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在整個教育當中,小學教育已經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小學教育中,數學這個科目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的實際練習中,數學練習設計在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之外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數學設計;思維能力;具體措施
在小學的實際教學中,優化數學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能促進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結構。在老師的教學中,數學設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都是以教學理念為根本,促進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將著重論述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應該怎樣優化數學練習設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專項練習
在小學實際教學中,數學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對學生實行專項性的練習,專項性的練習是指針對某一教學內容而展開深入的講解。主要解決學生在學習當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等問題,在根本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實際教學中,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比較吃力。在小學當中這種分數加、減法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這個分數加法當中,大多數的學生總是在通分這一環節出現錯誤,對通分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在計算時存在難點。針對這一現象,老師可以進行專項練習。首先,應對學生進行理論性的講解。其次,對學生進行大批量的訓練,采用題海戰術,在課堂上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在課后加強對學生的輔導。最后,加強學生對內容的鞏固。只有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在某種層次上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練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個別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針對這一現象老師應該進行綜合性的練習。綜合性練習是指把教科書當中的相關聯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綜合性的訓練,這種練習在一定意義上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內容,在小學實際教學當中占有重要比重。在教學中經常會存在較多的實例,例如:0.08÷4=( )÷2以及0.32×2=0.08×( )在這兩個式子當中,學生在練習當中經常會比較困惑,經常會出現錯誤。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嚴抓學生的基礎,把平時較為分散的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知識網絡。加強學生的練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不斷地練習使學生對知識理解達到新的水平,對知識的了解達到一個新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某種意義上對學生加強開放性的訓練
在小學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內容較為廣泛,數學知識點也較為復雜,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日常學習中,老師對學生的訓練應該多一些開放式的訓練。開放性練習題一般是需要學生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慮問題。在教學中老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在一定角度上應該加強學生的變式練習
變式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一種特殊的練習,是在教學內容上不改變知識本質的一種練習。通過對習題的變換設計練習,大量的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思維的變換。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概率是學生的考試重點之一。在概率的教學當中,在傳統的情況下,是由老師舉例,學生作答。在如今的教學當中,老師可以轉變教學模式,在講述概率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進行變式性的教學,可以請幾名同學到臺前來進行情景演示。在概率當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一個袋子中有6個水果,其中有4個蘋果,2個橘子,請問拿到蘋果的概率是多少?對于這個問題可以請同學到臺前進行情景演示,這種變式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通俗易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學科的熱愛,促進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學生的小學教學當中,教師要優化自身在教學當中的教學方式與模式。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根據書中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述基.優化數學練習設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8):39.
[2]曹經富.談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練習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8(34):45-4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