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摘 要:圖書館是目前各類知識、信息最為集中的公共場所,本文闡述了公共圖書館對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圖書館作為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學校,更是一個巨大的知識、信息資源庫。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青少年;興趣;習慣;健康成長
一、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和現狀
公共圖書館一般由政府稅收來支持。與專業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對服務對象沒有過多限定,對所有的普通居民公開,提供非專業的圖書(包括通俗讀物、期刊雜志和參考書籍)、公共信息、互聯網的連接等。同時,公共圖書館也會收集與當地地方特色有關的書籍和資訊,并提供社區活動的場所。公共圖書館的性質決定了它的職能。首先,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性標志。圖書館是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為城市先進文化的一個標志和象征是因為它是文化、教育、科學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的存在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其次,公共圖書館是市民提高自身素質、豐富知識結構的重要場所。在知識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人們迫切需要政府提供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的繼續教育,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事業的一個實體機構,進行社會再教育成為其基本職能之一。
就目前狀況而言,中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起步較晚,總體來說財政投入不夠,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使用落后于發達國家。據統計,中國平均每46萬人口才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僅為0.27冊。全國公共圖書館持證讀者數582萬,僅占全國總人口的0.47%。就夏津縣圖書館來說,目前藏書10萬冊,全縣人口52萬,人均擁有公共圖書為0.19冊。
二、公共圖書館是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陣地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是確立人生價值取向的最高準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而青少年作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未來力量,其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導直接關系社會主義建設全局和“中國夢”的實現。
近年來,傳統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挑戰,來自于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也來自于一場由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引發的信息革命。在互聯網環境下,思想文化的傳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泛和迅捷,網絡上觸手可及的知識讓學習者不再滿足于老師們課堂上傳統的知識傳授。新媒體和自媒體帶來的龐雜而良莠不齊的信息對青少年的沖擊和影響也越來越明顯……這些都對當前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標志,既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學校,又對各類知識信息做了初步篩選,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對于正在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無疑是最佳的理想信念引導教育場所。
三、創新服務方式,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1.營造良好氛圍,陶冶青少年情操 。當今社會,環境育人越來越重要。公共圖書館的環境建設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管理人員應該使圖書館的環境建設與文化氛圍、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例如,設置專門的青少年閱覽區,在此區域張貼偉人、科學家的畫像和名言警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身在文明處,要做文明人”等,已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同時,公共圖書館可推薦一些優秀讀物,使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有益的啟迪。尤其是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應使青少年對自己的祖國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這就需要圖書館提供一些歷史讀物,來幫助學生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了解我們中華民族,了解近代我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斗爭史和建國多年來的艱苦奮斗的創業史等,使青少年從內心深處真正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確立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精神,把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舉。
2.開展讀書活動,激發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是資源共享庫,更是青少年課外閱讀的最大資源庫。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使學生掌握深刻牢固的知識,就必須使學生有一個鞏固知識的大后方,這個大后方就是課外閱讀。”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現有資源,聯合關工委、婦聯、團委等部門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比如青少年讀書指導、讀書筆記比賽、趣味閱讀等活動,激發讀書興趣,培養閱讀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展趣味性的讀書活動是利用圖書館培養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3.資源整合,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行為習慣。一是與學校結合,鼓勵青少年多進行傳統式課外閱讀活動,減少作業,遠離電子產品;二是與家庭結合,鼓勵家長給孩子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尤其節假日減少補習班,同時每天抽出時間進行親子閱讀;三是給孩子自由選擇權。青少年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帶著不同的生活積累和智力背景走進閱讀,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閱讀積累來感悟閱讀材料,支持他們有個性的獨立閱讀,鼓勵有批判性的、有創見的閱讀,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四是與社會結合,邀請黨政機關開展青少年讀書指導活動,邀請企事業單位職工帶孩子走進圖書館,邀請各類書法、繪畫、音樂專家走進圖書館為孩子們授課,引導青少年會讀勤讀,豐富精神生活,進行自我教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用科學的知識保護自己健康成長。
圖書館是一塊沃土,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是一塊實踐基地,能讓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有實踐的機會;是取之不盡的資源,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源頭活水。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圖書館的資源,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現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明白,作為一位懷揣教育理想者,近年來,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一直在不遺余力的推廣閱讀,尤其是童書閱讀。在不同場合,他都強調,“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其閱讀史”。還有青少年早期的閱讀經驗對成長非常重要,當他們成人以后,他們是用孩提時代所獲得的東西為根基,繼續去構建內心的成人世界。很久以來,我們一直都僅將閱讀看作個體的行為。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共同閱讀決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對于一個國家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起著關鍵作用。國際閱讀協會在一份報告中曾經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未來的公共圖書館應當是資源型、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應當具備組織管理和傳播優質信息的能力,應當肩負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因此,在發展公共圖書館的過程中,要把握社會發展形勢,緊跟信息化發展步伐,不斷探索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技術、方法,服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協會副會長 朱永新, 《改變 從閱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