出面,在開采的過程中,如果不慎挖掘了突出頭或者突出面,便很容易出現瓦斯災害,它的影響十分直接,所產生的災害更是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凸顯出來。
2.3 突水災害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當中,突水災害屬于一種最為基礎的災害類型,當井下作業人員在開采的過程中,挖斷了某部分地下管道,將會使得地下水直接的涌入礦井,整個開采過程也會受到阻礙。除了基礎的地下水之外,還有一種地質突水的狀況,這種突水現象所造成的危害遠大于第一種,也被稱為奧灰水,它是由于井下作業的進程中,礦井內部的一些小斷層出現了塌裂現象,并砸在了較為集中的導水管道上,進而奧灰水通過這些管道進入了礦井。為了防止奧灰水的侵襲,一般礦井都會十分著重底板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消耗的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并不能完全阻止奧灰水的突水災害,因而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2]。
2.4 起火災害
在煤礦的開采當中,由于經常會與各種各樣的氣體接觸到,如果再加上機電設備發生了一定的漏電事故,很容易出現直接的起火災害。同時,由于礦井本身處于較深的位置,通風口十分少,煤層又夾雜著各種易燃易爆的物質,因而如果沒有用火設施加以安全有效地管理,也會產生一定的災害。一些時候,由于層間的空氣與某些物質產生了化學反應,進而出現了火災。
3 煤礦開采災害防治策略
3.1 加強通風,強化空氣流通,有效降低煤塵帶來的災害
在時代的發展當中,我國研究出了一種專門用于礦井開采的人工空調設備,它的通風效果相當優越,能夠對空氣進行一定的凈化,進而有效降低煤塵帶來的災害。但是由于過于先進,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較大。為此,煤礦企業應當購置一定的人工空調設備,并在當前通風口的基礎上,加強通風設施的建設,強化礦井設施的空氣流通功能。同時,還可以在加固礦井結構的過程中,多設計一定的通風口,保持礦井內部空氣的流暢,并周期性地進行空氣質量檢測,如果出現了煤塵污染嚴重的狀況,則應當暫停開采,以保障企業的經濟和礦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2 堅持全新治理理念,降低瓦斯災害程度
現如今,我國加大了對煤礦安全的關注,不僅采取相應的政策加以督促煤礦企業做出一定的整改,還提供了一些防突措施,要求在煤礦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優先注重區域內的防突問題,然后對局部的小區域防突進行補充,并堅持不挖掘突出頭與突出面的原則。同時,為了提高煤礦開采的安全性,煤礦企業還應當加大對瓦斯預測技術的完善力度,從而對瓦斯形成較高質量的監控,減少可能出現的危害狀況。此外,井下礦工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的操作現象,進而引起瓦斯災害。為此,煤礦企業還需要將安全治理理念切實落實到曠工身上,促使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哪些操作容易帶來瓦斯災害,并設置相應的現場監督人員,以保障整體的開采過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3.3 優化煤礦水文地質條件的查勘,減少突水災害出現的概率
一般而言,對于突水現象的預防,煤礦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監測體系,而現有的監測體系并不完善。為此,企業可以從兩方面出發,首先針對突水現象進行多方面的研究,采取最為合適的治理措施,比如強化現有的底板質量,做好基層的維護工作。其次,煤礦企業可以在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勘察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確保這一技術能夠得到全面的優化,并實時應用到煤礦井下的勘察工作當中,一旦發現水文狀況不穩定,或者距離較近,則應當加強對這部分地區的改善。如果水量較大,則應當暫停這一區域的開采作業,以確保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害[3]。
3.4 加強防火措施,提高整體的防火水準
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起火的現象,而對于這種現象,要想實現完全的防治并不容易,因為它具有較高的隨機性,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而在防治上只能從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經驗著手。煤礦企業可以對職工進行安全方面的培訓,使得他們能夠分清各種起火現象,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煤礦企業應當給礦井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確保第一時間降低火災帶來的危害。
4 結語
總之,現階段的我國,煤礦在開采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災害,而當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對這些災害實現完全的防治,為了確保煤礦開采整體處于較為安全的狀態當中,煤礦企業必須對煤礦開采的各種災害,采取最為切實的預防和管理,提高職工的工作意識,進而提高煤礦開采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方樹林.中國煤礦災害防治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潔凈煤技術,2012(01):90-94.
【2】薛華.煤礦災害的分析[J].煤炭技術,2009(02):95-96.
【3】寧宇.我國煤礦災害特征及安全對策[J].勞動保護,2009(0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