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教育是人類社會維繼與發展的唯一途徑,是人類社會的生存基石,教育活動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組成,學校教育是傳授知識與矯正學生不良習慣、樹立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并舉,學校教育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在學校教育的教育活動中,是以教學活動為中心,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效果結合而成教學效果,教師“教”了,學生“沒學”,教學效果為零,相反,學生“學”了,教師沒“教”,教師也就沒必要教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學生的學習效果決定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千古名句就道出了學校教育活動的真諦:教師的作用就是為學生樹立祟高的理想和信念、傳授知識與解答疑問——教師只能是起輔助性作用。
教師的輔助作用由教學工作的備課、授課、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批改作業、輔導等環節構成。其中的批改作業是檢查學生對新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的錯誤、疑惑等,以便查漏補缺,彌補學生應該掌握又沒掌握知識技能,是教學反思過程,是無形的教學總結。
完成作業與批改作業的過程是一個無聲,卻又飽含著學生與教師的喜怒哀樂的過程:如果學生能順暢完成作業,學生會因為學懂當天的學習內容而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感覺;如果作業有一定的難度,解答不出來,學生就會嘆氣、就會有受挫感;如果學生把一道難題做出來了就會很快樂;老師在批改作業時,如果學生作對了,教師會很高興,有成就感;學生把作業做錯了,教師就受到挫折感的打擊,有時會變得怒氣沖沖,靜不下來專心批改作業,這一情況,不但影響了批發學生作業的質量,而且會導致老師本人把問題的重心放在責備學生身上,而不是去尋找教學過程的原因,不會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
物理是一門從現象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的“歸納與演繹”學科,有的學生在理解與應用上都會把一些從教師角度看很簡單的弄錯:比如,部分學生用“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的“垂直”把握不準;在滑輪組的效率時,學生在把握“有用功”與“總功”時也有難度,作業的錯誤很多。我用了自己命名的“換位思考作業批改法”,就克服了教師在批改作業中的不良因素,很有效地提高了批改作業的效果。具體作法是:
1、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教學活動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活動,它必需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所以,了解所教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即對學生是學習得快或是學習得慢和學生平常較為喜歡的學習方法,做到心中有數,也以便為下一個步驟作為準備。例如,有的學生上課喜歡記詳細的筆記,有的只記要點,則重于好好聽講;有的喜歡做計算,……。了解了學生的這些情況后,教師就不會因為你在講的時候有學生或寫字、或不抄筆記、或看課本而生氣。我在批改作業時,就留心這些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結合批改作業的情況,我和學生一起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后我向學生提出我對事情的整改建議與意見,結果幫助學生實現了更有效的學習。
2、用換位思考感受學生對學習的付出。學生因為與生俱來的天賦各有差異,接受知識、應用知識有快有慢,作業的質量也就有差異。反應越慢的學生學習越困難,付出的努力越多,更需要教師的關注、關心。用換位思考法去批改作業,能感受到不同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的付出,同時也能感受到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遇到的困難和在作業中產生錯誤的可能原因,我尤其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的的情況,常常設身處地地為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著想;通常情況,教師本人在曾經是學生時,通常是學習能力較好的人,學習能力好的人根本無法想象學習能力不太好的學生在學習上付出的努力和內心受到的煎熬。例如,反應快的學生在作業中出錯,應該是自負而不注意細節;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能是因為還沒遷移所學的知識技能而不知道解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在學習能力好的學生看來就是一個笑話。所以,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背負了巨大壓力,如果老師不去關心他們,他們極有可能失去學習的信心。
3、根據不同的學生的作業用換位思考進行不同批改。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有學生都在向前走,教師應該幫助他們走得更遠、更好。對于反應快的學生的作業錯誤,我有時在錯誤處下劃紅線,也可能再附上問號,有時用添加符號,但不寫出答案。這樣能引起這類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把問題弄清楚,學生就可能永遠記住錯誤的原由,就可能不會再出現類似的錯誤了。對于學習困難學生的作業錯誤,我就詳細寫出對他們的作業更正內容,在下次授課時,我就利用授課前或授課后的時間去給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例如,我就給學習困難學生說“從問為什么要給某個已知條件”出發,找出思考解題的思考方向;從已知條件找出相關聯的知識,然后確定解題步驟;從結合實際生活與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來判斷解題的結論……。這樣做一方面能幫做學習困難學生弄清楚錯誤原因,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會給學習困難學生覺得老師并沒有因為學生學習差而放棄了他/她。這樣就帶去了一份無言的關愛,會給予學習困難學生無窮的動力。
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身處地地從學生角度來對待作業中的錯誤:平靜而自省、關愛而又不是恨鐵不成鋼的急燥,才會讓教學效果更為顯著,這也就是所謂的“非寧靜而無以致遠”的精神。換位思考批改作業方法,能夠讓老師為學生想得更遠、更廣闊,它不但能夠更正在學生的錯誤,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樂趣、傳遞著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還能給予學生學習動力,會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我會繼續努力,使之更加有效、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