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宙
摘要:學生的分組實驗是初中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如何有效組織初中生的分組實驗,訓練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綜合素質,這是我們每個初中科學老師都需要重視和解決的一個重大教學難題。
關鍵詞:有效;初中科學;分組實驗
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主要包含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兩大內容。與演示實驗相比,分組實驗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實驗操作的動手能力和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學習能力。所以,初中科學教師應該要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前提下,有效組織初中學生參與分組實驗,盡力讓學生在分組實驗的學習中獲得科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實驗教學的功效。為此,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有效組織學生分組實驗的幾點建議和要求。
一、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實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分組實驗成功的前提保證。由于初中學生知覺的無意識性和情緒化比較突出,自控力差,實驗時極易被周圍無關的信息分散注意力,再加上初中生的實驗操作水平普遍比較薄弱,操作技術比較生疏,實驗時經常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些不利因素很容易削弱分組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因此,為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杜絕實驗的盲目性,減少實驗障礙,提高實驗的有效性,每節分組實驗課前教師都應該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實驗活動內容,理解實驗原理,熟悉實驗方法,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步驟,復習實驗器材的構造、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儀器的組裝過程、藥品的用量和相關的安全防護等注意事項。為了進一步提高預習效果,教師還可適當布置預習作業,并組織預習討論和疑問解答,做到讓學生進實驗室時胸有成竹,不會束手無策,確保實驗活動的快速、高效和準確性,從而獲得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
二、實驗教師要做好充分的籌備工作
每節分組實驗課前,實驗教師應從實驗的材料、儀器、用具及方法等方面去認真挑選、調試、修護和改進,例如一些老化的電器或變質的的藥品需要更換,密封性不好的反應容器需要重新組裝,配制的試劑濃度一定要適當以達到最佳的實驗效果,反復試驗然后選擇控制最佳的變量來優化實驗效果等,為學生順利進行實驗操作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同時,實驗教師在保障實驗效果明顯性和高精確度的要求下,要不斷地改進實驗儀器的靈敏性、實驗材料的優越性和實驗方法的合理性,降低潛在的干擾和影響因素,努力克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可能的故障和誤差,確保實驗的高成功率和精確性。此外,實驗教師還要提前做好實驗室的衛生和安全防護工作,為師生們創造一個整潔安全的綠色活動空間。
三、注重分組的合理性
由于分組實驗是合作學習的方式,每一組實驗活動需要兩個同學間的相互配合和交流才能共同完成實驗任務。為了實現學生資源分配的最優化,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將個性相同或者相近的學生分成一組,有利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效合作并且積極交流,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活力。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知識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是高低不同的,為達到能力差異的均衡性,教師還可將動手能力強的和動手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分成一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的分組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并在合作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
四、加強實驗活動的指導和組織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師應該巡視學生分組實驗的具體情況,注意觀察學生操作的每一個細小環節,及時糾正不規范的操作。同時,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認真引導他們思考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與他們一起探討并找出隱藏在不同實驗現象背后的本質,培養他們既動手又動腦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那些基礎薄弱和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實驗教師要配合任課教師一起耐心指導,手把手的示范,逐漸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巡察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個別學生有獨到的實驗方法和見解,可以先要求他們演示給同學們看,然后組織全班進行討論,教師最后總結并給出點評,以此來激勵他們敢于探索和大膽創新的精神,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驗設計能力。總之,教師真正的角色是充當整個實驗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只有這樣才可把學生引入到實驗探究的新天地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并動手解決問題,達到科學探索的新高度,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實驗教學的最大效益并高效落實教學目標。
五、建議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分組實驗注重的是合作學習過程,因
此在評價學生實驗取得的成就時不能只看實驗結論和實驗報告而忽視實驗過程。教師應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生的實驗成績,不僅要看他們的實驗結論和總結報告,還要看每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及進步的程度,以此來體現出評價的公正性和全面性,激勵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初中生的的心理比較敏感,在給予學生實驗的整體評價時,教師要多給以賞識的眼光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的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分組實驗進行多元化的評價:①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進行評價,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②教師通過觀察、記錄等方法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表現和積極性作評價,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便嚴格控制實驗課堂紀律。③要求學生對自己在實驗活動中表現出的行為態度、實驗能力、熟練程度等作自我評價,學會實驗反思,為以后的實驗學習指明改進方向。④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相互監督,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學生分組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地開展分組實驗教學,需要科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反思和改進,努力提高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余旭恩,吳利文.初中科學分組實驗的有效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6(5):94-95.
[2] 張金科.初中科學分組實驗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5):6-7.
[3] 周蓉.學生分組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環節[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0(03):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