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琴
貴州省大方縣第二小學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涉及很多方面,閱讀教學是一個教學重點。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發展,語文教學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由于欠發達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和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學方式相對傳統,不能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很基礎的部分,同時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如何提高欠發達小學生的閱讀有效性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小學閱讀;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閱讀教學確實改善了不少,但閱讀教學中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傳統教育的深刻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沒能真正落實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就如何提高欠發達小學生閱讀的有效性進行闡述,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主要針對課內和課外閱讀。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條件的限制。
(1)由于欠發達學生大部分家庭經濟不是很樂觀,僅靠父母的打工錢去買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們的閱讀量少,并且閱讀面也窄。同時學校開設的閱讀課外時間較短,致使閱讀量相對不足。
(2)因為地處欠發達,學生家務活動比較多,加上大量的作業,沒有形成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導致學生們沒有形成讀書的意識以及積極性。另外,家長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家長認為,不需要看什么課外書,學好課內知識就行了,缺少家庭環境的熏陶,加之家里農活的繁重,導致學生們想讀書而沒有機會。
2.受守舊思想的影響比較大。有調查研究表明,欠發達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古板老套,強調“題海戰術”,只讓學生去做題,同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只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就行,因此把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時間都擠得沒有了,語文閱讀能力也就發展不均衡。老師們上課經常采用“填鴨式”教學,為了應付各個方面的考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背誦優秀作文,導致學生們對閱讀喪失了興趣,更別說有效性了。學生們把讀書不是當作一種樂趣,而是沉重的負擔。
3.教學目的不清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增加文化知識,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制定符合學生的清楚的教學目標,但是現在好多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目的是單一的。老師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全面了解這一教學方法并沒有針對性,讓學生們感覺很茫然,無從下手。所以學生們的閱讀效率低,積極性也沒有,收獲的內容也不是很多。另一方面,老師們在制定教案時,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分析,脫離了教學實際。
4.教學方式不務實。雖然由于新課改的要求,上課的時候,老師們確實做到了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著重強調的是合作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好,豐富了小學的語文閱讀課,但是好多老師不能把自己的教學目的與教學實際結合起來,教學方式僅僅是流于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盡管讓很多學生融入到其中,但卻忽略了重點字詞句的理解,因此提高閱讀的有效性比較困難。
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1.學校可以通過家長向學生推薦書籍。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書,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不均衡,因此可以召開家長會,一方面給家長們做做思想工作,讓家長們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以及有益性,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將要閱讀的書籍印發給各位家長,讓家長們替學生買好課外書,督促孩子們的讀書,不定時地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鼓勵家長們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奠定好人文基礎。
2.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課外閱讀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學校可以加大對課外書籍的投資,然后給每個班級分配不同種類的書籍,每周給學生們合理有效的課外讀書時間,學生們可以獨立自主地選擇自己讀書的方向,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也可以對文中人物的神態、心理、動作進行詳細的分析。另外可以再開設一節演講課,學生們可以把自己的閱讀的書籍以及經典段落推薦給其他同學,促進彼此不斷的學習。另外寒暑假可以讓學生們買指定的書籍,每周看一篇文章,并寫出自己的讀后感。
3.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閱讀教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就要根據學生們喜愛的方式進行教學。小孩子的玩性比較大,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演繹一個片段,不但能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4.始終把學生是主體放在第一位。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時間,不但能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還能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的課外閱讀素材,如:成語接龍,名著導讀,以讀書為主題的交流會,手抄報比賽;還有一些創作類的活動,比如自己創編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可以設立相應的獎項給予鼓勵。從而使一部分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差距,從“要我讀”變成“我要讀”,切實感受到閱讀的好處。
5.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因為欠發達學生見識相對較少,所以大部分學生對文章中的事物不是很了解,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資源,把學生們沒有見過的東西做成PPT來供他們了解學習,也可以播放相關視頻,遇到需要動手實踐的文章,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操作演示。這樣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還讓學生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因為處在西南地區,教育資源水平遠遠不及發達地區,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不是很高。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還有很長很艱難的一段路要走,學校可以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時時關注學生們的閱讀情況。老師們要把新的課改要求作為自己教學的方向,根據學生們的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徐禮明.淺議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
[2]劉紅虎.淺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2).
[3]封書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校園(中旬刊),2013(12).