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葛根是一種藥、食兩用多年生落葉藤本經濟作物,系豆科葛屬,在我國有“南葛北參”的美譽。葛根喜溫暖濕潤氣候,特別喜好在年平均氣溫12-16℃、相對濕度60%以上的背陰蔭涼坡地生長,對高溫干旱、酸性貧瘠的紅壤和病蟲害抵抗能力較強。新縣“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坡地多,屬亞熱帶北部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年均降水1277.5毫米,平均日照2007.7小時,無霜期222天左右,土壤以黃棕壤土分布最廣、面積最大,適合葛根生長,野生葛根遍布全縣各地,分布廣泛,大量的山地、撂荒耕地、田邊地頭、房前屋后均可種植。近年來,葛根產業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各地發展較快,新縣趁勢而為,葛根產業快速發展。
一、發展現狀
新縣野生葛根各鄉鎮均有分布,據調查,全縣產野生鮮葛約4000噸,周河鄉、田鋪鄉、卡房鄉、沙窩鎮、新集鎮、香山湖管理區、泗店鄉、八里畈鎮產量超1/2,本縣加工約1000噸,年產葛粉近80噸。全縣人工葛根種植發展到1200畝,主要分布在周河鄉湯沖村周邊,沙窩鎮、新集鎮、陳店鄉有零星種植。全縣成規模的葛根加工企業有豫南葛業葛粉加工廠,年生產葛粉約80噸(包括小手工作坊),銷售約20噸。全縣現有葛粉注冊商標2家,分別是“同信”、“玉葛園”,但都沒有進行食品安全認證。
葛根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是可解決耕地撂荒。新縣是山區縣,大部分耕地分散在大山夾溝中,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耕種條件差,靠天吃飯,抗御自然災害風險能力弱,產量不高,種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很多農戶不愿耕種,導致了全縣大量耕地撂荒,利用撂荒耕地種植葛根,可逐步解決耕地撂荒難題。二是可解決農村留守婦女、老人就業。新縣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留守老人、兒童根本無力耕種,人工葛根種植對勞動要求不高,整地基本實現機械化操作,只有扦插、除草、施肥、翻藤需要人工,這些人工活留守農村的婦女、老人都可以干。據測算,人工種植一畝葛根,至少需要6個工時,一戶利用家里荒山、耕地種植10-20畝葛根,基本解決了家里留守婦女或老人的就業。三是可增加農民收入。新縣人均耕地0.7畝,每戶按4人計算,每戶耕地2.8畝,若引導種植葛根,可實現家庭每年純收益3659-5488元,比種植水稻,每戶可提高收益2819-4648元。新縣山場面積188萬畝,人均山場約5.2畝,平均每戶山場面積20畝左右,每戶利用1/2的山場人工種植葛根,戶均可年增收13000-19000元。
二、存在問題
1.人工種植起步晚,規模小
新縣人工種植葛根起步于2012年,比張家界市、橫峰縣晚了16年。種植形式主要以家庭為單位,農戶利用自家承包地的小面積種植,面積從幾分到幾畝,而且種植分散。10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僅有豫南葛業1家,全縣人工種植面積才1200畝。而橫峰縣2007年人工種植就達到4.3萬畝,年產葛根11萬噸,專業種植葛根大戶400多戶;張家界2006年人工種植面積也達到4萬畝,年產葛根8萬噸。
2.缺乏深加工,產品單一
新縣葛根的開發利用當前都停留在生產葛根淀粉上,沒有將葛根粉作為原料更進一步深度開發成掛面、粉絲、飲料、酒和食品行業的添加劑,或利用噴霧造粒技術,制成速溶葛根晶;或利用酶發酵技術,制成微孔葛根淀粉,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和醫藥行業。產品單一,葛根利用率低,經濟效益沒有充分挖掘。
3.產業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
2006年,張家界市各企業生產葛根精粉3500噸,生產銷售葛根仿生食品5噸,實現加工產值1.8億元,利稅總額500萬元,出口創匯300萬美元,帶動4.8萬農戶種植葛根。截至目前,全縣僅有自己品牌的葛粉加工銷售企業兩家,分別是同信藥業和豫南葛業,生產原料全部依靠新縣野生葛根資源,全年產葛根粉不足80噸(同信藥業委托外縣葛粉生產企業加工包裝,貼同信商標),葛根產值不到1000萬元,帶動農戶種植葛根不到百戶。
4.自主品牌少,市場占有率低
雖然新縣葛根分布廣泛,野生葛根產量很大,但是新縣葛根產業剛剛起步,注冊商標2家,能上市銷售的只有1家。新縣葛根產業發展在河南省、信陽市沒有商城葛粉品牌出名,更別說與葛根產業發展大省江西、湖南等葛根品牌相比,嚴重影響了葛粉銷售。
5.小作坊較多,產品質量不一
新縣盛產野生葛根,農戶有生產野生葛根粉的傳統,一到秋冬季節,加工野生葛根粉的小作坊分布全縣各地。這些農戶生產工具簡陋,生產工藝簡單,生產的葛粉質量摻雜不齊,沒有食品安全認證,沒有商標品牌,甚至有個別農戶以劣沖優、參假造假,以極低的價格,沖擊正規的葛粉生產廠家,損害葛粉品牌,阻礙葛根產業健康發展。
三、意見建議
1.試點先行,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葛根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在新縣剛剛起步,是個新生事物,收益到底如何,群眾心里還是沒底。選取有一定基礎的周河鄉作為葛根人工種植試點,給予一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試點發展葛根產業,培育適合新縣的葛根品種。然后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組織農業、林業、國土等涉農部門,深入調查全縣各鄉鎮區土壤、雨水等情況,根據企業加工能力和市場銷售情況,科學規劃葛根種植區域,逐步擴大種植面積,防止無序種植,一哄而上,導致到時產量過大,產品無市場,價格下跌或銷售不出去,發生傷農事件。
2.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大力開發葛根系列產品
組織生產企業以及縣農科所、縣林科所等科研機構到葛根產業發展較快的江西省上饒市、湖南省張家界市,學習葛根加工技術,引進葛根生產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研發新的葛根產品,延長新縣葛根產業鏈條,充分挖據葛根經濟效益。
3.大力招商,培育龍頭企業
結合新縣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整合各類資源,完善葛根種植、生產、銷售等產業要素,引進以葛根為生產原料,以生產高端產品為主的大型企業,并以其為龍頭,推動整個產業發展,帶動農戶致富。同時,對全縣豫南葛業給予幫扶,幫助其提高產品研發能力,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種類,做強玉葛園品牌,實現人工種植與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4.做強品牌,擴大銷售市場
引導企業注冊自己的葛根產品品牌,充分結合新縣優越的自然條件,搞好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擴大品牌知名度,健全產品銷售網絡,提高市場份額。
5.政府加強監管,嚴格市場準入條件
嚴厲打擊小手工作坊式生產企業,加大產品抽檢力度,對質量不達標產品嚴禁上市銷售,保護新縣葛根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