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要】:森林資源是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護林防火技術對四川涼山森林資源的保護改善四川涼山的生態環境以及促進四川涼山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據統計顯示,四川省各市州森林覆蓋了都遠遠超過中國平均森林覆蓋率,而涼山的森林覆蓋率達到47%,我國平均值21.66%。然而目前森林火災是導致森林資源損傷的主要因素,火災對于深林的損傷力極強,對周邊居民以及整個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不可想象。所以四川涼州的林業逐漸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森林防火的問題上。所以護林防火技術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具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護林防火、 森林資源、 保護
森林資源可以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大量的氧氣,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被稱作地球的“肺”;防風固土的作用,防止風暴的襲擊;防止水土的流失;吸收大量的灰塵;進而凈化環境。因此保護森林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火災對于森林的損傷力極其強。據統計“在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的次數可達22萬次,其中受災面積可達到1000萬hm?,大概占森林面積的0.1%。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平均每年冬季發生火災7.6萬起,死亡1046人,[1]”森林火災能夠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損傷,給國家以及個人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所以,護林防火技術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1.護林防火的意義
森林火災是森林中最可怕的災害,森林火災不僅僅是燒毀森林,還傷害森林內的動物、降低森林的自身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貧瘠、污染空氣、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而且森林火災的危害性嚴重、蔓延速度快、撲滅難度大,所以防患于未然較為重要。森林防火是保護林業發展的需要、是保護生態建設的需要更是社會安定的需要。
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稱,是氧氣制造廠、天然的氧吧、分層過濾器等等,但是森林火災會導致這些寶貴資源付之一炬,因此護林防火具有重大意義。
2.四川涼山的基本情況
四川涼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東臨四川盆地,西連橫斷山脈。在東經100?15?-103?53?和北緯26?03?-29?27?之間。境內地貌較復雜。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不明顯但是干濕季節明顯,且森林覆蓋率達到47%,所以森林保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火災發生的原因
一般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分為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兩種。然而大多數的森林火災都是由人為原因引起的。
3.1 人為原因
四川涼山的森林覆蓋率相對我國平均森林覆蓋率來講較為廣泛,清明節前后是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率極高的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對先人的祭祀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我國的祭祀先人主要以上墳為主這些因素都是使火災發生頻率增加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人而引起的森林火災包括生活以及生產用火,生活用火主要有吸煙、上墳、烤火以及燒烤、做飯等容易引起火災,當然還包括人為的故意破壞,故意縱火,這也是引起火災的原因之一;生產用火主要包括:燒牧場、燒荒、燒灰積肥等等。
3.2 自然原因
夏季雷電引起的火災,氣候干燥的時候巖石碰撞摩擦也是引起火災的原因之一,但是就我國的氣候以及地理位置來講自然災害引發的森林火災的情況較少發生,相比之下我國一般的森林火災都是由于人為原因引發的。
4.森林火災的預防措施
由于森林火災危害性極大,而且火勢蔓延速度較快,撲滅難度大,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防患于未然,防止火災對森林的危害,所以做好森林防火的工作尤為重要。只要進行了嚴密的準備工作,很多森林火災隱患就可以被及時的排除。可以結合四川涼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森靈活在應急方案。
《森林防火條例》中規定,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要組織有關部門設立森林防火指揮部。以《森林防火條例》為依據,主要以“抓基礎抓基層”為重點,深入貫徹以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為森林防火的方針,不斷改革,建立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機制。
預防燒山,每年清明節是祭祀先人的高峰期,春節是煙花燃放高峰期,所以清明節前后和春節前后也是森林防火的重要階段。對森林防火知識的大力宣傳,加強群眾的防火意識以及防火的能力。加強對森林的監測,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撲救。
5 護林防火技術
5.1 預測
隨著社會的發展,護林防火工作被人們所重視,我國林業部頒布了一系列的規劃性的文件對護林防火工作進行了指導,促使森林火災預測的工作更系統化更科學化。可以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對森林火災隱患進行預測評估。“目前,我國已經有了相應的森林火災預測網,可以根據相應的氣象因子對森林火險的具體天氣等級實施比較準確的預報,[1]”使森林火災預報系統更加完善,大大提高森林火災預報的技術性。
5.2 阻隔
目前,我國森林火災的滅火方式運用比較廣泛的主要是阻隔技術,但是阻隔技術對于技術含量和當時所處的環境的要求較高,在應用阻隔技術的時候首先需要對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風度以及含水量進行測試,跟據測試結果,確定阻隔技術的時間,但是這種阻隔技術會對后續的維護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以及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我們可以在森林的生土帶上設置1-2m的防火溝,防火地帶種植的一般都是抗火性較強的樹種,而且密度在不影響樹種生長的情況下保障最好,以達到防火效果為最佳。
5.3 通訊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嚴密的通訊防火網絡,通過有線通訊或者有限通訊以及遠程監控等等技術,使森林火情第一時間被察覺、控制、撲救。目前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為森林防火工作的更科學、高效以及更加的規范夯實了基礎。
5.4 撲救
在森林火災嚴重的情況下,往往用水撲救的方式起不到好的作用,所以需要利用化血物質進行撲救,但是化學物質畢竟對環境的污染較為嚴重,所以在撲救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問題也就較多,比如,化學物質滅火對環境的危害性以及技術的難度等問題。
結語:保護森林資源,提高我國生態環境前提就是做好防火工作,為涼山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陳雪雄. 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應用探究[J]. 綠色科技,2015,06:274-275.
[2]孫紅. 森林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探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5:39.
[3]關貴敏. 森林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分析[J]. 中國林業產業,2016,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