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國家為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于2014年啟動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該工程是在1999年啟動的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總結了第一輪工程的工作經驗,同時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又增加了新的內容。本文從退耕還林的重要性出發,分析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的內容以及該工程與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相比有哪些創新之處,同時根據本輪退耕還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退耕還林;重要性;政策對比;建議
所謂退耕還林就是農民按照國家的政策規定,有目的、有步驟地對某些耕地停止耕種,同時根據土地地形地質特征完成植樹造林的農業活動,我國于1999年利用試點推廣的方式啟動了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該工程涉及范圍廣、影響深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浩大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工程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生態建設以及經濟發展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但是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生態建設與社會發展永遠在路上,因此為了鞏固上一輪的退耕還林成果、解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出現的新問題,政府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著眼,與2014年啟動了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該工程積極總結上一階段的工作經驗,同時針對農業生產的新問題、農民發展的新需要以及國家發展的新形勢提出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新政策。
一、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
退耕還林并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工程,它需要后續的政策以及資金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并擴大上一期建設的成果,避免工程建設效果的退化,因此國家開啟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意在向農民以及各級政府負責人貫徹持續建設的理念,以提高其對工程建設成果的保護意識;近年來,北方地區霧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的頻繁出現以及南方泥石流、山體滑坡等事件的頻發,將我國的生態建設再一次推向了風口浪尖,也使人們認識到了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重要性,如早在國家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之前,貴州、四川、甘肅等十幾個省就已經根據地區發展中的生態問題而向國務院提出了重啟退耕還林的規劃;退耕還林工程不僅是一項生態工程還是一項經濟建設工程,因此通過新一輪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讓農民,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貧困農民走出“靠天吃飯,向地要錢”的困境,利用新型的農業生態發展模式,完成脫貧致富;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期政府為國家建設描繪出的一幅新的發展藍圖,而啟動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是建設美麗中國、和諧中國的必然要求。
二、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的變化
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是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提出的,因此與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相比,其存在著一些變化:1.建設目標的變化,新一輪退耕還林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全國具備條件的約4240萬畝耕地退耕還林還草,還林還草的重點是25度以上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的15-25度坡耕地”,該目標相較于上一輪目標有了明顯的擴大,且退耕的土地要求也更加精細;2.思路的變化,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總思路由第一輪的“采取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任務,統一制定政策,政府推行”,改為“自下而上、上下結合”,而在落實過程中,農民自愿申報退耕還林還草任務,然后中央核定各省總規模,并劃撥補助資金到省,省級政府對退耕還林還草負總責,自主確定兌現給農戶的補助標準,這一思路的轉變不僅強調了尊重農民退耕意愿的政策精神,也體現了國家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利用購買公共服務實現宏觀調控的改革思路;3.補助標準的變化,新一輪退耕還林確定了新的補助政策,其中退耕還林中央每畝補助1500元,分三次下達,第一年8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除此之外,本次補助政策不再區分生態林與經濟林,也不再區分南方與北方地區,由此看出,本次退耕還林補助標準較上一輪有所降低。
三、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各級工作人員的努力以及農民的配合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仍然不可忽視:1.退耕還林的對農民的補助標準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參與建設的熱情,上一輪的退耕還林補助標準為每畝2260元,而這一次的降為1500元,這之間的價格差必然會對農民心理產生影響,除此之外,本輪的工程的見效周期較長,出于對短期利益的考量,許多農民并不愿意放棄當前的耕種收入,而這必然會阻礙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推進的步伐;2.地塊分散,數據收集困難,由于本輪退耕還林的地質要求比較嚴格,而這些地塊并非成片分布,而是散落在各省,而這必然會給各調研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由于地塊分散使得新種植的林木難以形成集群效應,從而限制了林木改善生態的能力;3.驗收工作落實不到位,驗收工作是檢驗退耕還林工程效果的關鍵環節,但是由于一些地區驗收人員素質以及工作態度問題,導致其在開展驗收工作時無視國家驗收標準,敷衍了事,甚至出現“人情檢查”、“關系驗收”等破壞驗收公平的現象。
四、如何順利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
面對退耕還林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應該迎難而上,認真分析問題的原因,轉變工作思路,以實現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在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時,相關部門應積極落實以下幾點工作原則:1.生態優先,退耕還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因此各級部門在落實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生態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現為了政績、為了經濟發展而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2.科學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每個地域由于氣候、地質、水文等生態因素的不同,適宜生長的林木品種也必然有所差異,因此,相關部門在指導農民退耕還林時,應該幫助農民科學分析當地的自然條件,從而保證林木品種選擇的科學性;3.責任落實,政策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實,因此在退耕還林工作中,相關部門不僅要落實好農民補助資金的發放工作,以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還要落實好工程驗收工作以及后續管理工作,在確定管護主體和管護責任的基礎上,確保退耕還林的質量和成效,以全面提高林地質量。
五、結語
“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最形象的表述,而新一輪退耕還林的是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諧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工程,雖然該工程在實行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相信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各級負責人的監督指導下以及廣大農民的參與下,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楊秀奎.新一輪退耕還林的思考[J].中國林業產業,2016,04:233.
[2]何昌述.實施第二輪退耕還林的思考[J].山西農經,2015,01:16-17.
[3]趙亞萍.對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啟動實施的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03:72+75.
[4]彭德.論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4,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