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威
摘 要:社會發展需要消耗大量森林資源,城市與工業發展對于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而營林是林業的基礎,是對森林資源的補充,因此至關重要。本文即針對我國營林工作的重要性,并針對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營林;重要性;對策;建議
一、營林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營林工作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平衡的造林綠化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如果當地的植被覆蓋率低,在雨季可能引起泥沙進入河流,破壞土地,填補了河床淤塞,河口,巨大的傷害。為了緩解這一現象,水土流失,綠化的重要手段。樹的根和根冠那么大,像一個巨大的手將牢牢把握和土壤,土壤水分,并將根系吸收,并不斷儲存;
2.有利于防風固沙。沙塵暴災害會埋葬的田園,減少城市廢墟。但對砂的攻擊抵抗,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是必要的,以便有效地削弱風。保護森林的存在,將風速降低70%以上。在一定的距離,許多森林排列,與草,吹砂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防風固沙、有效的實現;
3.凈化空氣。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667平方米的樹林在一年中能吸收的灰塵量在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kg的CO,同時會釋放出48千克的氧氣;30天中可以吸收4千克有毒氣體;兩晝夜,667平方米松柏能夠分泌2千克的殺毒物質,這些殺毒物質能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和痢疾的病菌。綜上,樹林能夠保持空氣的潔凈,有效消除空氣中的污染物。
4.經濟效益。除了環境效益,營林工作還能創造額外的經濟效益。除了木材,樹林還能夠提供水果、藥材、茶葉、橡膠等產品。這些產品都屬于造林的額外價值。
5.維護生態平衡。營林工作有利于城市環境的美化,能夠起到減弱噪音、凈化空氣的作用,有助于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為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個優美的環境,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二、在森林的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1.集約化水平較低,經營過于粗放。由于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在營林工作中用人工更新取代樹木的天然更新,造成了單一的樹種結構,導致林分質量較低。雖然,幾年來已經少見成活成林問題,但是存在“重造輕育”的問題。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在撫育森林的工作忽視透光撫育和幼林撫育,導致撫育后林分質量的大幅下降。
2.營林在林業中的基礎地位不穩定。傳統的林業經濟是以提供木材為主的,所以重視采伐而忽視撫育,但是,現在的林業建設方針的基礎是營林。營林工作的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工資待遇很低。透光撫育與幼林撫育的工作條件都非常艱苦,工作的定額很高,對質量的要求非常嚴,但是工資低,這嚴重妨礙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檢查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的營林工作。森林管理在慈善工作的后代長遠的利益,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林業系統每年更新指定多少百萬畝造林,造林檢查驗收主管部門是不夠的。一些林業局營林,半通用的組織不健全或不存在,其質量檢驗和驗收組局造林,造林調查設計不認真,設計后的第一份工作,甚至一些沒有設計。同時,也不排除因擠占挪用營林成本和種植“數”到“創造”的“零”現象。標準顛倒,不知道是誰負責,顯得虛假和欺騙,找幾片模型的森林應付上級的檢查。提升管理改組沒有關系,和造林工作的影響。
4.林業科技含量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林業科學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有小于10%的大面積推廣,科技進步是林業水平很低,林業科技貢獻率僅為27.2%,低于35%的水平,我國農業比,超過世界上60%~80%級。營林技術工作是非常強大的,在科學和技術全國林業促進局項目造林方面,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實際情況,規定本身的不斷提高。一些林業局森林苗圃生產,造林撫育作業還是使用了幾十年的實踐一致的系統,而不是根據本局的實際情況,由于對措施的設局的發展,遵循規則的被動。
5.營林取得的經濟效益不高。近年來,隨著木材產量的減少,減少提取的育林基金,造林任務減少,相應的森林培育資金繼續減少,基本的工作,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保證整體下降的情況。種子銀行的種子小,防疫站因為缺乏資金開展工作等。一些林業局是為了眼前利益,造林面積盲目擴張,增加任務量,對苗木的嚴重短缺,不得不轉移到其他地方,不考慮物種,種源,苗期和幼苗質量,很難保證造林質量。
三、為了提高的森林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1.提高營林的基礎地位。相關營林人員應當積極認真學習《森林法》,從而提高對于營林工作的認識,達到鞏固營林工作在林業經濟中基礎地位的目的;林業局則應當主動設置營林的半全能機構,從而為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保障。營林半全能機構的林業局,則應當進行合理的限期整改,確保營林費用能夠足額到位、??顚S?,充分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造林積極性。
2.改善經濟結構。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和完善,加快林業的產業化改革,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證。要不斷推進新經濟林與周期較短的工業原料林的建設;加大對林業產品的開發力度,實現低層次原料向高層次深加工的發展;增加森林與花卉的種植量,發展生態旅游。
3.提高檢查和營林工作的監督機制。森林培育是一個長期的經濟效率則是最近的后代不高,基礎工作,因此,林業工人負責的工作效果的強度直接相關的是好的或壞的?;谏只A地位認識的增加,用行政手段,加大檢查驗收和森林質量監督。將更新森林資源消長,造林面積保存率,森林覆蓋率,達標率綠化指標作為各級領導的績效,績效評估,以及推廣的重要基礎。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選派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業務形成高水平、豐富的造林驗收隊伍,提高隊伍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效果的批準。特別是加強森林調查設計,森林撫育的檢查和驗收。
4.加強林業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核心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而大范圍還包括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加強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潛力和環境保護。它不僅是經濟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正確的,所以它是發展自然經濟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依靠科學技術,取消了以往傳統的消費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主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因此,林業的發展必須進行科學技術,不斷加強對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四、結語
林業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態環境資源之一,對于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而言至關重要,而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管理必須具有高度認識,同時不斷曾強生態環境、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使營林工作能夠在國家的支持下,有更加快速健康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刁永彬.基于營林生產策略分析[J].民營科技,2014(1):236-236.
[2]李玉明.關于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269-269.
[3]白文軍,金成道,周傳江.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甘肅林業,2014(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